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魂犹在 > 番外篇——大汉官制普及小课堂

汉魂犹在 番外篇——大汉官制普及小课堂

作者:青烟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6:03 来源:笔趣阁

韩浩常年在兖州驻扎,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刘备和刘宸之间有什么关系。

但凡这一次出征徐州他参与了,他也不会下达这个让他近乎于后悔一生的命令。

当韩浩带着溃军好不容易逃出了那追杀之后,又好不容易才聚集起了溃军朝着刘宸的身后追杀而去。

他的脑海里想到的是,刘备的河内兵马会在前方截杀这群不知死活的家伙,然后他一个突袭来一个前后夹击,让那群让他丢了大脸的家伙彻底埋葬在这里。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当他带着兵马想要里应外合的时候,那本应该和刘宸纠缠不已的刘备大军突然溃败了!

而且溃败的那叫一个莫名其妙。

至于刘宸和陈宫麾下的大军则是和那前军的高顺聚集到了一起直接一个翻身再次朝着韩浩率领的兖州兵马杀了过去。

此时的高顺陷阵营不但已经完成了养精蓄锐,甚至还有所补充。

当初陈宫和刘宸用一群溃军将韩浩战败,如今高顺的陷阵营更是直接报仇。

先是刘备的兵马莫名其妙地“大败”了,然后溃败的兵马直接冲垮了刚刚赶过来的韩浩史涣。

紧跟着高顺带着陷阵营就是直接一扑而上,将那刚刚聚集起来的兵马彻底击溃,死伤者不计其数。

韩浩至交好友,也是兖州的守将之一的史涣更是被再次上战场的关平直接从侧面偷袭得手,第一刀砍断了他的一条臂膀,第二刀将他砍落下马。

第三刀,人首分离!

当初关平心中的那种感受如今韩浩也算是感受到了。

甚至,这一仗打得太过于诡异,诡异到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失败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直到亲兵护卫带领他逃窜出去之后,看着身边那稀稀拉拉的兵马,他才开始愤怒的嘶吼。

“好啊,刘备这一败,败得好啊!”此时另一边的陈宫已经忍不住朝着刘宸赞叹起来,“这一败你便有了三个好处。

其一,他这一败就可以帮你解决掉那兖州的追兵,也能够帮助你打通前方的道路,从此我等进入河内就再也没有问题了。

其二,他这一败也可以让他麾下的亲信忠诚之士顺势加入你的麾下,这些人可要比成廉侯成他们更加的忠诚,你也有了自保之力。

其三,他这一败,便可以再次让自己的势力加入你的身边,这样不管你做到了什么地步,不管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日后若是他想,也有机会将你取而代之!”

陈宫说完这些之后还仔细打量了一下面无表情的刘宸。

“只不过老夫就是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他这个丢了儿子的爹想到的,还是你这个被亲爹扔了一次又一次的儿子想到的?”

“陈将军,你该修整兵马了,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你来管了。”刘宸说完之后直接转身离开,“正好那位玄德公要去许都了,有些事情需要告诉他!”

“...这一次大军统帅是关云长...罢了,这种场面若是他刘玄德不在暗中盯着,那也是见了鬼了!”

陈宫脸上露出来一种似笑非笑的模样,却也没有再阻止刘宸前行。

刘宸找到刘备并没有多么困难,先是找到刘备“败军”的痕迹就,然后单枪匹马前去求见他们的主将关羽。

最后让关羽领着他去找到刘备,一路上几乎是没有浪费什么时间。

当刘备再次见到刘宸的时候,那脸上的模样,便是一个脑子再如何愚钝的家伙都能够感受到他的犹豫和丰富感情。

“宸儿....”

“小子刘宸,拜见玄德公,此战多谢玄德公帮扶!”刘宸没给刘备将话说下去的机会,也没想再这里继续浪费时间的意思,“今日小子求见玄德公是想要给玄德公说一些去了许都的注意之事!”

“....注意...备....老夫去了许都之后自然会韬光养晦,等到时机再次离开...”

