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四十一章 十二大罪

大明:长生天启 第四十一章 十二大罪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所以想要继续进行海上贸易,把海上的生意做大,手下要取得海上制霸权,否则永远无法拥有安全的经商环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步是要配备护航的战船,第二步应该就是要考虑收服郑芝龙了,若是能把郑芝龙给收服,接管郑氏集团目前掌控的势力范围,那么就可以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横行无阻了。

朱天启想到了这里,便让张国纪和张十里先回去了,随后又让王元宝去把钱龙锡给找来。

钱龙锡赶到之后,朱天启便对他说:“钱龙锡,还记得之前朕跟你说过的,关于处置毛文龙的事情吗?”

钱龙锡赶忙施礼回答:“臣自然记得!”

朱天启点了点头:“很好,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该下手了!”

随后,朱天启便派人去把毛文龙给叫到了宫里来。

毛文龙最近在京师住得那是相当滋润,每天住在府上锦衣玉食,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都胖了一圈儿了!

如今皇上派人前来传召,毛文龙自然也没有多想,高高兴兴地出门跟着来使进宫面圣去了。

毛文龙进宫之后行过礼,随后便恭敬地站在殿中等候皇上的问话和吩咐。

朱天启没有直接跟毛文龙说话,而是叫了一声钱龙锡:“钱龙锡,把弹劾他的奏疏拿给他看!”

毛文龙一听“弹劾奏疏”四个字,顿时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冷汗也瞬间就出来了。

钱龙锡随后便把一封奏疏递给了毛文龙,毛文龙手有些颤抖地将其接过,却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害怕,竟然翻了许久都没把这封奏疏翻开。

朱天启是没想到这毛文龙竟然还怂了,当即对钱龙锡道:“钱龙锡,你读给他听!”

钱龙锡却是连从毛文龙的手里取回奏疏都没有,直接开口便背诵出了奏疏的内容。

“弹劾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十二项大罪疏:

一罪,按我朝祖制,大将领兵在外,必须接受文官的监视,毛文龙一人**于皮岛,军马钱粮不受督查,死罪;

二罪,为臣者,罪大莫过于欺君,毛文龙屡次欺瞒圣上,杀害投降的士兵和难民,假冒战功,死罪;

三罪,为将者不得私设将官,毛文龙未经朝廷许可,便私自给部众封官,还曾当众扬言,说在登州驻兵取应天易如反掌,此为大逆不道,死罪;

四罪,朝廷每年给东江镇拨发饷银几十万,毛文龙不发给士兵,每月只散发三斗半米,侵占军粮,死罪;

五罪,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在皮岛开设马市,私自和外国人来往,死罪;

六罪,毛文龙部将几千人都冒称姓“毛”,副将以下都随意发给布帛上千匹,走卒、轿夫都穿着逾制的官服和袍带,死罪;

七罪,毛文龙及其部众时长劫掠商船,如同水匪盗贼,死罪;

八罪,毛文龙强娶民间女子,不知法纪,部下效仿,使得百姓不安于家,死罪;

九罪,驱使辽东难民入辽地盗窃人参,不听从的就被饿死,岛上白骨累累,死罪;

十罪,阉党当权之时,毛文龙曾用车送金子到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并在岛上雕塑他加冕冠的肖像,死罪;

十一罪,丁卯之役时,毛文龙攻打建奴在铁山一战败北,丧师不计其数,却掩败为功,死罪;

十二罪,东江设镇八年,毛文龙未能收复一寸土地,坐地观望,姑息养敌,死罪。”

随着一条条罪状从钱龙锡的口中说出,毛文龙身上的衣衫已经如同水洗了一般,都被冷汗给浸湿了,十二项罪状念完,毛文龙也终于支持不住,面如土色,跪倒在地。

这封奏疏的作者不用问,肯定是袁崇焕啊,这还是当初袁崇焕想要杀掉毛文龙之时,罗列出的毛文龙的十二项大罪,只不过被朱天启给扣下了,如今才终于让钱龙锡把它拿了出来。

朱天启冷笑一声,问道:“毛文龙,你可知罪?”

