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庞统重伤前的战斗(二)

...

刘备摆了摆手,吩咐下人给魏延添置了一个桌案。

他的态度很明显了,这次的事情他已经打算轻拿轻放,并不打算以战败之事惩治魏延。

然而对于魏延来说,他虽然已经知道刘备不打算追究自己的罪责,但是他的内心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此事绝不能就这样轻轻揭过去,因为...

他代表的是江宁!

所以他一脸正色,开口道:“主公...延不明敌情,误中埋伏,导致大军惨败,此乃延之罪,无可辩也!”

“主公仁德,不欲取某性命,但是若连责罚都没有,今后某要如何领兵?”

“还望主公...责罚!”

听了这话,刘备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魏延的话并没有错,上行下效,若是魏延此次大败都能轻轻揭过,那以后有将领违抗军令,打了败仗,他要如何处置?

所以罚肯定是要罚的!

不过...

魏延乃是江宁的亲信,惩治他的话,江宁会如何想?

刘备此时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稚嫩的脸庞,真要惩治魏延吗?

多少要给他个面子啊...

要知道,就是这个稚嫩的少年,以一己之力帮他打下了整个荆州基业!

真的是...难以抉择啊!

就在刘备犹豫不决的时候,庞统此刻站了出来,帮刘备解了围,他开口道:“文长虽战败,但是却亲手杀了邓贤,虽有罪,此功却足以抵之!”

“至于惩治嘛...此次不若权且记下,下次和益州军交手,文长务必尽心尽力,以求将功赎罪尔!”

庞统的这番话不偏不倚,不仅肯定了魏延的功过,更是给了刘备一个解决方法,帮两人都找了一个台阶,场上的气氛也因此缓和了下来。

此事作罢,刘备也放下了心,等他他回到上手坐定,就开口向庞统问道:“士元...刘益州已然派大军前来围剿我等,身后曹操、张鲁又在一侧虎视眈眈,现如今我等...且为之奈何?”

只见庞统不急不缓,眼神却是泛起一丝坚定。

“此事主公倒是勿忧,文长之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哦?!士元此话何解?”

“前些时日,我等还在为攻打益州寻找借口,眼下刘璋的率先发难,却是为我们攻打益州提供了相当好的理由!”

“刘季玉请主公帮忙防备张鲁,卫我大汉疆土,但是他却擅自撕约背盟,在背后偷袭我军,此为罪一也!

攻打张鲁之时,刘璋不仅不提供支援,反而克扣我军粮草、军械,此为罪二也!

主公和他刘季玉同为汉室宗亲,然则他却不顾同宗之谊,妄图围杀主公至此,此为罪三也!”

“有此三罪,我等便可借此事向天下人昭告,攻伐刘季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是为了麾下战死的将士,兴仁义之师以讨不仁!”

“如此,便可堵天下悠悠众口!”

听着庞统的话,刘备眼神也愈发明亮,不过随即又暗淡了下来。

“士元所说甚善,然则对眼前局势却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益州...依旧难以拿下!”

“难以拿下?”庞统戏谑的笑了一声,开口道:“益州地险城高,统却是无法反驳,不过若说难以拿下,倒是有些高看他们了!”

“不说我军将士本就凶悍,文长、汉升、子龙亦有万夫不当之勇,再加上子奕送来的这批装备,统实不知...益州要拿什么来阻挡我大军前进的脚步!”

说到这,庞统环顾了下首的这些将士们,而后坚定的开口道:“主公明鉴,某有一计,定可早早拿下雒城!”

“哦?军师早有定计?何不快快道来?”

庞统捏了捏下巴上的胡须,看着神色焦急的刘备,他也没有太过卖关子,开口道:“我军要想打成都,雒城却是避无可避的一座重城,而要想拿下雒城,一味强攻是不行的!”

“除去前些日子大战损耗的将士,我军还有三万余人,这里面甚至还有一些是之前高沛、杨怀手下将士,在兵力上就不允许我等强攻雒城,所以...”

“只能智取!”