“我说玄德公,你去许都是为了担任豫州牧的,是为了让你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彻底弥补你和这天下其他诸侯的差距。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小子对于这件事情并不想再多评价什么,可若是玄德公真的能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话。

或许这也是一次火中取栗的好机会,毕竟如今的许都也是我大汉国都,无数的目光都在那里。

若是玄德公能够做出成绩,当真是会有不少名望加身的。”

“你当真是这么想的?”刘备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上似乎变得很是开心。

只不过刘宸脸上那标准的笑容却是直接收了起来。

“否则呢,现在我一剑过去劈了你?我还不想被雷劈死!”刘宸冷哼一声之后,却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

“今日前来不是争论这般做是对是错的,如今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再多说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必要。

还是那句话,在玄德公前去许都之前,有些事情小子必须得告诉玄德公!”

“好,你说,我听着...”

“玄德公如今虽然也是身负要职,但说到底当年学的是执掌地方的能力和做人的德行,这么多年长进的也是行军打仗的本事。

这朝堂之道说实话,玄德公并不清楚。

当然,小子阅历浅薄,所以也说不得什么其他朝堂争斗,小子今日想要给玄德公说的是一些朝堂上最基本的东西。”

“基本的?”

“对,我大汉从太祖高皇帝时期开始到现在的官职制度!”

“这....这有什么用处?”

“当然有,而且有大用处!”刘宸无奈摇头,“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这官制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朝堂而是因为局势。

每一段时局会有每一段时局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

其中对天下的制度改动是最好也是最干脆的那个办法,所以才有朝堂制乃天下制的说法。

玄德公要前往许都,这天下时局又连连变化,若是不懂这其中诀窍,日后很容易出现问题不说,便是那曹孟德在朝中有所动向了。

那也无法及时发现。”

“嗯....所以你今日来就专门告诉我这些?”

“我不说的话让谁说?孙乾还是袁涣?你是打算告诉他们,如今他们的主公都要做到左将军兼豫州牧的高位了,还不知道我大汉是怎么回事儿呢?

再说了,这天下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听到这些话之后,刘备的心里突然又好受了不少,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既然如此,那我们去那里休憩一番,你说,我听!”

刘宸看着这个一脸笑容,仿佛没有半点心机的家伙,用力地咬了自己的舌尖才让自己清醒过来。

“玄德公,如今我大汉的官制还是延续的灵帝之时,说实话这或多或少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曹孟德将徐州拿下之后,接下来就是清理掉袁术的势力,紧跟着他就该去想着如何改革我大汉的官职制度。

然后顺应如今的乱世了,所以这个时候对于玄德公是十分重要的。

曹孟德将要如何做,小子说实话是猜不出来的,不过小子却是知道我大汉的先辈们是怎么做的。

希望能够对玄德公有所帮助!”

“这些东西的确也没人告诉我,今日就算是...”

“先说太祖高皇帝时期,作为大汉的前半段,当初的大汉那是正儿八经的丞相问责制度,或者说叫做实权丞相。

这一点想来玄德公是有所了解的。”

“丞相之制的确是如雷贯耳的,只不过很多年前我大汉的朝廷就已经彻底废除丞相制了..”

“放心,很快就会重启了!”

“....这....这...”

“玄德公不用这般惊讶,因为丞相制的出现和取缔都是合情合理的。

先说这所谓的大汉丞相到底是什么。

实权丞相这四个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在太祖高皇帝这个时期,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有什么事儿都是要去找丞相的。

说句不好听的,无论是谁也明白,这群人别总和皇帝嘚嘚瑟瑟个没完没了,因为他们需要负责对接的并不是皇帝,而是丞相。

这一点听上去很是荒诞不稽,可却是合情合理。

因为丞相出现的最大原因就是帮助不能处理朝政的皇帝去处理那些朝政。

太祖高皇帝时期,咱们的那位太祖实在是很厉害,但是他的厉害是他的谋略,是他的为人,甚至他的兵法也是很说得过去的。

但他的所有本事里面偏偏没有治理民生这一项,也不知道是不是点技能点的时候不小心给漏了...”