毛文龙虽然被吓破了胆,但既然皇上没有直接派人将自己给拉出去砍了,还肯问自己这一句,说明自己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他赶忙叩首道:“臣毛文龙知罪!”

“毛文龙啊毛文龙,枉朕这般重用你,你怎么能干出这些丧尽天良,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朱天启故作痛心疾首道,“你是个难得的将才,只可惜你品行不端,朕也不能容你!”

说完这话,朱天启对殿外朗声喝道:“来人,把毛文龙打入诏狱,听候发落!”

朱天启话音刚落,当即便进来两个锦衣卫,把毛文龙给拖到了殿外去。

而后,朱天启没有再跟钱龙锡多提一个与毛文龙有关的字,而是马上便转变了话题,对钱龙锡说道:“如今天气已经逐渐转暖了,辽东方面也该继续向北推进了,你回去之后便给孙承宗和袁崇焕下令,让他们整顿兵马,继续北上!”

钱龙锡当即领命:“臣遵旨!”

朱天启随后又拿出一封文书来递给了钱龙锡,对他说道:“还有大同方面,如今我军占领归化城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陕西布政使司的火器军备也送过去了好几批了,满桂手底下的兵也练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继续北上,向东收服察哈尔部,向北进攻喀尔喀了!”

听了这话,钱龙锡不由一惊,他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开口问道:“皇上,那察哈尔部原本就是林丹汗的领地,如今我大明击败林丹汗,挥军东北收服察哈尔,倒也在情理之中,可继续北上进攻喀儿喀,贸开战端,这恐怕不太好吧!”

朱天启听了钱龙锡的话,不由得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个‘不太好’又是何意?是说我大明一向与邻为善,从不主动攻伐邻邦,还是说朕此举太过好战,与国不利?”

钱龙锡顿时心中一凛,赶忙施礼道:“臣并无此意,臣只是觉得,现在我大明还未完全收复辽东,也还没有收服察哈尔诸部,再去攻伐北部的喀儿喀,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时机,还是应当暂缓北上攻伐的计划才是!”朱天启何尝不知道现在开始多线作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时间不等人啊,如今俄国已经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军,等到明年的时候,他们就会打到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库茨克城,完成对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的占领。

朱天启如今手握当世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他可不想再把西伯利亚这块儿肥肉,拱手让给俄国了。

所以对于朱天启来说,向东北方向进军去进攻察哈尔,反而不如一路北上,攻占西伯利亚更为要紧。

所以朱天启当即对钱龙锡说道:“察哈尔诸部就在那里,他们迟早是要向我大明臣服的,所以打于不打,早打还是晚打的区别都不是很大,朕倒是认为,北上之事刻不容缓,我大明之军,要一直打到大陆的尽头去!”

钱龙锡愕然,他是无法理解皇上为什么要一直往北进军的,毕竟在他的认知中,北方乃是荒漠之地,气候干旱严寒,既不宜居,又不能耕种,取之无用。

然而钱龙锡恐怕是无法想到,漠北的北方却是一块儿宝地,虽然气候寒冷,但是水土丰厚,自然资源丰富,更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可以开采。

朱天启没有给钱龙锡过多的解释,在刚刚递给钱龙锡的那封文书里,写的是北上占领西伯利亚的详细方案和进攻路线,他只要钱龙锡把这封文书交给满桂即可。

钱龙锡虽然当下无法理解皇上此举的用意,但是想来皇上执意如此,定然是有皇上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八成又是自己此时所无法理解的,因而钱龙锡最终没敢继续多问,而是遵命退下去照办了。

随着兵部的进攻指令下发,东西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开始了北征。

辽东方面自然是集结大军猛攻辽阳,但是此时的辽阳城里的钱粮财货早就被多尔衮给搬空了,守军也没有留下多少,俨然就是一座空城。

明军白白集结了六七万的兵马,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了辽阳城,甚至因为辽阳城实在被攻破的太过容易了,导致袁崇焕还担心是建奴设下的陷阱,而许久都不敢进城。