“唔?”刘备轻咦了一声,不解的看着庞统,“智取?要如何智取?”

“无非便是诱敌之计尔!”

“想把雒城的守军引诱出来,必须保证刘璋派来的其他各路兵马都无法调集,只有此等情况,方能诱出雒城守军,因此便有两种方法可供主公选择!”

“其一,葭萌关和白水关乃是我军后方重中之重,刘璋不可能不派兵前去围剿,我们可以借此为突破口,将围剿霍将军的这批人马给尽数包围,诱雒城兵马出城来救!”

“其二、我等可以派一队兵马,作为诱敌之兵,只要这个诱饵足够大,不愁雒城人马不出城!而这个诱饵之地...有两个!”

“一个是绵竹,一个便是涪县!”

“从葭萌关到涪县,我们可以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不同的营垒,借以迷惑守军,让守军难以看出我等兵力虚实,示敌以弱,而后闪击这两地,一旦这两地有失,雒城兵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庞统说完,刘备也陷入了深思!

庞统的计策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围魏救赵的变式罢了!

而且...姑且不论计策如何,不管怎么样,涪县和绵竹都是必须要打下的,倒也谈不上诱饵不诱饵。

“唔...”刘备对自家军师的计策倒是没有太多怀疑,他开口道:“士元之计,甚是中肯,不过...”

“以我等兵力,反包围葭萌关和白水关的那些益州兵马,是不是有些难了...”

庞统讪然一笑,眼睛瞥向了刘备,开口道:“那主公便是选取统的第二条计策了?”

“嗯?!”

刘备哪里还不明白,这是庞统故意为之,看似有两个计策可以供他选择,实则只给他留下了一条路,那就是攻打涪县和绵竹!

反包围白水关和葭萌关的益州兵马?

若非五倍于敌,怎么敢开口的啊!

幸亏自己看出来了这里面的蹊跷之处...

刘备此时也不由得无奈了,他不明白为何庞统会跟他开这样的玩笑,莫非这是自家军师的考验?

那...

这考验属实有些无聊了!

这时他却仿佛想到了什么,眼睛紧紧地盯着庞统。

他...终于知道庞统为何会说这个废话了。

因为...

霍峻!

霍峻是他亲自建议庞统去守卫葭萌关的,而且只留下了八百人!

那么一旦他刘备选用了第二条计策,就代表着他让霍峻独自面对着包围葭萌关的那些敌军!

而且按照庞统所说,自葭萌关和涪县,一路之上化整为零,多设营垒,那么...就代表着一旦葭萌关被围,自己这些兵马短时间内甚至不可能回去支援!

“呼...”刘备长呼了一口气,看庞统的眼神也愈发凝重,这是把选择权交给了自己啊!

“士元所说,备已知晓!”

“备...信任霍将军!”

刘备此言一处,庞统眼里不由得焕发出一阵精光。

主公明白了!

果然...能够在乱世称王称霸,吸引一众能臣武将追随的人,又怎么可能听不懂自己的潜台词?

又怎么可能...

没有一点魄力!

计策已然定下,众将便分拨兵马,准备前往涪城。

......

却说冷苞这边,他埋伏魏延不成反被黄忠逼退,于是带领手下将士和张任汇合,一起退回了雒城。

两人见邓贤久久未归,便派兵去寻,然而当他们得知邓贤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之时,二人脸上不由得漏出了一丝惊骇之色。

要知道,在冷苞和张任眼里,此乃必杀之局,被魏延逃掉也就罢了,居然还能折了邓贤?!

冷苞身上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要知道,他和邓贤的武艺,其实不相上下,魏延能够杀了邓贤,岂不是说...

若不是那日魏延马失前蹄,恐怕自己也...

或者...

若是自己和邓贤交换一下位置...

一想到这,冷苞的后背都在一阵阵发凉。

“张将军,而今我等虽然杀了魏延麾下三千余将士,但是论损失,其实比之魏延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我们还折了邓将军...”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做?”