“点技能点?”

“嗯...不重要!”刘宸尴尬一笑赶紧岔开了这个话题,继续之前的事情,“所以太祖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就只能托付给丞相去做。

这个时候在朝堂上,丞相才是那个做决策的人。

那皇帝是干什么的?

皇帝是和丞相唠嗑的。

换句话说,太祖只需要负责丞相一个人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丞相。”

“嗯,如此倒是一个解决办法,只是...”

“只是很有问题。”刘宸当然知道刘备想说什么,这位又不是傻子,“当然了,这种做法虽然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可他自然也是有好有坏了。

先说好的,丞相问责制嘛,有事儿丞相干,出事儿干丞相。

就比如武帝时期,尤其是后半段,那折腾丞相折腾的,三天两头给他换一个,愣是把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丞相干成了高危职业。

因为朝廷很多时候都需要做一些..不是那么让百姓愿意做的事情。

这件事情必须做,百姓的民心也不能丢。

所以先折腾了百姓,然后等事情解决或者再不解决就不行的时候,弄掉丞相当替罪羊,这样一来再给百姓些好处,这民心也就保住了。

但是坏的一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丞相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咱们武帝当初干的实在是有点太过了,就他这么折腾下去,他的威望足够,所以那个时候的丞相虽然战战兢兢也得忍着。

可是武帝驾崩之后,这事情可就不对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战战兢兢的活着。

或许某些人对于大汉还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们也不想自己一心为了大汉,最后让皇帝把自己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所以手握大权的丞相就会想到对那个位置上的人,开始些许限制了。

尤其是当这个时候,有外戚混到了大将军或者干脆混到了丞相的这个位置上,那简直就是要了命了,这就是妥妥的专权。”

“先生是在影射霍光之事?”

“算不上影射,也不仅仅是霍光,没有人会说当年武帝做得不对,可这前人做的所有事情,在后人那里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

这里面的恩恩怨怨说实话,没地说,也没办法说。

只能说是各有各的缘法,各想各的办法。

所以哪怕是到了太祖那一脉的后期,丞相制度也实在是干不下去了,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玩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保证自己的初心的。

在皇帝眼中也受不了啊,你不篡位,你总是在这里憋着我,那我也受不了啊。

所以取消了丞相制度,从而换成了后面的三公九卿制度,然后这个制度就一直用到了如今。”

“同样也是因为皇帝并不需要这么一个位置去时时刻刻为自己代劳了,太祖之后这诸多皇子及其皇裔也都开始从小受到教导。

这治理天下的本事,自然也是会的。

那么这么一个位置也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有害无益的东西。

废除倒是合情合理。”

“的确,当然废除和整改的这个过程也是很长的。

这一段时间,在朝堂之上基本上就是以三公九卿制度为主。

在朝堂官职虽然没有明确的品级划分,但是有一个高下之分。

最高的是太师,太傅,大司马。

这三个本称之为上公,这个时期的上公不仅仅是虚高的职务,那是真的有权利。

能够得到这个位置的人,一般还会在官职之后单独给他们加上独特的权利,比如大司马一般配套的还有一句,督内外诸军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因为权力实在是太大了,皇帝放心不下,基本上属于常年空缺状态。

之后更是因为和大将军之类的官职有很多冲突的地方,也就慢慢消亡了,只不过这个过程十分的漫长。”

“嗯,大司马当年的确是在大将军之上,难不成这么多年又要出现了...”此时刘备心中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袁绍已经成为大将军了,若是曹孟德有所想法的话,这...倒是个好算计。”

对于刘备的这种想法,刘宸并没有搭理,他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事情。

“三公九卿之中的三公也有不止一个版本,但是我们基本上最常见的就是太尉,司徒,司空。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太尉管天,司徒管人,司空管鬼....不是,管地!”

