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谋阙 > 第118章 西土风起

谋阙 第118章 西土风起

作者:酒时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7:29 来源:笔趣阁

大雍齐运共十四年,定襄共三十五年,在这四十九年的时间里,东土如烈火烹油,列国征伐的大事记从未断歇,从九国到五国,再到吞并棠国、纳属桓樾,形成现今楔栾对峙的局面。

相比之下,西土则要安静得多,四十九年里只是少了一个沅国,偶有北炎犯境、南屿海患,但从未真正危及大雍山河。然而尽人皆知,西土必有大战,洛潇军备之储足以酿就东土也难以比拟的旷世之战。因为他们从未消耗,在沧海平波之中竞逐军备。

终于,定襄三十五年秋,洛潇打破了长期的对峙。

洛军夜渡沅水,太史瑜遣先锋“虎贲军”十二万,向玉泽城逼近。

当年沅国,南有王都金沧城,北有首富玉泽城,此北只是相对而言,玉泽城仍在沅水以南。而沅水以北尽是山野谷底、小城盘踞,“南富北贫”可见一斑。

玉泽城周边还有五大城,呈半环状将玉泽城围拢,此地之重要,就算不及赤珠城也相去不远。

与此同时,潇军以五十万兵力于沅水西部的长节汀北进五谷。石亭公中军拔营,这位潇国国师亲自挂帅。

《石亭公略》《石亭公策》享誉天下,但一切都在纸上,此前无人见过石亭公出手,这是扬名之战,亦是正名之战。

石亭公坐在一辆八**车上,上面铺着大猷最珍贵的貂裘,两面大旗,一面是“石”一面是“潇”,威风凛凛。

五十万兵齐进五谷,背后更有强大的六城援兵,他终于动了,虽然威猛骇人,但他终于动了。

洛军以赤珠城为心,五谷为臂,赤珠城仍由镇南将军坐镇,太史瑜则移帐中军,于五谷之地,与石亭公展开对弈。

……

八月,秋意渐浓。

古扬立在园内的水塘边,这半年他的变化很大,蓄起了胡须。古扬的胡子从上唇连到嘴角,又从嘴角顺延而下,不长但很浓密。

塘内鱼儿疾游,仿佛能感受到古扬的动作,他抓起鱼食一扬手,塘内便疯涌而动。

入夜,风扫青衫添来凉意,古扬的手指在袖子里搓动起来。

局无定势、水无常形,这天下没有机械一般的局,可以丝丝入扣、遵从本心。所以难的不是拟局,而是顺局。

古扬要做的事,牵连古之四族、动荡江湖八方、惊起大国朝堂,每一个“环”都充满了不可控,甚至只是自己意想中的环。所谋之人各自有其目的,将他们完整聚合便需要满足每一方的利益,此间之难不可想象。

眼前这袋鱼食虽大,但喂不饱所有的鱼,也只有那些能感受到动作的鱼才会心满意足吧。

密密麻麻、龙走蛇踞、天朗气清、深霾遍地。

步步虽凶、招招虽险,但还是走到了现在,是天佑他古扬还是古扬算透人心,忽而又显得不那么重要。

古扬一边思考,一边机械地撒起来鱼食,五颜六色的鱼儿把水塘映得鲜艳旖旎,透着难以言表的喜悦。

“主司,一部传来秘柬。”卫央蓦然来到古扬身后。

“讲。”

“沅水战事已起,虎奔军攻玉泽,石亭公尽遣主力齐发五谷,太史将军移帐应对。”

古扬耳朵一动转过身来,“晏平书,人在何处?”

“主司,尚未获知晏平书的踪迹,此人自从到了赤珠城便一直偃息,连太史将军都不曾接近过。”

古扬凝眉道:“告知一部,沅水战事不必再报,给我全力去查晏平书。”

“是!主司,我们又得到了……‘天火’的线索。”卫央吞吞吐吐,一副颇不自信的样子,这段时日他已向古扬四次汇报了“天火”的信息,次次都有差漏但他又不得不报,只因这个人太过重要。

天火虚实难测、替身颇多,他在市井、在江河、在山野,无处不在、无知本尊。

话说卫央也是苦涩,按照规矩不确定的谍报他不会上报,但天火一事,古扬明令上报。

见古扬一脸淡漠,卫央咽了咽道:“这次我们得到了时先生的帮助,真正的天火这条线也是综合了时先生的判断,今时入洛的应就是天火。”

“三生园那边情况如何?”

“天火入洛之前,西尧天晨、东方九万海已入三生园。”

古扬将鱼食全部抛飞,“备车。”

卫央忙道:“主司,近来三生园与我们关系紧张,其防卫颇是森密,一旦进入……”

“不,入宫,你去**司让龙先生把风逐柬送到骧府。”

“是!”

……

夜华初上,雾里青云,梧桐里。

骆百山与韩铸,曾经王仕子弟的两代标志人物。

雾里青云,好似就是在讲仕途,青云直上、云里雾里。过往每到年节或是思绪愁堵的时候,韩铸都会来这顶层的梧桐里坐一坐。对他而言,这里是一处独特的洞天,总能让他深陷过往,相比迷蒙前路,能沉溺过去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最起码在这里,韩铸所沉溺的东西很纯粹,当年就在此处,骆百山聚王仕、襄寒门,撰兴国之法、引铸世之道。

所以此时的韩铸分外感慨,坐在他面前的骆百山已不复曾经的一切,他的目光从凝定变成了犀利,隐约之间透着一股戾气,需要时刻撑持才能敛住。

这已不是他的那位老师,消匿了风骨、抹去了坦达,变得和很多人一样思绪如刀。

但他韩铸已管不了这些,当他将自己从过往拔出,便是无骨之伞、瘫软示人。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仿佛穷途看末路,你我仍是一路人。”

“老师所看到的只有穷途末路吗?不妨看看这头顶愁云,永夜难消、连绵千里,若是由它遮覆下去,无论如何狂奔都是末路窜逃罢了。”

骆百山目定韩铸,他看到了一种难耐的急切,这不是他所熟悉的韩铸。

韩铸其人,内敛含蓄、深沉老练,不难猜到古扬得知“一山一谷一燎原”与骆百山有着莫大的干系,而此时他非但隐去了那些还透出一种如遇救命稻草般的神态。

隐约间,骆百山觉到了韩铸所承之重,那应是纵百死犹不悔的坚定。

韩铸微微站起,“曾几何时,吾辈偕行,不惧疾风、不避劲草。再看今日,一家蒙昧,王辇不趋,他以参天之帷幕遮去朝堂千万语,人心算尽终要误己,老师冷冽不似从前,何必再受那裹挟之苦。”

骆百山淡漠道:“这朝堂变了万千,惟独于你而言不曾有变。”

“老师此言何意?”

“韩大人不是不能动,而是不妄动,你在这朝堂中积累了多少,自己细思恐也要吓一跳吧。”

四目相对,好似曾经无数个瞬间那般的心意相通,不过这是第一次,他们察觉到了对方眼中一闪而逝东西——

交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