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九十三章 削藩

大明:长生天启 第九十三章 削藩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注意力也逐渐从此事上面转移了,朝廷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各项事务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到了年底的时候,户部报上来的赋税收入总额已经高达七千万两白银,这样的天文数字是大明开国以来都从未有过的,这自然是得益于朱天启这些年来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从赋税改革推行以来,工商税的收入便连年攀升,而后盐、铁、矿等行业开放私营,虽然前期盐铁矿上面的收入有所衰减,但是转年便飙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加之朝廷对酒、茶、糖行业的介入和管理,也给朝廷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国营厂的产量水平越来越高,在质量上也完全碾压私营工商户,而且价格方面却与私营商品基本持平,逐渐对市场形成了垄断,每年给朝廷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财政收入。

另外一个收入大项便是来自于海关,大明推行海事改革之后,取消了海禁,大明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因为有了规范的海关政策,关税收入自然也就不再如同之前的市舶司那样只能征收回来九牛一毛的银子,给大明带来的财政收入在整体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当然,除了这些账面上的赋税收入,还有一些其他的进项,比如西伯利亚的毛皮和木材,倭国的银矿和铜矿,张国纪和张十里经营的海运贸易公司,给大明带来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观的。

可是即便大明的收入这些年来是翻了好几番,但是大明的支出也是连年攀升的,毕竟不论是建厂、造船还是修铁路,事事都得花钱,而且还都是花大钱,所以即便朝廷如今有钱了,也不能太过挥霍,该省钱的地方还是要省钱的,比如对藩王的供给。

大明对于藩王们的供养支出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甚至对于大明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这个负担越是往后走便越加沉重,原因无他,因为皇室成员越来越多,藩王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藩王们的子孙也越来越多了。

按照大明的祖制,这些藩王们不允许做官,经商,以及从事任何工作,只准在家混吃等死,这对于大明朝廷的稳定来说或许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朝廷要养着这么多闲人,财政方面也得吃得消啊。

虽然如今大明在朱天启的一番操作下,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但是朱天启也不允许朝廷每年要花这么多冤枉钱去供养闲人。

对此,他之前已经在科举改革的时候,给皇室宗族们开放了科举大门,允许藩王及藩王子弟参加科考,入仕为官,然而虽然此事卓有成效,但是却只是对于极少数有志之士,大多数人混吃等死惯了,早就没有了为前程拼搏的志气,所以整体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

如今朱天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也是时候为大明切除这个毒瘤了,做这件事对于朱天启来说可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毕竟他虽然也姓朱,但也仅仅是姓朱而已,他跟这些藩王们又不沾亲带故的,哪里用得着顾忌什么宗族之情。

不过事情虽然要做,但是还是不能来硬的,直接下狠手削藩的结果就是激发激烈的反抗,虽然如今他手握枪杆子,不怕这些藩王,但是皇室爆发叛乱,手足相残,在外人看来也实在是不好,搞不好有些人趁乱搞事情,局面失去了控制,大好的局面就崩盘了。所以最后朱天启打算先召开以个家族内部会议,把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跟这些藩王们解释清楚了,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的多了。

朱天启随后便安排王元宝去给全国各地的藩王送去了旨意,通知这些藩王,今年过年都要入京前来面圣,一来皇上要跟大家共叙宗族亲情,二来皇上也有些要事要与大家商议。

话说得十分客气,就是为了防止这些藩王们多想,不过为了防止有人真敢推脱不来,朱天启在最后也加了一句强制的规定和要求,所有藩王必须在腊月二十五之前抵达京城,若有延误,自己会派锦衣卫亲自去请。

事实上,时至今日,大明的藩王并不多,而且自有明以来,历代皇帝总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人,追封二十位,加在一起也就八十八个藩王,除去其中五个做了皇帝,还有因事被废和无嗣除封的二十九个,到如今也就只有三十三个了,其中还有六个年龄尚小,没有就藩。

但是所谓藩王,就是皇上的兄弟,也就是亲王,亲王虽然不多,但是亲王会生孩子啊,亲王们就藩之后被限制在封地,什么也不能做就只能生孩子了,而且朝廷给的供给是按人头算的,也就是说,孩子越多,朝廷给的钱粮也就越多,他们自然得拼命生了。

亲王的孩子除了嫡长子继承亲王之外,其余的会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位,其余的被封为将军,当然,这个“将军”就是个空衔,没有实权,只代表朝廷供给钱粮的标准。

到了如今,皇室宗亲的数量已经数以十万计了,朝廷每年为了供养这些皇室宗亲所需花费的钱粮数目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这些皇室宗亲在自己的地盘悄悄搞自己的产业,兼并土地,私下经商,给当地百姓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给朝廷带来的损失了。

此次“家族会议”,有资格参会的只有那些当家做主的人,而不是所有的皇室宗亲都可参加,紫禁城里也容不下这么多人,符合标准的总共也就几百个人而已。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腊月底,各地藩王、郡王都已经抵达了京师,而后,朱天启便在皇极殿内设宴,把这些皇室宗亲们都给召入了宫内赴宴,朱天启打算跟他们边吃边聊,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设定好的方案向所有皇室宗亲们宣布一下。

虽然不见得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方案表示支持,但是也正好可以通过此次会议,来看看到底哪些人是听话的,哪些人是刺头,如此一来,自己也好提前对那些刺头,提前有个防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