刘宸看着对面的这个家伙脸色都变得很诡异了,也有是一阵咳嗽。

“不过这个说法就有些....不是那么的准确。

一般我们按照职权去说,太尉在三公之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为他管的是天下之兵马。

包括内外的诸多兵事等等,这是带兵的。

而司徒管理的则是官员,无论是地方还是朝堂所有的官员总主管。

至于司空嘛,他并不是所谓的礼法,他真正管的是类似于天下灾情,天象变化,各地建设。

比如某个地方出现了大洪水或者是地震了,这都要把司空弄下去平息一下子。

所以这三公之中一个地位超然,一个权利超然,一个....速度超然。”

“哈哈,这说法日后倒是可以记录成册,然后教导后人!”

“还没说完呢,刚刚这些只是我们的理想状态下...”

“理想?”

“当然,实际上并非如此的。”刘宸也是轻笑一声,“毕竟他们的出现是为了取代那个权力过大的丞相。

你让他们这么做,说实话那权利同样不小,但凡有两个人联合在了一起,皇帝没用了啊。

所以在三公之下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九卿。”

“嗯...你继续。”

“其实吧,作为黄老之术起家的大汉王朝很明白无为而治这一套的根源。

那就是给县官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现管,比如当年他们给自己找了一个丞相。

当没什么问题的时候,让丞相去做所有的事情,为这个王朝出人出力,奋斗一生。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那就把这个“罪魁祸首”弄下去,然后天下大吉,从新开始。

但一个人的现管终归还是不太稳妥,所以在将那“丞相”一气化三清之后,也同样将现管这件事情一分为九,做了一个类似于”...塔的形状。

三公看似权利极高,但是实际上则是只有开会议事的权利,以及管理他们下面的九卿。

而且还是各管各的,三公管九个,一人管仨,公平合理。”

“三公九卿....这一点其实我也是清楚的。

太尉管下面的太常,光禄勋以及卫尉。

司徒管下面的廷尉,太仆和大鸿胪。

司空则是负责下面的宗正,少府,大司农。”

“正是,这就是所谓的九卿,而且他们九个才是有真正的具体职权,也就是所谓的干事儿的。

然后剩下的朝堂之中的各种官员,负责各种事情的各路要员臣子,也都是在九卿下面的。

所以如果说地位,三公绝对是更高的,但是位列九卿则是所有刚刚进入官场之人那最初的梦想。”

“其实我最初的梦想是能够在家乡涿郡当上这涿郡的太守....”此时刘备还补充了一句,似乎在说自己也不是那好高骛远的人。

只不过刘宸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却是一脸的嗤笑不屑之色,若非是不该这么说,他真的想要问一问面前的这个家伙,当初指着那大树要当华盖的是谁。

“既然玄德公说到了郡守,那么小子顺势就为玄德公说一说这地方上的问题。

其实这里面倒也没什么太多需要说的东西。

其一就是地方上面则是州郡县乡,这也就是所谓的刺史,郡守,县令等官职了。

如今大汉虽然以州牧制操持地方,但是这东西毕竟不会长久。

州牧的权利和地位太过于特殊了,当年本就是为了让皇家的宗亲去替大汉守住这江山的。

只可惜他们一个个的要么有能力有野心,要么就能力不足,最终都做不到灵帝想要让他们做的。

所以刺史郡守制度会再次出现。

这也是小子要和玄德公说得第二件事!”

“这两个官职又有什么特殊之地?”

“这两个官职出现的本身就很有问题!

郡守官至两千石,但是一州刺史则是只有八百石,在这上面,似乎刺史还不如郡守。

这也是当初灵帝卖官售爵的时候一大漏洞,因为当初卖官售爵的时候用地位标价格。

但是刺史的价格....那叫一个低,甚至快让县令给赶上了都。”

“此事我倒是也知晓,当初是因为刺史只有监察之权而没有实际的权利,所以算不上州府之官。

说到底是隶属于朝堂的属官...”

