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神话红楼之贾家赘婿 > 第三十四章 首辅杨仁:臣请罢黜林如海巡盐御史一职

秦琼来到皇宫门口,便见到一个白面无须的太监向他招手,他走过去,那太监尖声尖气地道:“可是秦琼秦子美?”

秦琼拱手:“正是。”

“随咱家走吧。”太监说完,便走了,秦琼心想这应当是带自己去禁卫府,便跟了上去。

进了午门,向左一转,行了一段路,再向右转,便见前方左侧一座红墙绿瓦的院落,正是禁卫府所在地了,右边便是含元殿。

行了百来米,才到了入口,正当入内时,就听右侧传来一道太监的叫声:“公主,你不要跑了,再跑就出了宫了。”

寻声望去,就见右边含元殿的走廊上,一个太监两个少女,正向外边跑来。

那前面的少女身穿红色绣金玫瑰襦裙,削肩膀、柳蛇腰,腰肢间系着一条金色汗巾子,头上戴了朵粉色牡丹花,双耳垂着金色耳环。

鹅蛋形的小脸儿粉白细嫩,一双灵动的眼睛中带着狡黠,看着也就十二三岁,正带着身后一个穿粉色襦裙的少女,向宫外跑去。

身后那太监看着三十来岁,有些肥胖,一张大盘脸,正满脸焦急、气喘吁吁地追赶。

只听前面那红衣少女喊道:“死太监,你别再拦我了,小心我砍了你的脑袋。”

“哎呀,公主啊,奴才就是死,也不能放您出宫去啊……”

这边说着,便有一堆太监宫女从后赶来,一边叫着公主,一边来拦。

那红衣公主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跟他们对峙了起来。

正当秦琼看的有趣,就发觉衣袖被人拉了拉,扭过头来,就看到身旁那个脸色有些苍白的太监的脸。

他拉了秦琼,道:“非礼勿视,秦禁卫如何不懂这个道理?”

秦琼闻言,忙拱手道:“是秦琼失礼了。”

“无事,”太监说着,便迈步进入锦衣府,道:“跟你说啊,那个云萝公主是个混世魔女,宫里人见了都躲着,你以后在宫里当差,见了她最好也当没看见。

内宫的贵人们大多不会到前朝来的,但这个云萝公主淘气些,也受陛下宠,总是到处跑,陛下见了也就说她两句,并不会把她怎样。但咱们若是得罪了她,她在陛下面前闹一闹,也就够咱受的了。”

“是,秦琼记下了。”

“嗯。”看秦琼态度恭谨,那太监便好感大增,又道:“这宫里的忌讳多着呢,等你待得久了,也就晓得了。我叫张让,在宫里也待了十来年了,在陛下身边伺候着,看你也是个和善的人儿,以后咱也多亲近亲近,有事儿啊也互相帮衬着。”

“都是为陛下办差,自当要同心协力。”秦琼也轻声道。

“哎,对喽,是这个理儿。”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禁卫府都督的办公房。两人被请进去,就见桌案后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长髯大汉,这人正是禁卫都督郑进,乃是永平帝的舅舅,当年永平帝登基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郑都督,人我给您带来了,看需要走什么程序。”张让弓腰笑道。

郑进瞪起方脸上的一双大眼,上下打量了秦琼一番,声如洪钟道:“倒是个习武的料,怪不得中了武举人。”

秦琼点头行礼道谢。

郑进继续道:“原本宫内是不缺人了,但既是圣上安排的,还让你随侍君侧,那便给你在大明宫宣政殿安排个位置吧,上朝时你在旁守卫。”

说罢,即命人取来册子,将秦琼录了上去,给了玉牌,让秦琼留下了龙吟剑,跟着张让离去。

两人离了禁卫府,便直往大明宫的宣政殿去,此时朝会仍未散。从侧门入了大殿,在左边站立了,旁边仍有六个龙禁卫站立着,都在听候永平帝的命令。

秦琼看了眼他们身上的服饰,都是正四品官服,唯独自己是从七品。按照品级,自己是没机会接触皇帝的,这算是皇帝对自己的格外照顾了。

金彩辉煌巨龙盘踞的龙椅上,永平帝身穿绣金龙袍,头戴冠冕,一张脸看不出喜怒。

如今朝上正吵得激烈,正是为江南盐务一事争论。

只见内阁首辅杨仁上奏道:“禀陛下,巡盐御史林如海在江南也有几年了,令其整顿盐务,但却未有大进展,臣请问责林如海,罢黜他巡盐御史一职,另换他人监督江南盐务。”

“是呀陛下,林如海不堪大任,盐务一事迟迟不能解决,而现今北方粮食减产,国库空虚,江南再出问题,只怕更加艰难了。”次辅李儒随后奏道。

话音落,就听一些御史言官,也都纷纷附议,奏出林如海在任上的诸多问题。

这时,户部尚书毛阶,颤巍着身躯,走出列,抬起苍老瘦削的小脸儿,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在满朝文武中,除了林如海再无任何一人可以担任此职。林如海整顿盐务未见成效,应是遇到了什么阻力。江南是大周的粮仓,盐务又是重中之重,万不可轻易换人啊。”说到最后,竟给人一种声嘶力竭的感觉。

吏部尚书钱穆怒道:“户部尚书此言,可是说我吏部识人不明,选不出陛下可用之人?你也太目中无人了,把我吏部放在了哪里?”

毛阶一时无言。这是他的心里话,若不是今日维护林如海,也不会贸然出口。

次辅李儒也奏道:“陛下,那林如海未能完成陛下吩咐的事务,撤他的职也是理所应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些科道言官和御史,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都扑了过来,纷纷出列弹劾林如海。

御座上,永平帝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眼中泛出冷意。

林如海是他极为看好的大臣,可以说是他的心腹,是他在江南的眼线。但如今竟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敌对。

他心中明白,这些大臣没一个不贪的,都想着从富庶的江南捞上一笔。

尤其是以杨仁为代表的江浙两省的官员,动了江南盐务,就是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罢黜了林如海,他们就会借机安插进自己的人。

太上皇掌权时,对这些贪腐之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也留下了个亲下的美名。

但这却苦了他了,现今大周朝内忧外患,粮食逐年减产,官员更是贪腐成风,固然有官俸低的问题,但根本原因却是他们当官便是为了财。

实则,这也是人之常情,当官若是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好处,还要过清贫的日子,又有哪个官员愿意呢。一心为民之官,纵观整个历史,也难以找出几个。

纵然是前明的朱元璋,查着一个杀一个,但也没能杜绝,后来者仍是如此。

之前他想出了一个名为养廉银的制度,用高薪培养清廉之官,但现今国库空虚,还未推行。

如今只能徐徐图之,暗中推进,杀住这股歪风邪气。

想到此处,永平帝沉声道:“林如海之事暂且按下。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若无事,便退朝吧。”

闻言,众大臣面面相觑,知道皇帝还是不肯撤掉林如海了。

永平帝也不看这些大臣如何反应,便让夏守忠宣布退朝。

在夏守忠尖着嗓子唱了声退朝后,永平帝起身便离了御座。

张让忙向秦琼道:“你就跟在距离陛下十米外的地方,等陛下传你时再上前,未传你千万不可擅自上前,否则有杀身之祸,咱家就回宫伺候小皇子去了。”

“好的。多谢公公了。”

张让离去后,秦琼同十二个龙禁卫一起,跟在永平帝身后。永平帝身侧,另有一堆太监番子服侍护卫着,无须他们近前。

永平帝坐了轿,回了紫宸殿批阅奏折,秦琼也进了紫宸殿,在不远处等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