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谋阙 > 第二十九章 覆匾之耻

谋阙 第二十九章 覆匾之耻

作者:酒时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7:29 来源:笔趣阁

雍古三关,历代大雍皇帝把持最严的秘密,终于被撬开了。

与之一同揭开的,是一个“死匠”队伍。

死匠是匠人中的死士,岁月更迭,只维持三十余人,自从走进烟云山脉,便注定埋骨于此。

雍古三关千年之前便已成形,这三十余人并非做着开山破石之事,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掩饰。或布迷惑石阵,或修草木叠翠,或驱凶悍猛兽,必要时连误入的山民都要杀掉。所以,开此三关并非劳军伤财的举国工事,而是拨开云雾得见洞天。

但当东方四国即将把雍古三关全线疏通之时,他们的头顶却出现——

浓烈的漆黑烟障。

雍古三关并非直道,起伏蜿蜒处颇多,这黑障一悬、遮天蔽日,昼夜无甚区别,开路将士只好原地待工。

消息传到四国王庭,很快,四路博闻善材者便抵达黑障。并未花去多少时间,四路人马也无争议,一致认为此为伏渊地障,其主要材料为伏笼草、天南根。

四国自然明白这是西方的阻隔之术,虽有延误但还不至于乱了阵脚,各国太医、民间能人异士潜心研制驱散这伏渊地障的配方。

开关拖延已难避免,所有计划只好滞后,四**队依然驻扎各地,只派出一支万人队伍分别驻守三关。未通之地约有百里,加之尽处黑暗,绝非军马可行。

雍天关,这日艳阳高照,近千开路军士匠工已在此滞了十日,整日百无聊赖,或在石上晒着太阳,或在丛中闭眼小憩,时有好奇者走入黑障的浓郁之地,不多时便退了回来。

忽然,有些强劲的风刮了起来,这劲头像秋风如寒风,让人不由几分凛然。

风起之后,竟还伴着悉悉索索的杂乱细声。那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是从黑障的另一侧传来。

渐渐地,有如千军万马行驰在黑暗之中,彰着骇人的速度。军士们立时警戒起来,同时也惊奇得无以复加。

眼前澄明世界,正午骄阳似火,但那黑障之内伸手不见五指,又是障碍连连,怎会有军马风行?

轰——轰——轰——

哒——哒——哒——

骤烈的声音让人不觉后退,但军士们刚撤开百余丈,平生从未见过的景象暴现而出。可怕的视觉冲击,足以成为一生的噩梦,只是所有人都没有了做梦的机会。

呼呼呼!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腥红大旗,旗上镶着虎豹颅骨,空洞的眼眶好似两个腥烈的漩涡,望之一眼便好似被吸附其中!

这赫然是一位——

千兽师!

“驭兽族!天啊!是驭兽族!”

“快快通报!放风哨!”

“战角!快鸣战角!”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黑暗阻的了兵马,但阻不了虎狼!

太快了!

千兽师驭下的虎狼战队透着骇人的勃发,四**士连丢盔弃甲的时间都没有。

几万、十几万兽军,已没人知道,它们一路踏过,便没有一个活口。

更骇的是,前路不但光明,而且通畅。

雍天关、雍地关、雍人关的景象颇为相似,九成的关道已被开辟,驭兽族展现出更为狂暴的行进速度!

四国各地驻军岂止百万,但都尚在静待三关开启,秣马厉兵准备突进西土。

若说防备,更多的是潇国阻碍开关的一些手脚,四国根本不相信对面的潇国有实力主动出击。至于驭兽族,甚至不在很多谋士的考量中,雍平道一开,整个潇国都在担忧驭兽族突袭。除非牧野发疯,不然怎么可能让驭兽大军横穿潇国抵达雍古三关?

但一些看得更远的谋士,并非彻底排除了这种可能,只是对面潇国如何找得到准确贯通三关的通道?

而此局的帷幄者,那些有如柴珠一般的绝顶谋士,恰恰忽略了这种可能。

雍古三关的开启,非计中之计,而是“计外之计”,自始至终未有丝毫指向三关开启,帷幄者可行可不行、可此时行可他时行。没有雍古三关,此计依旧完整。

雍天关通樾国,雍地关、雍人关通桓国,虎狼之师长驱直入,如一片漆黑的海浪翻滚而来!

直至此时,两国的驻军方才得到军报,不同于北炎,樾、桓两国没有丝毫与驭兽族战斗的经验,更不知道一旦破开口子驭兽族无与伦比的冲击。

驻军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虎狼虽快,但耐力不足,长途奔袭必将被战马追上,但这支兽师的强悍远远超出两国将帅的认知,它们一直奇快,似是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循着兽师,两国驻军渐渐骇然无极,将帅无不狂汗如浆,这般下去,恐是诛十族都不能弥补的天大过失。

因为这支兽师一路向西,目的赫然是王都!