“那是之前!”刘宸直接打断了这个家伙的话语,“如实在之前,这刺史的确是如此,可现在却是不同了。

刺史,他的上级则是直接归属三公的司徒。

设立刺史的时候,正好赶上刚刚撤掉丞相一职,加上三公九卿刚刚成立,所以对于三公的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直接隶属于三公之一司徒的刺史部,自然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三公的权利彻底的收归到了朝堂之中,也就是九卿之上。

而到了这个时候,作为司徒权利的延伸,刺史仍然保留着监察的权利,但是却又不仅仅保留着监察的权利这么简单。

因为他慢慢地和另外一个职权有了关系,那就是御史大夫!

早在丞相还存在的时候,其实也是有三公的,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及掌管图籍秘书,向来有副丞相的说法。

当然后期的御史大夫也不是当年的御史大夫了,但是那刺史也不是以前的刺史了啊。

随着朝堂的放心,也因为我大汉的疆域变化,郡县之中不断的重新组合,这一州之地也就难免需要加上一道工序了。

所以刺史虽然还是八百石,朝廷也没有明文下旨说什么。

但是刺史不单单要监督,在处理地方政务和人事任免上面,他们也开始逐渐接触了起来。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权利那是越来越大了。

尤其是这一次州牧制出现之后,就算是日后废除了州牧改用州刺史,玄德公的第二次机会就来了。

这两个在明面上可是天差地别,尤其是地位和俸禄。

所以如果有一天玄德公的豫州牧变成了豫州刺史,那么便可以顺势将自己的爵位或者将军位亦或者是自己的麾下将校的官职往上面找补一番。

毕竟如今要跟着朝廷混,这麾下将校的官职那也不能太过于磕碜不是?”

“嗯...”

刘备听到这里也就对这大汉的官制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这些东西还真没人告诉过他。

毕竟他的家学早就断绝了,识字是跟着自己的老娘,这些东西谁能教他?

便是他曾经的恩师卢公也不会告诉他们这些事情。

“既然说完了,那么不如先去用饭...”

“完了?谁告诉你这就完了?”刘宸再次一句话让刘备尴尬了起来。

“这还有何事?剩下的诸多其他官职亦或者是郡国方面,我倒也是知道的,不需要多说什么..”

“谁告诉你这大汉就是单纯的三公九卿了?玄德公既然是要去曹孟德眼皮子底下给大汉当官,那么是不是就要考虑一下陛下?

若是玄德公又不想辱没了自己的名声,有需要有合理的好处,日后不被曹孟德用朝廷的名义钳制。

那么玄德公就需要了解这三公九卿之外的几个地方。

这些,或许可以帮助上玄德公大忙!”

“其他几个地方,这还有什么...”

“玄德公既然要去许都,那自然是要和陛下有些交流的才对。

可如今陛下在那曹孟德的手中,若是光明正大的求见陛下,倒也不是不可,只不过那注定要被曹孟德盯上。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给玄德公做中间人了。”

“何人?”

“大长秋!”刘宸说完之后也发现了有些不太对的地方,只能补充了一句,“就是曹孟德他爷爷当年担任过的那个大长秋!

大长秋很是特殊,它并不在三公九卿的框架之内,但是其权利却是丝毫不差。

它的职务就是管理后宫,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来说,它这个职务一般是皇后近侍担任,当然也就是所谓的宦官担任。

作为当今的那位陛下,就算是三公九卿都未必有他如今的后宫更加放心。

加上大长秋可以连通内外,这是一个绝佳的人选。

有什么秘事通过大长秋要容易得多,而且作为大长秋,便是曹孟德在撕破脸之前都不能去为难。

否则当天下人看到这当朝司空为难皇后的人,那他曹孟德的脸面也算是丢尽了...”

“大长秋....我会注意的!”

刘备默默地将这些记了下来,有了刘宸为他筹谋这些,他也终于算是对日后的道路有了些许计划。

“既然在朝堂上玄德公需要和陛下默默联手,那么这地方上也需要打通自己的道路。

玄德公可知道自己进入朝堂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拜谒陛下!”

