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一百四十章 新军编制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一百四十章 新军编制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随着这一千名士卒被调去银川驿,朱天启也给孙元化写了一封密信,在信中写了一些他对于编练新军的一些建议。

因为这些朱天启让孙元化练兵的主要目的,还是用来对付建奴,而建奴最厉害的主要是骑兵,所以编练的新军不能以炮兵为主,还是要具备较强的机动性。

要做到面对骑兵冲击,如果不能抵御,则可快速撤离,转移阵地;若是足以击溃敌方骑兵冲击,也要具备追击歼灭的能力!

所以,根据朱天启心中的这些建议,孙元化最终把手下的五千精兵又细分成了重炮兵、轻炮兵、步铳手和骑铳手四个兵种。

重炮兵主要操纵新式钢铁巨炮和红夷大炮进行阵地轰炸,两到三人一组,另设后勤兵负责弹药运输搬运,共计一千名。

轻炮手主要使用新式虎蹲炮进行野战,两人一组,因为虎蹲炮较轻、火药炮弹也都较小,所以不再另设后勤兵,由两名炮手自行负担,共计一千人。

步铳兵和骑铳兵统一配备新式燧发枪,步铳兵主要是进行阵地射击,骑铳兵则更具机动性,便于快速袭扰和追击敌人,各一千五百人,总计三千人。

大明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火器部队的国家,当年朱棣更是率先设计出了“轮射战术”,也被称为“三段击”,以保证持续不断地快速射击。

不过以前火铳手使用的是火绳枪,射击准备时间较长,所以即便采用“轮射战术”也不能真正地达到持续不断地快速射击,但是如今换上了燧发枪就不同了,不仅可以做到持续不断地快速射击,而且只需要两排士兵即可完成“轮射”!

因为使用的是定装火药和定装子弹,操作熟练的火铳手只需几秒钟便可完成装填,再次射击,所以前排射击完毕,进行装填的时候,后排便进行射击,后排射击完成,前排已经装填完毕,继续进行射击,如此循环,几乎不存在射击间隙,面对这样密集的射击,骑兵也很难突破射击阵地。

因为这五千人几乎没有新兵,所以是不至于从零开始进行训练的,对于火炮和火铳的使用还都是十分熟练的,主要还是训练新的阵型和团队配合。

至于骑铳兵倒算得上是一个新兵种,以往大明的骑兵虽然也配备火器,但骑兵很少以火器作为主要武器的,即便是使用三眼火铳的关宁铁骑,也是打完几铳射击之后,便把三眼铳当做了铁锤抡。

但是现在孙元化要组建的却是以火铳为主武器的骑兵队伍,主要选用的是张博裕手下的五百骑兵,以及从京营五军营和大同卫调拨过来的精锐骑兵,这些骑兵都精于骑射,马上射箭是小菜一碟,可弓箭毕竟射程太近,威力有限,若是换做新式燧发枪,则是如虎添翼。

能在马上射箭,在马上开枪自然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太大难度,只不过他们都是骑兵,平日里从没碰过火铳,所以火铳的使用反倒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

不过好在新式燧发枪使用起来可比之前的火绳枪要简单得多,几乎可以说是傻瓜式的,火药和子弹都是定装的,只要把火药和子弹装进火铳里,然后抠动扳机便可完成射击,至于枪法的问题,就只能依靠积年累月的练习来提升了。

其实明军的枪法大多都不太好,不论是张博裕他们这些刚刚摸枪的新手,还是原来就在火器营里任职的老手,因为除了参加实战,军中很少让他们进行射击练习,摸枪的次数十分有限,枪法自然也就好不哪里去。

但是现在来到了孙元化手底下就不同了,孙元化奉命编练新军,那是真的在认真操练他们,而且也从不吝惜火药和子弹,让他们每天都敞开了打。

因为自打孙元化研制出来燧发枪之后,定装火药和子弹的生产线也被建造好了,燧发枪虽然制造难度较高,目前不过只造出来几百把,但是定装火药和子弹却早就堆积成山了,完全没必要舍不得使用。

新军的编制设立好了之后,孙元化便把详细情况上报给了朱天启,现在编制有了,所需配备的火器数量也就出来了,为了满足这五千人的新军使用,则至少需要重炮三百门、虎蹲炮五百门,燧发枪三千杆,这对于西北军工基地目前的生产力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尽管要练兵,但是生产的事情孙元化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西北军工基地一直在满负荷运转,加紧制造着火炮和火铳。

朱天启收到孙元化的密奏之后,也开始算起了日子,如今已经进入了腊月,转眼便又要过年了,满打满算,自己就只剩下十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想来时间上应该还是足够的。

另一方面,秋税的征收工作也已经进入了尾声,虽然说每年秋税的征收都要持续到次年的二月份,但那是极个别地方上要缴纳得稍晚一些,跟当地民情和农作物的收获时间也有一定关系。

不过大多数地方的税收都是可以在年底之前收上来,尤其是朝廷今年对于税收工作这么重视,还派朱由检带着锦衣卫亲下江南进行督促,所以收税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可以说,秋税的绝大多数已经收齐,剩下没收上来的那一部分也没多少银子了,自然也用不着着急和在意。

当锦衣卫协同税务司把截止目前收到的税银运回京师之后,朱天启便派徐光启带领户部前去统计了,虽然如今朱天启设立了直属于自己的税务司,把税收的权利握到了自己手里,不再归户部管理,但是具体工作,还不能完全离开户部。

不过朱天启对于徐光启这个户部尚书自然是足够信任的,否则也不会派他去统计税银,而且因为各地的税务司衙门都有清晰明确的税收记录,即便有人想要贪污也很难做到。

依靠各地税务司衙门的税收记录,徐光启带领户部的官员可以快速对税收进行统计,核算出总数来,因而不过是两个时辰的时间,徐光启便带着统计结果回来复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