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八十章 新内阁

大明:长生天启 第八十章 新内阁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事情议定,当天朱天启便把定好的六位阁臣都召到了皇极殿进行了任命,徐光启依旧是户部尚书,刘鸿训也依旧担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则由钱龙锡担任。

因为孙承宗这个兵部尚书已经离京去督师蓟辽了,所以兵部的事情他自然是无法处理,这个职位挂在他头上也就是个“荣誉”罢了,京中自然还是要有人坐镇兵部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钱龙锡,则是因为按照历史进程,若不是自己下令复启袁崇焕的话,应该是由钱龙锡举荐袁崇焕去镇守辽东的,这钱龙锡跟袁崇焕应该私交不错,不至于在后方掣肘。

工部尚书由来宗道担任,刑部尚书由钱谦益担任,而最为要紧的吏部尚书之职,朱天启竟然交给了最“怂”的周道登来做。

之所以这般安排,朱天启自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从主观层面上来讲,东林党人力推钱谦益入阁,自然是想要依靠钱谦益的影响力来帮助东林党的崛起,以期望再度把持朝政,甚至“绑架”皇权。

朱天启自然是不能让他们得逞的,他如今虽然不能阻止钱谦益入阁,但是还是不能把吏部尚书这样的要职交个他,给他个刑部尚书已经算是够给东林党面子了。

再者从客观层面上讲,这钱谦益也不算是什么良臣,他之前可是有前科的,在科举中舞弊受贿,让他做了吏部尚书,岂不是要更加疯狂的卖官鬻爵了?

而周道登虽然能力平庸,但是却更加便于自己控制,如此一来,这吏部的大权,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

六部尚书的职位定了下来,按照朱天启的意思,内阁自然也是由这六位尚书组成的,内阁首辅不用说,朱天启自然是选定徐光启来担任,而钱谦益则只能做个次辅,这还是为了堵住东林党人的嘴,否则朱天启本来是连个次辅都不想让钱谦益来做的。

至此,六部尚书和内阁的缺额都已经补上了,而重新回归大明权力中枢的东林党人,则迫不及待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对于东林党人来说,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有两件:

其一,反对赋役改革,推翻新税法;

其二,借抵制京中泰西人之由,攻击徐光启,争夺内阁首辅之位。

朱天启望了一眼桌上这成堆的奏疏,随即便抬头把目光投向了书案前的徐光启和钱谦益二人,缓缓皱起了眉头来。

“内阁是什么意见?”

徐光启面无表情,施了一礼说道:“回皇上,臣等还未商议出结果来,况且这奏疏中有很多是弹劾臣的,故而臣不敢多言,还是请钱大人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朱天启随即便看向了钱谦益,开口问道:“钱谦益,你来说说吧!”

钱谦益躬身施了一礼,这才说道:“皇上,这些奏疏中所奏之事,都是之前皇上您钦定了的,臣等自然是不敢违逆,只是……”

“只是什么?有话就直说出来,不要吞吞吐吐的!”朱天启看到钱谦益这副虚伪的做派,顿时更感觉恼火了,忍不住呵斥道。

钱谦益一缩脖子,这才赶忙说道:“只是如今朝中百官群情激奋,臣以为,这赋役改革之事,还是应该暂缓推行才是……”

朱天启听了这话,不由得冷笑着点了点头,不过他却并没有就此表态,而是转而问道:“那对于徐尚书的处置呢,你们东林党是怎么打算的?”

钱谦益听了这话,顿时身体一僵,随即便慌忙趴倒在地,叩首高呼:“臣不敢,徐大人乃是内阁首辅,臣怎么敢妄论徐大人之事!”

朱天启只是冷哼了一声,随即便对徐光启吩咐道:“徐尚书,你稍后就赋役改革之事,让内阁的诸位阁臣们表个态,然后把你们内阁的决议给朕递上来,诸位阁臣的意见都要写清楚,让朕知道,谁支持,谁反对!”

徐光启当即拱手施礼:“臣遵旨!”

朱天启随即对他们挥了下手,打发二人退下了。

朱天启相信,内阁里这六个人,除了钱谦益和钱龙锡之外,另外四个人应该是不敢公然跟自己最对的,自己都已经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了,应该不会有人傻乎乎地跟着东林党人投反对票了!

倒是对于京中的这批泰西人,朱天启感觉自己得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安置他们了。

按照朱天启之前的打算,他是打算在京师之内重建一处火器制造局,就近安排孙元化与这批泰西人,研制先进火器,铸炮支援前线的。

可是现在看来,把这批泰西人放在京师里,放在这些大臣们的眼巴儿前,这些大臣们就不可能消停得了,隔三差五就拿这些泰西人说事儿,甚至还借此抨击徐光启和孙元化,虽然朱天启可以维护他们,但是也实在不利于徐光启开展工作。

再者,天启六年的时候刚刚发生过王恭厂大爆炸,这事儿现在提起来,还让人后怕呢,估计自己要再在京师之内重建火器制造局,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而且,把这火器制造局建在城市里,也确实不太安全。

除此之外,朱天启还考虑到,如今大明与建奴对峙辽东,皇太极当年可是没少在大明安排眼线,自己这边儿的一举一动,人家也是在监视着的,所以这新的火器制造局建在京师里,也不利于保密。

考虑再三,朱天启决定,索性一步到位,直接把这火器制造局搬到陕北一带去,作为西北军工基地的雏形。

在朱天启的计划中,大明的军工产业肯定是要越做越大,不可能只停留在这个时代的水平,将来那是要努力往上攀科技树,争取早日搞出两弹一星的,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规模足够大、且相对隐蔽的军工基地,而西北则是十分理想的位置。

至于军工基地的具体选址,肯定还是要先从安全性和保密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的,朱天启最后选定的位置在榆林卫至银川驿一带,由榆林卫负责安保和协助建设。

打定了主意之后,朱天启也没有耽误,当即把工部尚书来宗道给找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