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九十二章 火绳枪与燧发枪

大明:长生天启 第九十二章 火绳枪与燧发枪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当然,孙元化也没有忘记,皇上派他来这里建造这座大明最大的兵工厂,可不仅仅是要用来铸造火炮的,还要研发更加先进的其他火器,而在诸多火器中,最常用的火铳自然是重中之重的。

孙元化深知火铳对于大明的重要性,大明军队现在配备的火铳实在是有些鸡肋,不论是对付辽东建奴的骑兵,还是鞑靼人,亦或是东南沿海的倭寇和泰西人,实战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将士们的反馈也是很不满意的,因而大明的军队急需配备一种更为先进的火铳。

对此,孙元化打算仿照前人赵士祯所造迅雷铳和掣电铳,来制造出一种使用更加方便,威力更强的火铳。

其实明朝的火器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先进的,只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对此越来越不重视,才导致火器的发展趋于停滞,加之朝廷官员**,即便是先进的火器,也因为偷工减料而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赵士祯是明朝的火器大师,设计创造出来了很多先进的火器,可惜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所发明的火器也没能得到朝廷的重视,最终郁郁而终。

在赵士祯所发明的火器中,掣电铳是很典型的一个,他是根据鲁密铳和弗朗机铳的优点进行改进而设置制造而成,不仅具备很远的射程和威力,也解决了旧式火铳射击间隔大,受天气环境影响大等诸多问题。

明朝军队所使用的火铳主要还是火绳枪,士兵需要手里拿着一根烧红的铁条,用来点燃火绳,火绳燃烧速度慢,极大地制约了火铳的射击间隔,而且射击之前不仅需要装弹装药,还要准备火绳,使用非常不便,无法迅速投入战斗。

而且遇上下雨天,火绳无法被点燃,火铳干脆也就没法儿用了,而且即便不是雨天,若是夜间战斗,点燃火绳之后,火绳发出的亮光便会暴露射手的位置。

而赵士祯所造的掣电铳则吸收了佛郎机子铳装填弹药的优点,采用了后装弹药的方式。每把掣电铳配备子铳六个,以火绳作为发火装置,通过快速更换子铳,达到快速射击的目的。

同时赵士祯所造的火铳大多还在火药仓的位置安装上了一个弹性机关,一头固定在铳身,一头牵引火绳,用一个一寸有余的弹性钢片来增加弹性,扣动扳机使机关转动,火绳随即落入药室,射击完毕后机关自动复位,解决了每次都要准备火绳的麻烦,减少射击间隔。

在后世看来,赵士祯在火器进步上的贡献是突出的,他所研制的这些火铳可以说是火绳枪向燧发枪进化的过渡,是火绳枪发展到极致的产物。

不过即便如此,从火绳枪进化到燧发枪的那层窗户纸还是难以被戳破的,如果没有外力干涉的话,而朱天启就是这股“外力”!

孙元化是以赵士祯所研发的火铳为基础来研制新式火铳的,虽然起点在当世来说已经算是很高了,可是如果没有朱天启的点拨,他最终研制出来的可能还是一种火绳枪,只不过在威力和便利程度上能够比赵士祯更进一步罢了。

好在朱天启并不打算让孙元化去走这条漫长的枪械进化探索之路,他直接把现成的资料送到了孙元化的手里,里面详细介绍了燧发枪的制造原理和制造方法,可以帮助孙元化走出火绳枪的局限,直接进入燧发枪的研制阶段。

但是朱天启并没有急于把更加先进的枪支制作资料送给孙元化,一来是为了控制武器科技代差,毕竟哪怕是较为落后的燧发枪,也足以压制火绳枪了;二来则是以现在明朝的工业工艺水平,哪怕给了孙元化资料,恐怕也难以制造出合格的枪支来。

除了枪械的资料,朱天启还给孙元化提供了一些关于火药调配和子弹制造的资料,大明现在所使用的火药配方还是当年双屿海战,明将李槐从弗朗机战俘口中问出来的,威力虽然比之前的火药提升了不少,但是恐怕与现今弗朗机人所用的火药相比,还是要被压上一头的。

至于子弹,虽然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孙元化造出了燧发枪,也一时半会儿用不上专门制造的子弹,估计还是要用铁珠钢丸这种实心弹,但对于子弹的研发也要提前提上日程了,子弹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枪械的射程和威力。

因而现今的孙元化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既要铸炮,又要造火铳,还要造火药和炮弹、子弹,不过好在有他从濠镜澳招募来的这一百多个泰西人帮忙,分担了他不少的工作和压力。

这些泰西人都是有学识、有技术的专业人才,不过他们来大明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泰西人谋求更多的在明利益,以及为了向大明传教,因而他们对大明的事情是不会尽心尽力的,在知识和技术上,也不可能是毫无保留的。

这一点孙元化在跟这些泰西人讨论铸炮事宜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他们似乎并不愿意帮助自己研发威力更大的火炮,而只愿意帮助自己铸造红夷大炮及同等级别的火炮。

对此孙元化也是能够想明白这些泰西人的心思的,这些泰西人是不可能真得把大明视作朋友的,因而对于他们的先进技术定然是会有所保留的,目的就是限制大明火器的发展,以保证在可能发生的对明战争中保持武器优势。

孙元化对于天主自然是忠诚的,但是对于皇上,对大明,他更是忠诚的,泰西人对他这般防备,他自然也不会傻得对泰西人毫无保留,对于朱天启给他的这些书籍和资料,最开始的时候,他都是从不肯拿出来,让任何人看到的,尤其是泰西人。

不过朱天启在得知此事之后,却是告诉孙元化,不必刻意对这些书籍和资料进行保密,可以拿出来直接让泰西工匠们公开传阅,并让他们协助孙元化根据这些书籍资料,进行实践和实验。

朱天启之所以嘱咐孙元化,这些书籍资料不必对泰西人保密,并不是他有多么无私和大度,而是因为他没得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