这倒是给了多尔衮撤退的时间了,辽阳刚一受袭,接到消息的多尔衮便命人收拾东西,率领部众逃离了沈阳城,撤往察哈尔的科尔沁部了。

等到明军终于确定辽阳城中没有伏兵,入城占领辽阳之后,袁崇焕再带兵北上赶到沈阳城的时候,就连沈阳城都是一座空城了。

虽然如此轻易地便攻占了建奴的都城,收复了辽东的中心地带,袁崇焕却感觉心情不是很好,毕竟这一路上,他可是一个建奴的首脑人物也没见到,不把这些人给除掉,这辽东便永远不得安宁。

袁崇焕的捷报传回了京师,自然是满朝文武纷纷弹冠相庆,然而朱天启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悦来,他跟袁崇焕的想法儿还不一样。

袁崇焕是担心多尔衮、莽古尔泰和阿敏他们三个不除,辽东难以平靖。

而朱天启倒是并不担心他们三个明军的手下败将,而是朱天启的心理预期本来就不仅仅是收复沈阳城,他心目中的收复辽东,那是要收复整片建州女真的领地,往东要一直打到鄂霍次克海才行。

所以朱天启在接受百官的朝贺之后,直接当着百官的面,给钱龙锡下令,让他回复袁崇焕,趁着天气暖和,不要停止攻势,继续向东方和北方进军,全面收复整个建州女真区域。

百官听了这话当时都惊了,毕竟在他们看来,如今建奴的都城已经被明军攻破,辽东的危机也就算是解除了,朝廷也算是解决了困扰大明多年的心头之患,以后大明也就可以休养生息,过上好日子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皇上是一点儿都没有因为现在明军所取得的战果而感到满足,反而还要袁崇焕继续进军,想要把整个建州区域都给收复了。

这在百官看来,可就不是明智之举了,毕竟只要用兵打仗,那就是花钱如流水,若是一直这么打下去,那得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可是他们也不敢贸然站出来反对,只好纷纷看向了钱龙锡。

可钱龙锡哪里会反对皇上的命令,毕竟皇上要满桂一路北上打到大陆尽头的命令都照办了,如今皇上让袁崇焕收复建州女真全境又算得了什么?

钱龙锡当即便施礼遵命了,他这一遵命,下面的百官也更是不敢再开口多话了。

袁崇焕其实把捷报发回去的时候,心里也是有些不甘和担忧的,他就怕皇上就此罢手,让他撤军,然而事实证明,皇上乃是明主,知道“斩草要除根”的道理,让他继续扫清建奴势力,收复建州全境。

于此同时,给袁崇焕的军令中,朱天启还特意嘱咐袁崇焕要严明军纪,对于所收复的区域,都要将其视为大明之土地,对于投降的百姓,也要当做大明之百姓善待,对于胆敢违反军纪,扰民劫掠者,一律军法从事!

袁崇焕手下的辽军倒是还好说,但是毛文龙的部队就不太好约束了,袁崇焕身为主帅,面对这样一群目无军纪的“匪军”,也是有些犯愁的。

因为现在毛文龙不在,这些人也算是群龙无首,更是谁都不服了,对于袁崇焕,他们虽然害怕,但是也仅仅是害怕,心里却不是百分百服气的。

因为有朱天启事先的嘱咐在,袁崇焕也不敢使用强硬手段整治他们,害怕因此逼得他们发生叛乱,那对于后续收复建州的负面影响可就太大了。

好在朝廷很快便下令让毛文龙的部队全都撤回了皮岛去,这让袁崇焕顿时松了口气,而毛文龙也很快被从诏狱里放了出来,在毛承禄的护送下,回到了皮岛。

关于毛文龙被放归皮岛之事,则要从前几日朝廷收到辽东捷报之后的朝会散朝之后说起,朱天启在退朝之后没有回乾清宫去,而是秘密出宫去了锦衣卫的诏狱,去见了一趟毛文龙,而此时的毛文龙,已经被关在诏狱之中,快一个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