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谋阙 > 第200章 焚甲而御

谋阙 第200章 焚甲而御

作者:酒时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7:29 来源:笔趣阁

牧遥缜密不足、行事粗糙,从前不知做了多少不过脑的事,但他的胆子一直有量,时而天不怕地不怕,这不是好事但有的时候也未必是坏事。

西煞宫请牧遥到地宫避难,却被他拒绝了。圣翎城各处旌旗烈烈,牧遥动用了所有力量守护王都,禁军自不必说,各府守兵甚至家丁都被一一数了出来,随后又在城中募壮丁。

短短三日竟凑了一支近二十万的军队,很多人没有上过战场,弼兵司开武库,装备却是极为精良。圣翎城北城门撘立守城器械,静待红衣铁骑。

大猷力有不逮,虽然北炎战力大减,但仍向圣翎城奔来,因为此时翎国东境也已危在旦夕。

战事一开到现在,董中燎足足守了十五日,翎国北境军阵亡过半,加上满营伤病,战力不足两成,不得已只能选择与太史瑜汇合,用残余兵马共同防御圣翎城西线。

太史瑜也好不到哪里去,底子虽厚但面对的攻击也是成倍,守御之阵已经退到圣翎城西北不足百里,此线若塌,栾国不需一日便将彻底占据王都。

这一夜至关重要,它有可能是翎国的最后一夜。

太史瑜和董中燎,两个齐名半生的人很少坐在一起。

帐门寒星点点、雪花碎碎片片,不知风从何处刮来,帐内青灯摇曳不定。静谧安定,仿佛这是和平之夜,温酒炖肉的好时候。

董中燎擦拭着天火长缨,太史瑜则负手看着后壁的地图,任谁都知道,这是孟三变一击制敌前的最后休整,他不仅要踏过这道防线,还要打穿圣翎城。

“阵绝太史、瑜耀赤珠,在下研究过护国公的手法。只是当下来说,我军已无布阵空间,况且你的阵法孟三变已见了多次,明日之防可能是最后一防,还希望护国公能放开些思路。”

太史瑜转过身来,“你行龟甲还不是照样被破,人外有人,孟三变行兵之透彻,你我都不曾遇过。我可以改换思路,但前提是你有更好的办法。”

“护国公贵人多忘……”

“你少阴阳怪气,有话直说。”

董中燎笑了笑,“董某时常想起,你我上次相见,这一算恐要两双手了。”

太史瑜微微一滞,上次?似乎还是百年来雪最大的一个冬天,人马难行,虎狼四伏,他率队往青霄峰下运送物资。算一算,真的快二十年了。

一些不再明晰的记忆涌上心头,那夜仿佛就如今夜,雪花就是现在的样子,二人围炉,惟一不同于现在的就是有两壶温酒。

谈了一些话,喝了一些酒,当然算不得投契,不然太史瑜也不会如此健忘了。甚至隐约记得他们那时还产生了分歧,这二人都是摆阵的行家、防御的大者,分歧自然就在防御之阵。

“董某当时说,兵若困隅,其力在境。护国公认为阵法可大可小、可收可放,一隅有一隅的阵法,一界有一界的洞天。最后硬撑着喝完壶中酒,说了一席困顿疲倦的话便离在下而去了。”

太史瑜眉目一挑,董中燎所言不虚,只是当年二十多岁的他哪里是现在的心境,扼着自身所笃便以为是无上真章,岂容外人随意评判。况且,你守你的道,我怀我的法,毫不冲突又何必要争个面红耳赤。

不过现在听来,董中燎此言必有深意。

“董某识趣,当时有些话并未说完,今夜想与护国公仔细说说。”

“你且说来,纵然抨击也是无妨。”

董中燎微微摇头放下长缨,“当年董某囿于境,护国公执于阵,所谓境,山势地形、草木河塘,任何所在都是一种境。你我都没有错,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将阵与境结合起来?”

太史瑜心有所思,“莫说空虚之理,就以当下而言。”

“今夜西风骤烈,南方从无暴雪,借这股西风,不如送一把火。”

“火从何来?”

“焚甲。”

太史瑜陡然皱眉,以董中燎的造诣绝不可能卸甲囤山烧上一把火,那连一个时辰都阻不了,“你的意思是,把兵马之阵变为烈火之阵,阵不变,境以幻。”

董中燎连连点头,“不愧是大行家,一语中的。”

“可这是穷途御法,即便能撑上一段时日,后续无丝毫战力,只有被碾压。”

董中燎苦笑道:“自从栾国北炎齐攻而来,每一步都是穷途,你我何尝不是农夫一般看天吃饭,阴风冷雨我们说了不算,只求度过一日再度过一日,以期有所收成。”

太史瑜凝定半晌,此话不假,两股骇然的力量同时压来,他们一直被动挨打,过着多拖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更何况对一个深谙防御的人来说,四立无援的情况下总会有打完的一刻,甲成气焰总比埋于黄土要好。

没有太史瑜,便没有火焰之阵,没有董中燎,便没有阵之火焰,这两个当年互有不服的人,平生第一次联起手来。想必那隆冬之火,经天纬地如孟三变也难以料到吧,人之阵与火之阵,天壤之别。

不求驱离栾军,只愿这火烧得更狂烈一些,即便最终烧毁了翎羽,那也是所能做到的最强一搏了。

“就依此法!”太史瑜双腮一定。

不过转瞬间,他又以从未有过的沉定之色盯向了董中燎,直让董中燎眉目炯烈内心诧然,“董将军,你我皆不知孟三变的变数,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夜,太史瑜一直有一疑问,不知董将军能否一答。”

单是那“太史瑜”三字便让董中燎觉得事非凡俗,“不知是何疑问?”

太史瑜凝道:“世事多有不解,但总能相顾左右而窥一二,惟有古扬不动一兵一卒说服你那燎国归附翎国之事,董将军是如何被他打动的?”

董中燎半晌无言,因为无论自己说什么,在太史瑜眼中都会是一种搪塞,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国与国的惊世大事。而且在太史瑜面前,理想抱负都不可言,牵连羁绊亦不可信。

到头来,他也只能说:“论兵力,打不过翎国,论个人,我也打不过他。”

太史瑜哈哈大笑,直让那青灯又闪烁了几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