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八十四章 濠镜澳的善后工作

大明:长生天启 第八十四章 濠镜澳的善后工作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反倒是有些泰西富商主动向明军投降,明军在将人员扣押之后,还会在他们的财物房产上贴上封条,尽可能地保全,这都是朝廷严格要求的事情,明军不能做出像泰西人一样的强盗行径!

很快,濠镜澳便完全被明军占领,濠镜澳得以收复,也让熊文灿终于松了一口气,转忧为喜,如今这个令人苦恼的大麻烦终于变成了自己的一件大功劳,自己也终于可以向皇上交差了!

朱天启收到濠镜澳被收复的消息之后,也是大为欣喜,天启十三年(1633年)开年便完成这样一件大事,也算是开门红了,给今年迎来了一个好兆头。

不过濠镜澳虽然已被收复,但却还有很多善后的工作需要做,濠镜澳境内有很多泰西人的产业,这都是需要利用起来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泰西人的工厂,都是具备相当先进的生产力的,大明接手之后也好好好让其继续为大明创收才行。

还有就是关于濠镜澳的教会之事,朱天启倒是没有将教会的人直接驱逐走,也没有将教会拆除取缔,而是允许其保留了下来,但是却也给教会下令,教会既然是在大明境内,那么就要遵从大明朝廷的命令,大明朝廷可以给予教会一定的自由,但是教会必须有所收敛。

这对于濠镜澳教会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可以说是远远出乎他们的预料,濠镜澳教会之内,从主教到修女修士,都已经做好了与教堂共存亡,一同殉教的打算了,现在也算死里逃生,自然是什么都肯答应的。

濠镜澳事发之后,带给泰西人的震撼是非常大的,至此,泰西人们已经完全可以确认,东番岛之事就是大明朝廷授意所为,大明朝廷就是要与泰西诸国宣战了。

如今和兰已经打定主意要与大明开战,并且已经派人回国去向王朝海军求援去了,而弗朗机人此时也终于不再对于大明进行和平谈判抱有任何希望,也果断决定与大明开战,派人回国向王国海军求援。

但是开战归开战,在开战之前,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那就是解救被大明所俘虏的弗朗机人跟和兰人。

东番岛一战,郑芝龙俘虏了弗朗机人的鸡笼总督长官阿尔卡拉索,以及和兰人在热兰遮城的总督长官汉斯·普特曼斯,还有数千名和兰人士兵和弗朗机人士兵。

时至今日,跟大明朝廷是没得谈了,所以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只能派遣使臣去见郑芝龙,毕竟俘虏阿尔卡拉索和汉斯·普特曼斯的也是郑芝龙。

此时郑芝龙已经离开京师,回到了泉州府,至于他的儿子郑成功则留在了京师作为天子陪读。

有人可能会感觉朱天启用一个儿子作为人质来牵制毛文龙和郑芝龙,有些太过幼稚,毕竟像他们这些枭雄,真要狠起来,哪里还会在乎这么一个儿子呢?

但是朱天启把毛文龙的儿子毛承斗和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给扣下,可不仅仅是拿这两个孩子做人质,同时还有毛家和郑家的前途。

不论是对毛承斗,还是对于郑成功,朱天启对毛文龙和郑芝龙许下了大好的前途,给他们画下了一张大饼,当大好的前程和荣华富贵就在眼前的时候,即便是有野心的人,也就很难将其舍弃,反倒去铤而走险去造反了。

事实证明,朱天启的这种看似简单的手段,却是十分有效的,不论是毛文龙还是郑芝龙,都被他紧紧地握在手里掌控着。

但唯一的问题是,毛文龙虽然和郑芝龙都是朱天启的人,但是郑芝龙却并不知道毛文龙也是朱天启的人,而且郑芝龙和毛文龙之间还有仇,当年郑氏的商船以及长崎的产业被毛文龙劫掠的仇恨,郑芝龙可是依然还记在心里呢。

如今皇上安排的差事郑芝龙都办完了,他也因此平步青云,成了东番伯,掌管东番布政使司,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志得意满之时,自然要把这些旧账给算清楚,把场子给找回了了。

所以郑芝龙回到泉州府之后,一方面开始往东番岛上搬迁,一方面便开始筹备攻伐毛文龙之事。

而就在此时,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的使臣却找上了门来,向郑芝龙表示他们想要让大明方面放回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的要求。

对此,郑芝龙自然是无权做主的,更何况,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俘虏他都已经送完京师,交给朝廷处置了,因此他只能是把此事上报朝廷,让朝廷做出定夺,也算是看在大家这些年来都是生意伙伴的份儿上,帮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一把。

不过郑芝龙可能没有想到,朱天启正等着和兰人和弗朗机人找上门来呢,马上就狮子大开口,开出了价码来,总督一个人一百万两,军官一个人十万两,普通士兵一个人一万两。

别说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使臣了,就是郑芝龙看到朝廷的回复,和开出的这个价码之后,都大吃了一惊,忍不住地直咋舌,这简直就是搞绑票儿呢,而也忒黑了点儿。

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对此自然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怒斥大明此等行为简直就是强盗行径,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作为。

而朱天启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东番岛本就是大明的固有领土,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私自入侵占领大明国土,欺压大明子民,本就是侵略行为和强盗行为,大明派兵收复领土,驱逐侵略者是正义的,是合情合理的。