此时张任还沉浸在邓贤身死的震惊中,猛然听到冷苞的询问,他也愣了一下。

略作思索,他开口道:“论兵将,荆州之兵却是不可小觑,比之我等麾下亦是不遑多让,野战...倒是颇为凶险!”

“所以...我等接下来要做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守!”

“刘备远道而来,粮草、军械补给必定不足,事实上,他们比我们更迫切的想要硬碰硬的战斗!”

“只要我们能拖住他刘玄德一年...”

“唔......一年不成,那就三年五年,任就不信,这刘玄德还能凭空变出粮食和兵马不成?!”

然而这话冷苞却并不赞同。

“守?!”

“若是只守不攻的话...岂非堕了我益州军的威名,若是传扬出去,岂非说我们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

听了这话,张任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那冷将军便自己带兵去进攻刘备吧,某便在雒城为将军祈祷,祝愿将军早日拿下刘玄德大军,凯旋归来!”

“只希望到时候,冷将军不要被那魏文长或者是黄汉升一刀斩于马下才好!”

这一番冷嘲热讽,却是把冷苞那急切的性子给浇熄了。

见冷苞有些信了,张任皱着眉头,继续开口道:“不仅我们要守,涪县和绵竹也要守!”

“除去攻打葭萌关的扶禁、向存将军,我们还需要立刻派人通知驻扎在涪县的刘璝、吴懿以及驻扎在绵竹的李严、费观,告诉他们...最好不要轻易选择出击!”

张任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听!

刘璋派他们这些人,主要是驻扎在交通要塞以拒刘备,谁让你张任私自行动了?

更何况,你张任打不过的,不代表我们打不过,是不是有些太小看人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这个心思。

不过有一个人肯定是这样想的,那人便是...

李严!

李严这人就很有意思,史书上对此人的描述很多。

总结来看,有八个字倒是很符合他,那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正史上记载,当刘备身死,诸葛亮和李严便成为了蜀汉政权里的一号和二号人物,但是这两人的地位却是不可同日耳语!

一个镇守在永安,负责防备东吴;一个被安排在成都,负责辅佐刘禅。

哪怕三岁幼童都知道,这两人很明显有着不同的地位。

但是李严干了什么呢?

好家伙,他为了找“存在感”,居然向朝廷请求把巴中、巴东、巴西、江阳、涪陵五郡设置为巴州,他要做巴州牧!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和诸葛亮平起平坐!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同意?

然后这家伙又开始搞事情,他居然写信劝诸葛亮加九锡进爵称王,你以为这是李严在讨好诸葛亮吗?

其实不然,这家伙用心相当险恶!

要知道,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的礼遇表示。

九锡对汉朝有着特别的政治意义,前有王莽,后有曹操、孙权都是乱臣贼子。李严这么做就是在怂恿诸葛亮效仿他们,要是诸葛亮这么做,那么作为同为托孤大臣的自己,迟早也可以加九锡了。

没想到,诸葛亮对于“加九锡”的行为毫无兴趣,不仅拒绝李严的一片“好意”,还写信说道:“如果能灭掉曹魏,杀死曹睿,陛下能够重回故都,我可以与各位同僚一齐外迁,即使是十命也可接受,何况于九锡呢!”

诸葛亮的这些话,无疑使李严的美梦再次破碎。

光看这两件事,就知道李严绝对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而且李严和张任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再加上李严的武力值也并不低,可想而知,张任的这个善意的“提醒”,根本没被李严看上!

而李严的自大也导致了绵竹的直接丢失!

至于涪县?

早在刘备大军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吴懿见状不妙就弃关投降了!

刘璝倒是有些气节,他倒是不愿意投降刘备,带着他的兵马早早就往雒城退去。

刘备得到了吴懿的兵马和粮草,也大大缓解了他粮草不足的窘境。

而眼下驻守涪城的,总共有两万兵马,除了吴懿麾下的一万士兵,剩下的一万则由刘备和张飞率领。

至于魏延、黄忠和庞统三人,他们则带着剩下的士兵埋伏在绵竹附近。

他们已经准备好,给驻扎在绵竹的李严和费观送上一份大大的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