“...然后呢?”

“前往地方赴任,纠察不法之事,恢复百姓生产....”

刘宸听到一半就有点听不下去了,直接忍不住的揉着自己的额头感觉到了一阵阵的无奈。

“这些都要你来干,那么孙乾袁涣他们干什么?吃饱了就睡,养膘去了么?”

“这自然是需要他们辅佐的...”

“孙乾之才就算是不让他去治理地方,去当一个劝学从事那也是足够的了。

豫州颍川当年本就是文风鼎盛之地,虽然豫州这些年也是兵霍连年多遭蹂躏,不过这底子还是在的。

让他孙乾去豫州当一个劝学从事,好好的在豫州重新将文事捡起来,这才是他该去做的。

至于袁涣,性格刚烈又有大才,他和子瑜两个人足以支撑起你手中的那些治理之事。

至于关张两位将军,那都是世之名将的底子,好好磨砺磨砺也是一方豪用。

让他们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行军打仗,训练士卒这些事情该交出去就交出去。

不要总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事必亲躬不是不行,是玄德公你没这个能力的好吧。

当然,这话玄德公你听听就好...”

刘宸说着说着也发现自己刚刚的语气的确是很不好,不过刘备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我和曹孟德乃至袁本初等人相比,的确是差了许多,你这般说到时没有问题。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知道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重要。

这一生能够宸儿相助,能有云长益德还有诸多先生相助,备甚是荣幸...”

看着又开始发出感慨的刘备,刘宸也只能长出一口气,然后换上了一副笑容。

“玄德公拜谒陛下之后,要尽快获得陛下信任,然后让陛下为玄德公谋划一个位置...一个还没有被曹孟德送出去的位置!”

“宸儿说的是什么位置?”

“想来玄德公也知道京师三独坐了?”

“这...倒是已经听云长说过了,之前还是宸儿你告知云长的...”

“好了好了...京师三独坐之中的尚书令自然不用小子多做赘述了。

那么小子要告诉玄德公的是,你要想办法拿下另外的两个位置。

除了尚书台这一系列之外,还有就是御史台了。

他取代了御史大夫,负责的还是监察官员,他们不同于言官,他们更多的是管。

监察监察,不仅仅是监视还有查访,他们的权利同样很大。”

“可是我大汉的无责特权?”

“的确,就是这个!

弹劾无责!

无论你弹劾的是对还是错,或许你会因为这个弹劾的罪人,但是你不会因为这个弹劾去被惩罚。

说白了,我只需要感觉你哪里有问题,我就能够在朝堂上上一本奏疏然后弹劾你。

如果脾气再暴躁一点,我就直接开嗓骂人了。

当然,如果实在是太匆忙了我没找到证据,或者就是单纯地看你不顺眼,那也没事儿。

你如果不能快速地把我弄走,我过两天喝口水之后,再继续骂你!

这种事情你看似只是恶心,但是他们最恶心的地方就是在于这个时机。

若是三公之位有所空缺,需要从其他几人之中升迁一人,而此时若是御史台盯准了一个人,朝着他就是一阵弹劾。

就算是真正的捕风捉影,按照规矩这个人也必须要先行自请幽闭于府邸之中。

等到一切水落石出之后,就算他之前多么有可能升迁,那么这事情也成了定局,所以这御史台一直也被称之为善恶只在一念间。

若是由良善正直之臣担任,那这就是稳固朝堂之要害之地。

可若是让某些心中有所....那这御史台那就真正成为了一把尖刀。

从他们的身上,想来玄德公也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前世御史大夫和副手御史中丞是多么的强横。

御史大夫能够被称之为副丞相,可不是凭着名字好听,那是真是内斗神器。

后来丞相被废除之后自然也就顺手把这个副丞相御史大夫也给废了,但是保留了御史中丞,从而设立了缩小版的御史台。”

“所以宸儿的意思是,想要我去找陛下要这御史中丞...”