而两国交战,作为战败一方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自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战败买单,双方就此战签订条约,大明方面可以放归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的战俘战犯,但是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必须对此支付战争赔款。

当然,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也可以选择放弃谈判,不再与大明就东番岛之战签订相关条约,那么大明也就按照自己的法律来处置这些战俘战犯,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也便无权过问。

如此一来,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便顿时无言以对了,虽然此事实质上还是跟绑票差不多,就是大明在向他们两国敲诈赎金,但是通过大明朝廷给出的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解释之后,却又变成了合情合理的战争赔款了。但是被驱逐出东番岛,已经让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今又要让他们支付巨款来赎回战俘,他们自然是舍不得掏钱的,可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各有一个总督被大明捏在手里,这可是事关他们国家颜面之事,不能不管,最终也只能咬着牙掏钱了。

但是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也仅仅是各自支付了一百万两白银,把各自的总督给赎了回来,而对于其他军官和士兵则不再赎回,一来是这些军官和士兵身份卑微,他们不是很在乎,二来也是因为他们确实花不起这笔银子。

被大明俘虏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军官足有上百人,士兵数千人,要是把他们全部都赎回来的话,得花上多少银子啊?真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剩下的那些军官和士兵则只能指望他们的亲人能够凑出钱来把他们赎回去了,不过朱天启可没有那个耐心养着他们,马上就让刑部牵头,会同大理寺和督察院协同审理,对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士兵们做出了判决。

对有明确杀害过,或参与过对明战争,及迫害大明子民相关活动的军官士兵,一律判处死刑,情节严重的则要处以凌迟,而其余那些没有参与过相关活动的,则一律发配到西伯利亚去,跟倭国人一个待遇。

在朱天启的授意下,此事办得声势很大,让大明百姓感觉大快人心的同时,也能切实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民族自信心,不再畏惧泰西人。

但是同时,也让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赶紧颜面扫地,此事造成的国际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算是丢人丢到家了。

不过当今世界上,和兰和弗朗机两国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真正敢嘲笑他们的国家可没有几个,大多数人还是因此大受震撼,对于大明产生了强烈的敬畏之心,能够让和兰好弗朗机吃这么大亏,也就大明可以做到了。

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吃了瘪,这事儿可不算完,两个本来相互仇视的国家因为有大明这个共同的敌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定联合起来,一起来对付大明。

听闻这个消息的英国也马上派遣使者拜访了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希望能够加入他们的联盟,英国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向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伸出援手,此时正处于英国向东方扩张发展的时期,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在征服大明之后,分一杯羹。

而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自然是乐于接纳英国人加入他们的联盟的,毕竟多一份力量,便多一份战胜大明的可能。

事实上,不论是在和兰人、弗朗机人,还是英国人眼里,大明都算不上是什么难以征服的强敌,时至今日他们依然认为,他们之所以屡次被大明的军队击败,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兵力太少,在人数上处于劣势所造成的结果。

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集结出哪怕明军一半儿数量的军队来,便可以轻松击败大明的军队,征服整个大明国。

此事从当年弗朗机人所设计的征服大明的作战计划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早在弗朗机国王还是费利佩二世的时候,弗朗机人就动了征服大明的念头,当时弗朗机人作为大航海时代的探路先锋,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便开始了在美洲大陆的征服和殖民活动,而弗朗机人对美洲的征服,却轻松到了令弗朗机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他们征服拥有一千二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文明只用了六百人,征服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只用了一百八十人,入侵者与被征服者的人口数量对比竟然如此悬殊,时至今日都堪称奇迹,这让当事人弗朗机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过于顺利的征服和殖民活动,让弗朗机人的野心日益膨胀,此时他们认为自己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很快便把殖民地扩张到了亚洲,占领了马尼拉,开始了对菲律宾长达三百年的统治。

而在占领菲律宾之后,他们的目光随之便投向了与之隔海相望的东方大陆——大明,在《马可波罗游记》出版之后,泰西人对于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兴趣,尤其是马可波罗的一些夸张描述,把这片大陆描绘成了一个遍地黄金的富饶之地,让泰西人对这片大陆更是垂涎欲滴。

因而从第一任马尼拉总督开始,他们便密切关注着大明的情况,并不断给国王写信,送去自己征服大明的计划书,希望得到国王的批准。

当时第一任马尼拉总督送去的计划书中,竟然狂妄地写道,他只需要带领六十名弗朗机士兵,便可轻松征服大明。

要说是谁给他的勇气,还真能找到这个人,倒不是梁静茹,而是倭寇。

当时正值大明沿海闹倭乱,马尼拉总督便听说有一群六七十人组成的倭寇部队,从浙江布政使司沿海登陆,一路烧杀抢掠到了应天府城下,一路上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这事儿倒也是真事儿,当时大明不太重视海防,海盗倭寇频繁入境劫掠,而大明当时又没有好的应对之策,故而遭受了不少的损失,但是等到戚继光成立戚家军之后,海盗和倭寇入境劫掠的情况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简而言之,海盗和倭寇猖狂,不少大明没能力对付,只是之前大明朝廷没有重视起来,没有花心思去对付他们,然而这在弗朗机人看来,却认为是大明太过软弱无能,不堪一击。

若是连海盗和倭寇都能轻松打到大明的都城应天城下,那么弗朗机人就更能做到了,而且弗朗机士兵比起海盗倭寇来可是更加英勇无敌的,装备也更加精良先进,一份用六十人去征服大明的计划书随之便应运而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