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三十九章 臣想起了好笑的事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三十九章 臣想起了好笑的事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在第二天一早,王元宝送来了几十本奏疏,但是没有一本是请罪的,反倒全都是弹劾孙承宗的,这些奏疏众口一词,说孙承宗不配担任兵部尚书,更不配做中极殿大学士,因为他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

当年孙承宗督师蓟辽时,就有很多人弹劾过他冒领军饷,而后他上疏请辞,被高第接任之后,高第到任后也曾上疏弹劾孙承宗虚报冒领军饷达五万人之多,这事儿孙承宗当时可是承认了的。

他表示对于高第的弹劾没有任何异议,并亲口跟户部说:“高第既然说山海关只有五万军士,那就请以后只发五万人的军饷就可以了!”

尽管后来高第被皇上以妄言而治罪,但是这也是皇上在维护自己的老师孙承宗罢了,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孙承宗贪墨五万余众的军饷之事,不能就这么抹去吧?

那么既然现在皇上要查京营里虚报冒领吃空饷的问题,至少也得派个大家信得过的人来查,让一个自身就有问题的兵部尚书孙承宗来查,恐怕是难以服众的!

朱天启看完手里的这些奏疏,有些懵了,他是想到这些人会死鸭子嘴硬,不肯轻易老实交代自己的问题的,但是他没想到这些人不乖乖交代问题也就罢了,怎么还都把矛头对准孙承宗了?

再转念一想,朱天启就明白过来了,明末的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分为很多党派,基本上谁也不服输,这就导致一个很奇葩的结果,那就是谁入选内阁,百官就弹劾谁,其中尤其以内阁首辅最为受“欢迎”!

如今自己一口气把孙承宗提上来兵部尚书,还加封中级殿大学士,俨然就是要他做内阁首辅的意思了,朝中众臣自是心生嫉妒的,加之自己前脚把孙承宗给提上来,后脚就要整顿京营,也难怪他们会把这事儿跟孙承宗联系到一块儿去!

事情是想明白了,但是接下来要怎么应付,朱天启还真是一时间没了想法儿,他是没想到,孙承宗身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污点,现在看来,要是不给大臣们一个交代,恐怕这整顿京营的事情,自己是别想继续干下去了!

朱天启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点“非黑即白”了,认为孙承宗是个能臣,就事事都好,全身上下找不出一点儿污点来,可是自古以来就是人无完人啊,孙承宗估计也不能免俗,在明末这样的时代,从不贪污的人估计是找不到的!

但是朱天启也没有急着下定论,他还是打算把孙承宗找来问问清楚,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那五万人的军饷,即便真的是被孙承宗给贪污,朱天启也是能接受的。

只是他想不通,为什么孙承宗当时会那么坦然地承认了,是依仗皇上对他的信任?还是他自己已经铁了心要辞官归乡,所以不考虑后果了?

在等待孙承宗的这段时间,他又把史籍拿出来翻了翻,发现果然这些大臣们的奏疏中所写之事不是空穴来风,还真有他们所说的这件事,而且孙承宗当时也确实是那么对户部说的,算是变相承认了自己贪墨军饷之事。

朱天启同时也看了看这个弹劾孙承宗的高第,这人是个胆小怕事的庸才,当时孙承宗几番请辞,朝中却无人能够前去接替他,魏忠贤急于让孙承宗下台,所以把这个高第抓了壮丁,赶鸭子上架把他逼上了辽东经略的位子,估计他之所以会弹劾孙承宗,也是魏忠贤授意的吧!

既然这事儿跟魏忠贤有关系,那么想来孙承宗大概率应该是被诬陷的,若是这样,孙承宗会主动把罪责承认下来就更奇怪了。

就在朱天启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孙承宗到了。

朱天启也没有多说废话,当即把这些奏疏推给了他看,然后孙承宗很认真地一封一封地把奏疏给看完了,看完之后他既没有惊慌,也没有辩驳,而是笑了,很得意,很大声地笑了。

朱天启不禁皱起了眉头来,疑惑道:“老师为何发笑?”

孙承宗笑着回答:“回禀陛下,臣想起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朱天启听到这里就更奇怪了,忍不住追问:“什么事情这么好笑?”

孙承宗指了指桌上的奏疏,说道:“就是高第弹劾臣贪墨军饷这件事!”

朱天启不禁一愣,脑子里也开始琢磨起孙承宗的话来,他知道这孙承宗比他那学生袁崇焕要强的多,孙承宗不论是打仗还是做官都是高手,官场里的明争暗斗他从没吃过亏,即便最后离开朝廷也是自己请辞,而不是被罢官的,说他是个“老狐狸”一点儿不过!

所以朱天启现在就想,这孙承宗八成是故意做出这样的一副夸张的反应来,以示奏疏中所说之事是无稽之谈吧。

想到这里,朱天启不禁皱着眉头问了一句:“这件事,好笑吗?”

孙承宗并没有收敛脸上的笑容,抬手施了一礼,开口说道:“此事还请陛下容臣细细说来!”

朱天启本就十分好奇这孙承宗会说出些什么花样来,自然是点头应允。

孙承宗便开口说道:“当年那辽东分明有军士共计十一万余人,而那高第却偏偏非要说辽东只有军士五万人,要弹劾臣贪墨数万人之军饷,臣自然是气不过的,所以便故意顺着他的话告诉户部,让户部以后就按五万人给辽东拨发军饷,就是要让高第自己刨的坑,自己跳下去!”

孙承宗所说的这些,朱天启都已经从这些奏疏和史籍中知道了,只是听到这里,他还是不能理解,孙承宗这所谓的,让高第自己刨的坑,自己跳是什么意思,这件事到底好笑在哪里?

孙承宗却是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跟朱天启继续解释道:“陛下您想啊,那辽东分明有军士十一万有余,他高第只报五万人的军饷,那等到了发饷银的日子,领不到饷银的五六万军士,不都得提着大刀堵到他家大门口去吗?”

朱天启一愣,马上就想通了,顿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中也暗道这孙承宗果然不是袁崇焕,这老孙不仅狡猾得很,而且对政敌也是绝不手软啊,不仅要坑,还要往死了坑,怪不得这高第才在辽东干了一年就拼命上疏请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