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九十九章 京北防务

大明:长生天启 第九十九章 京北防务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直到袁崇焕放下钱龙锡的信件,拿起自己的奏疏打开来看,看到奏疏末尾那行扎眼的红字朱批,才顿时愣在了当场,汗湿脊背。

良久之后,袁崇焕才缓缓回过神来,同时也终于再一次回忆起了当年在平台面圣之时,皇上跟他提起的那个赌约,虽然他对于皇上所说的“两年平辽”之事,感觉实在是难以置信的,即便皇上表现得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他也始终觉得两年平辽是毫无可能的事情。

但是重点不在于皇上能不能在两年之内平定辽东,而在于皇上是在借由赌约之事,在警告自己,在两年之约到期之前,自己必须老老实实的听从孙承宗的号令,不能搞事情。

即便袁崇焕在做官方面的觉悟和智慧比不上孙承宗,但他也不是傻子,皇上这么明显的“警告”,他不可能领会不到皇上的用意。

袁崇焕也马上能够想到,如果自己再敢轻举妄动,做出什么一意孤行、擅自做主的事情,尤其是敢绕过孙承宗这位辽东的“主帅”,搞越级奏报之事,恐怕等待他的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另一方面,孙承宗的奏疏已被送达京师,当钱龙锡把孙承宗的奏疏送到朱天启面前时,朱天启还以为这是一封孙承宗弹劾袁崇焕的奏疏呢,毕竟前些日子刚刚收到过袁崇焕“越级上访”递上来的奏疏,若是这事儿让孙承宗知道了,孙承宗也难免会有情绪,参上袁崇焕一本也不奇怪!

其实孙承宗和袁崇焕若是仅仅因为奏疏的事情吵几句嘴,打打嘴仗,倒也还算小事儿,朱天启真正担心的是,怕现在他们二人已经因为此事在辽东搞起了“对立”,两人若是因此反目成仇,那么这辽东防线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即便自己已经在袁崇焕的奏疏上以“赌约”之事警示袁崇焕了,但是按照袁崇焕的脾性,也不排除他继续“犯浑”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朱天启也不禁倒吸了口凉气,赶忙打开了孙承宗的奏疏,当他看完了孙承宗的奏疏中所写内容之后,不禁长长的舒了口气。

通过孙承宗的奏疏来看,孙承宗和袁崇焕二人的关系应该还是很融洽的,因为孙承宗还特意在奏疏中提及,是袁崇焕率先侦测到了建奴军队的动向,并敏锐地察觉到了建奴军队西征鞑靼可能造成的潜在危机,对袁崇焕的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既然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关系依然十分和睦,那么辽东的关宁锦防线就依然坚固,至于建奴西征鞑靼之事,对于朱天启来说,问题不大,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作战计划。

可钱龙锡却并不像朱天启那样,手握史籍,心中有数,在他看来,孙承宗所上的这封奏疏确实言之有理,朝廷理应提起重视,采纳孙承宗之提议,加强京师北部的蓟门防务,但是看皇上的反应,似乎并没有太过在意此事。

因而钱龙锡当即施了一礼,开口说道:“皇上,臣认为孙督师在奏疏中所提议的,关于加强蓟门防务之事,还是有必要加紧部署的!”

朱天启却好似没有听到他这话一般,并没有给予任何回应,而是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突然开口说了句:“此事朕已经知道了,告诉孙承宗和袁崇焕,不用大惊小怪的,建奴在关外愿意怎么折腾就随他们去,只管帮朕守好辽东便是!”

“皇上……”钱龙锡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急了,他认为一定是自己话没说清楚,皇上并没有通过孙承宗的这封奏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而他是打算要再劝一下皇上的,可是话刚到嘴边儿,他却又止住了话头儿,把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臣遵旨!”

钱龙锡之所以最终没能说出那番劝皇上的话来,是因为他突然想到,加强京师以北的防务,此事说起来简单,可是真要做起来可就是个大难题了。

辽东的关宁锦防线不过四百余里,尚且需要养兵十万有余,大小城池堡垒四百余座,才可抵御建奴的侵扰,朝廷每年需要供给的军粮、军饷、军械不计其数,财政负担十分沉重,朝中有不少人以此诟病,说这大明朝都快被辽东的战事给拖垮了,纷纷嚷着要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呢!

若是想要在京师以北构筑新的防线,可不像山海关那样,守住一处关口就行了,而是要在京师以北的整段长城都要加强防守,要知道,从京师东边的山海关到京师西边的柴沟堡,这段长城可是全长两千余里啊,要构造这么长的一道防线现实吗?朝廷又要投入多少兵力和财力呢?

钱龙锡感觉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皇上没有采纳孙承宗的建议了,因为现在的朝廷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和财力来构筑这样一条防线,而且即便朝廷去构筑了这样一条防线,也不能保证能够拦得住建奴的军队,毕竟这条防线实在是太长了,根本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可朱天启事实上却是并没有想那么多的,他也没有像钱龙锡般算过这样一笔细账,他只是在按照他自己的作战计划来稳步推进着,保证自己的计划不被干扰。

当然,既然他这个做皇帝的都已经发话了,朝中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去上疏力劝,毕竟连身为兵部尚书的钱龙锡都保持了沉默,其他人又有谁愿意来冒这个头儿呢?

而且朝中的这些大臣们,虽然明着反对朝廷收复辽东,要求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的人已经没有了,毕竟现在朝廷的风向已经很明确的,皇上是坚持要收复辽东的,而且目前朝廷也在全力支持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工作,可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对此事反感的。

毕竟不说别的,辽东每年的军费那么高,占据了朝廷财政开支的相当一部分,朝廷被拖得越来越穷,朝廷一穷了,他们就捞不着好处,甚至拿不到俸禄,所以谁不把辽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呢?

换言之,若是现在还要在京师以北的全线构筑防线,那么这条全新的防线的投入和军费又将是辽东的关宁锦防线的多少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