“玄德公你是打算在朝中和曹孟德互喷么?”

“这...”

“玄德公你有不打算和曹孟德在许都厮杀到底,你要御史中丞干什么?

御史台并非是只有一个御史中丞的位置。

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宪台,玄德公要在自己还是豫州牧的时候要到一个属于御史台的位置。

最起码也要有御史台那弹劾的权利,也只有拿下了御史台的权利,玄德公才能不一直在许都耗费时光。

所以玄德公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官职和时间,一手握着豫州牧一手握着弹劾查访的权利。

这样玄德公就可以以此为名义巡视四方,豫州濒临荆州,当年豫州遭逢劫难。

荆州可是在其中占了大便宜的。

这虽然是荆州的运气好,也可以说明当初的刘景升当真是有不小的魅力。

只不过那不过就是刘表给天下人的一个错觉,如今荆州的局面已经陷入了瓶颈,越来越多的人看出来了刘景升他没有半点雄主之姿。

他们也在不断的观望着,寻找着这世间真正的雄主之才。

而玄德公你去了豫州,若是能够在豫州彻底打响自己的名声,那何尝不是能够从荆州反向拉拢诸多人才于手中。

而且那些人本就是远赴荆州,本就是有可趁之机的,这可是天赐的机缘。

若是你抓不住,那就真的是老天爷都要看不下去。”

刘宸说完之后发现半晌那刘备都没有回话,不由的抬起头来确实看到刘备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这一幕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然后屁股赶紧往一旁挪了挪。

“玄德...公?”

“咳咳...宸儿你继续就是,你说的这些话我都记住了,放心这一次我绝对不会胡来...”

“....嗯...”刘宸不知道这家伙这又是怎么了,只能无奈点了点头,“等到玄德公在豫州做到差不多了之后便是筹划离开的时候了。

不过相比较于雍州牧这种官职,其实我更希望玄德公能够抢到另一个位置,京师三独坐之中的司隶校尉之职。

也就是当年袁本初坐的位置。

司隶校尉嘛,它的职权是管理京师乃至周边或者说朝堂以及周边官员的。

大汉十三州又一部嘛,幽州,冀州,并州,兖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雍州,益州和交州。

京师及其周边的诸多郡县合称为司隶,也就是所谓的一部司州。

司隶校尉一共管辖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河东郡,弘农郡,河南尹,河内郡这些,一共八十八个县之多。

这些年呢,也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

司隶校尉负责的是京师及其周边的官员和军事监察,还有军事防务方面,可以说是权利极大。

因为他有兵权,而且辖区很大,尤其是东汉时期,所以哪怕是他的级别在九卿之下,但是论权利甚至在三公之上。

尚书令和御史台都有特权,那么司隶校尉系统作为和那两个同等的存在自然也得有一项特权的。

那就是可以当面指责三公及以下所有朝堂官员。

所以说,刚刚进入仕途的家伙都想当九卿,混了一段日子之后的家伙,则是想要当司隶校尉。

每每想到这里啊,小子都要感慨一番那袁本初的确是在袁家受宠啊,司隶校尉这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坐上去的。

为了这个位置便是袁家有四世三公的底子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哎...”刘备听到这里之后,也是忍不住的一声叹息,“当年那袁本初是司隶校尉的时候,备还在幽州..嗯当初我什么都不是。”

“京师三独坐代表着的不仅仅是皇权特许,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三个组成了在三公九卿之下的另一个制度。

尚书台制。

在越是混乱的时代,开府和尚书台制度越是重要。

正如那将军位一般,一个将军厉不厉害,并不是看他是重号将军还是杂号将军,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权利,或者说特权有没有。

玄德公以为自己得到了左将军?

这听上去是很不错的,特别唬人,但是这玩意既没有俸禄也没有实际权力,甚至最穷的时候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

可你若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但是被皇权特许了另一个权利那就完全不同了。

想来玄德公也知道小子说的是什么了。”

“开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