两国王都皆处一国偏西之地,各自只有五万禁军。

两日后,悚然天下的消息四处传开。

总计十五万兽师侵入两国王都,两国之主狼狈东逃,宫中财宝被大肆掠夺,两块悬在朝议大殿上的金匾也被掠走。兽师将金匾拴在队伍之后,一路在烟尘中翻覆跌宕,拉出两条极长极长的耻辱轨迹。

此事发生在定襄三十年,时人称为“覆匾之耻”。

整个大雍陷入一片沉暗,这是千年不曾有的奇耻,东原西渚、南屿北炎,从来都是大雍眼中的外夷,是前来朝拜的臣属。而今,他们竟能深入大雍腹地,掠夺重宝、挑战威严。

直至此时,更多人才真正清醒过来,大雍早已千疮百孔,眼前的七国或者说六国的强壮兵马都只是表象,他们可以赢得彼此,但再也挽不回大雍的尊严。

牧火城中,那位金銮之上的大雍皇帝,一边看着仙师驱妖除魔,一边咀嚼着此间利弊。桓樾的灾祸,四国局势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孕育着新一轮的吞并,无疑会减轻牧火城的压力。

可片刻之后,大雍皇帝突然挥倒了所有酒器,更把桌子掀飞而起!

一草一木、一寸一尺,都是大雍的山河呀!这是十八位先帝的基业啊!

外夷入侵、天下动荡已然足以让人扼腕愧天。

但比这更可怕的是,大雍皇帝怎会生出轻松之情、怎会如释重负?!

他的双目忽地茫然,走起路来踉踉跄跄,他打翻了那仙家祭坛,揪住一位仙家的长发,一只脚踩住那人的头颅。

他像疯了一样,开始数着那发丝,数出一缕便狠狠拽起,蓄着弯弓举锤一般的力量,带起一块块血淋淋的头皮……

一座高有百余丈的山,山顶像被刀割一样,呈现出一大块平整之地,地上建着一排排屋舍,看上去像一个规模较大的私塾。

一老一青站在山边俯望。

“老六,你觉得老八输在何处?”

“老师,弟子觉得老八并未输,此局至此,不排除这是某些东土之人想看到的局面。”

“谋者,不应以未料之料而衍生计谋,不应将势就势而觉尽在掌握,此局至此定然有人欣然,但非出自己谋,已然先手尽失。”

“老师教导的是,是老八低估了牧野的魄力。”

“非也,此为西土强谋之作,这么多年角逐东土,可能我们都忽略了西方也是一个浩大的乾坤。”

“我此次去西土,您可有什么话嘱托老八?”

“速回阁,若他觉得天珠门才是归属,那就回到天珠门。”

“老师,十年前排位时将他置于末位,只因棋差一招,他耿怀多年,再者天珠门江湖势力丰厚,让他回阁,恐怕……”

“老六,人之所以心安,并非看透眼前,而是明了今后。尽你之力,莫摇心志,生生死死,莫怀己疚。”

“生生死死,莫怀己疚”,听到这八字,青年忽然动容,他刚想追问,老者已转身决然。

烟云山脉的众多民道从未如此忙碌,一封封信笺、一道道谍柬传到了洛王宫、传到了各大东方贵胄。

此次温酒入画,桓樾的王公卿贵不在少数,这等骇天悚地的消息传来,立时抱作一团,聚于宫前合力上书,请开官道天剑阁速返东土。

仍是那座富丽堂皇的酒楼,柴珠再一次出现在牧青鸢面前。

“平宇十九年,东原八部聚首,八万火车借力东风破东境边防,高皇帝挥师亲征,耗时两年方有东原千年无患,也正是那次亲征,高皇帝伤寒加剧。大雍山川不容外夷之足,大雍湖海不沉外夷之骨,此为高皇帝之训。”

“再看当下大雍,驭兽族可横穿潇国,千里之土无一人阻,劫财拖匾践踏大雍尊严。扼守三关,一把利剑置于大雍心脏,从此阻东御西,于我大雍浩土,威胁亿万子民,亵渎我十九世先皇之基业!”

牧青鸢虽知柴珠目的不纯粹,但此番言语却字字戳中她的内心,无论谋者心怀怎样的鬼胎,大雍之辱是不争的事实。而大雍之辱,最耻的便是皇室了。

她的内心一片冰寒,面庞却有些发热,“潇王先开雍平道,后通雍古三关,大雍之土或许早已分文不值。”

“殿下,此为崇烟阁秘柬,引兽东土乃潇洛二国合谋之局。”

牧青鸢并不接那秘柬,她知道毫无意义,“谋事,本宫不懂,还是说说你此来何事吧。”

“此柬另有秘事,关乎,翎王殿下。”

只那“翎”字一出,牧青鸢便已按捺不住,她强忍着面目搐动,但那双手已不自觉夺过秘柬。

浏览之后,牧青鸢的脸上现出强烈的惊骇,“古、古扬是持着翎王令之人?”

“正是!”

“翎王殿下之愿悉数托于古扬,以翎王殿下的眼光,这古扬纵然不能振兴大雍,也必是可以护佑牧火城之人。”

“柴先生以为应当如何?”

“以洛王性情,此事决不可传入王宫,温酒入画之后,天剑阁必会开启,殿下或可考虑将此人带到东土,期间任何难处,在下定竭力相助。”

“但只凭这一张秘柬,让本宫何以断定?”

“殿下可还记得年前刺杀一事,若非这古扬力保太子殿下,我大雍天威恐遭未有之殇。他救下太子之后不与王宫,公然与洛王作对,单是此举足以说明他与大雍皇族的牵连,此为匡扶之人。”

牧青鸢微凝,她的思绪不由回到与古扬的初次见面,以及那隔幕的心领神会。

“殿下可将古扬传唤清角园,定知此间真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