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神话红楼之贾家赘婿 > 第九十九章 永平帝:封他为国师

大明宫,宣政殿。

永平帝坐在御座后,御案前一个绣墩上,坐着一个老道,他脸颊凹陷、身材瘦弱,正是玄真观的贾敬。

自那日永平帝知道‘伍柳’就是指四本道书后,便彻底相信了神仙托梦之事,对贾敬既是羡慕,又想拉近关系。他想,贾敬既能够得神仙托梦,自然是有仙缘的,跟他多联系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这两日,他批阅奏折的空余,便将贾敬叫来,跟他聊天。

就听永平帝道:“听说九月十八日就是真人的生辰了?”

贾敬点头:“正是。陛下日理万机,还能记得老道的生辰,老道何德何能,能受陛下如此关注?”

“真人得仙人垂青,自不比别个。”永平帝摆手道,“既是你的生辰,朕也应当送礼。到时朕自会命人送礼到府上。”

“谢陛下隆恩。”

“你在玄真观也不少年了吧?”

“已十年有余。”

永平帝点头:“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回过宁国府,如今正值生辰,你应当回去看看了,也跟家里人聚聚,朕也好送礼。”

贾敬道:“既是陛下金口,老道不敢不从。”

永平帝温声道:“还有你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贾珍,你难得回去一次,就令他在你生辰之日解除圈禁,在宁国府自由活动,让他给你尽尽孝道。”

贾敬一脸不敢相信,他愣了一下,而后起身跪下,向永平帝叩头谢恩。

永平帝脸上浮现笑意:“起来吧。”

想到前两日贾政上奏本问宁国府爵位的事,永平帝原本不想再让宁国府承袭,但又没找到好的理由,只说再等几日。此时看到贾敬,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道:“你们宁国府已经无人承袭爵位了,按理也不应继续住在敕造府邸里。念及宁荣二公的功劳,朕也并不想做的那般绝情,不如暂由真人代着爵位如何?”

贾敬心头一跳,道:“陛下,这个爵位本就是我给珍儿的,如今怎么能又让我代着爵位?这不合礼法。再说,我还要修炼。”

“朕只是让真人暂且代着爵位,相当于保管,并不是实授,这样做,贾珍他们也能继续住着宁国府。至于未来的承爵人……

以朕看,宁国府中,还无人能有此资格。这样吧,既是武勋之后,朕下一道谕旨,让府中年轻一代子弟,愿意从军的都入军营,有立功者,朕就授予爵位。真人以为如何?”

永平帝如此做也算是两全之法了。让他们入军营,自是从小卒子做起,想从一个小卒子开始立下能封爵的大功,其难度可想而知。不是有大运之人,真的很难做到。

若无人立军功,贾敬百年之后,就可以收回爵位。

若是有人立下军功,那就是有才能之人,永平帝也可以培养他,将他培养成忠于自己之人,到时再授予爵位。

贾敬见永平帝如此说,想到家中那些子弟,没一个是当兵的料,知道皇帝此意还是准备撤掉他家的爵位,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忙跪下磕头谢恩。

“还有件事,前两日,朕已经找到了那个卖道书的道人,他也同意了卖书一事。并且表示不要任何报偿。”

贾敬道:“真是没想到,那两字竟是四本道书。不过看那作者,应是两个人,不知那道人是哪个作者?”

永平帝望向殿外,脸现回忆之色:“朕也问了他,他说自己并非这四本书的作者,他是那伍冲虚的徒弟,授命来传道的。像他这般,才是真正心怀天下的普世道人。”

贾敬点头:“等这几本书开始售卖,修仙一事就不再是秘密了,也能让许多误入歧途的慕道者迷途知返,此是天大功德。陛下刊印此书,传之后事,您的盛名也会传之千古。”

永平帝脸现欣然。

这时,一个锦衣卫走进来,夏守忠走过去,从他手中接过了张纸条。

“陛下,河南锦衣卫传来了消息。”夏守忠说着,将手中纸条递向永平帝。

永平帝接过看了,愣了半响,脸现思索之色,贾敬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永平帝放下纸条,道:“就是朕派往河南查案的锦衣卫传了消息,这上面说,秦琼有神鬼之能,忽然就出现在了河南都司大堂,当时有众多人见证。难道这秦琼,会仙法?”

贾敬也早已知道有秦琼这么个人物,更知道他娶了秦可卿,此时听说,沉吟道:“或许真是如此。”

“秦琼有个师父,是清虚观的太虚道人,朕早就怀疑他有些道法,当时问他时,他并未承认。如今看来,他身具道法,应当是事实了。”

贾敬道:“听闻仙人们,大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泄露天机,秦琼不愿承认,也应是出于这个原因了。”

永平帝沉默半响:“这真是仙人在身边,而认不出了。也不知他懂不懂行云布雨之法,若是懂,朕就封他为国师,让他……”

贾敬也明白了永平帝的意思,道:“只怕此事不会那般容易……”

……

开封城,都司府大堂。

众人听了那士兵的禀报,皆是大惊,秦琼猛地站起了身,向他道:“你仔细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那士兵继续道:“禀报大人,刚刚西边传来消息,管城县李献忠等十八人联合,纠集了上千流民,攻击了县衙,杀了县官,昨天又攻下了中牟县城,如今他们又向这边打过来了,请示大人该如何处置?”

听了这话,按察使和几个同知议论了几句,表示应当出兵剿灭,但都斜眼看向秦琼,道:“秦大人,如今出了这种大事,是不是应当我放我们离去,前去剿灭流民。”

堂下的田介和梁翼听了,都冷笑连连:“秦大人,如今遇到了兵事,你若是继续将几位同知和千户困在这里,到时出了大乱子,你可承担得起?”

秦琼冷眸看向几人,他们的心思昭然若揭,放了他们离开,他们回了兵营必会杀回城内,将他和一众锦衣卫都抓了。

绝不能放了他们。

于是冷声道:“现在你们是戴罪之身,即便是出了兵事,也与你们无关了,我自会处理。”

“哼,”梁翼冷哼一声,“你处理?你怎么处理?难道你要带兵去剿灭流民吗?”

“自然。”

“哈哈,真是笑话,你一个年及弱冠的稚子,从未掌过兵事,就要行军打仗?”

梁翼冷嘲热讽了一句,但转念一想,若是他因此死在外面,或是吃了败仗,不是更好吗。

便向那几个同知和千户看了一眼,示意他们不要再多说,道:“你既然这么说,那就去吧。我们被你困在了这里,也不能领兵。”

秦琼没理会他,看向几个千户和同知:“你们即刻写一个调令,命军营所有士兵待命出兵。”

几个同知对望了一眼,道:“若不放我们出去,休想让我们签发命令。”

梁翼忽然接话道:“几位将军这么做就不合适了,纵然秦大人对咱们有意见,但也不能置朝廷兵事于不顾,你们自当签发命令。”

四个同知面面相觑。

梁翼见他们还没明白,又道:“虽然打仗一事极为凶险,但秦大人未必不能取胜,不一定会失败,几位大人说是不是?”

四个同知听了这话,就明白了梁翼的意思,说道:“若是这些叛军成了大事,我们都司衙门也有责任,秦大人既要用兵,我们下令将兵权交给大人就是。”

秦琼道:“此事就无须你操心了,我自会安排好。几个大人既然同意签发命令,那事不宜迟,现在就写吧。

陆尔,你留在衙门,看住众位大人。典韦和黄忠两位将军率兵与我守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