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 > 第三百六十一章 针对百官的布局

...

没走两步,江宁似乎听到了一些人说话的声音,循着这响动,他慢慢迈步过去。

“费大人,你现在可是军师眼前的红人,你可一定要帮我们啊!”

“就是就是,费大人,昨日一战,那些乱党可是把我们家祸害的不轻啊...”

“还请费大人务必跟军师大人美言几句!”

“......”

感受到里面的嘈杂,江宁清了清嗓子,咳嗽了一声。

“诸位都到齐了?”

百官们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霎时就安静了,而后齐齐回头,当看到来人是江宁后,他们一齐抱拳道:“拜见军师!”

江宁摆了摆手。

“这些繁文缛节就不必了,昨日的动静各位恐怕也都知晓,世家作乱,反贼谋逆,一夜之间,江陵城千疮百孔!不仅如此,乱党猖獗,有些大臣也牵连其中,房屋焚毁、家卷伤亡,此亦是宁不愿看到的!”

“主公派宁总督江陵大小诸事、假节钺,有临机专断之权,结果江陵却遭此大难,连累了诸位...宁甚惭之!”

“所以,诸位有何损失,皆可于此处报给宁,待宁登记造册,派人勘察之后,必定给予各位大臣一定的补偿...”

听到这话,这些大臣们顿时喜笑颜开,他们本来是颇有些怨言的。

要知道,昨夜乱党作祟,那些有着自保能力的世家大族倒是还好,一些清廉的官员家中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手段,只能紧闭大门,祈祷那些乱党不要对他们下手,不过饶是如此,依旧有许多官员府中遭了殃,钱财被洗劫一空也就罢了,更有甚者,甚至出现了伤亡!

今天一早,他们本以为事态已经平息了,自己可以清理打扫被乱党破坏的家,结果却在此时突然得到江宁的诏令,命令他们一大早就要赶到城主府,而且是刻不容缓,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这让他们如何没有怨言?

不过江宁现在的这番举措,倒是让他们的怨言瞬间消弭于无形,既然是为了给自己补偿,那来就来吧,也没什么好说的。

只有马良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站在眼前眉宇间面带微笑的江宁,他的心头不由得一寒。

这些官员可能对江宁的了解并不是太深,但是自家幼弟却是一直跟随在江宁身边,马谡平时的书信再加上自己对江宁的的了解,马良坚信,江宁此举绝对不会是无的放失!

只是补偿各位大臣的话,又何必把他们都召集过来?

还是在战乱的第二天一早就把这些人召集过来?

这不合理!

所以,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他要对这些大臣们动手!

若是此次召集群臣的目的,真的是他马良想的那样...那就太可怕了啊!

结果,江宁的一番作为,却是印证了马良心中所想。

只见他吩咐下人搬来了一个桌桉,并且留下了一个记录的文官,让昨夜家中有所损失的官员每个人皆上前汇报,整理记录成册。

若说只是这样倒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随后江宁却派遣部队亲自到各位大臣府中查勘!

这就要出事了啊!

往往平息叛乱之后,上位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安稳,以最快时间平息事态才是最重要的,又怎么会去查抄官员府邸?

还是全部的官员?

这不合理!

但是江宁现在却借着这个由头扣押了江陵城内所有的大小官员,以派人勘验官员损失为由,派出兵马上门,那么至于是查勘,还是查抄,谁又能说的准呢?

场上这些官员也不是傻子,或者说,是傻子的话也当不了官,早就被啃得渣渣都不剩了。他们也都琢磨出来了点这里面的门道,江宁这是...要出手对付他们了啊!

于是有的官员果断来到江宁面前,自述家中并无财物损失,请求回去安抚妻儿老小,然而江宁却并没有理会,而是笑呵呵的将其挡了回去,用的理由和借口也相当蹩脚,只说待查勘完这些官员损失之后,晚间一齐设宴,款待各位大臣,所以先在此处稍待片刻。

这些人哪能不慌?可以说,在场的官员十个有九个屁股都是不干净的,不说贪污受贿,只说这次赈灾中的吃拿卡要,按照律法,他们这些人早就已经死上多少次了!

更有一些官员所犯下的事情,比这个还要见不得人...

所以,真要是让江宁这样搞,恐怕是要出事情的啊!

于是一个、两个、三个...最后甚至数十个官员集体向江宁请辞!看其样子,似乎是要仗着人多强行威胁江宁!

“各位...这是什么意思啊?!”

看到江宁语气不善,许多人被这气势所迫,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但是退归退,该说的却是必须要说,不然被江宁发现了端倪,左右自己也逃不过一死,死自己一个也就罢了,但是他们担心的是,全家可能都因此被连累。

于是有人硬着头皮往前走了一步,跟江宁行了一个大礼,开口道:“军师美意,我等愧领!不过昨日反贼作乱,幸得军师运筹帷幄,才能将事态平息,但是家中妻儿依旧惶惶不安,此时正是需要微臣的时候,所以...臣斗胆请求军师放臣归去...”

“哦?!”

“你们也都是如此想的?”

“请军师体察!”

江宁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领头之人身边,看着跪着的这人,正是当初刘表麾下治中邓义!

再往后看去,跪下的人里还有别驾刘先、曾经的刘表立学官綦母闿、从事中郎韩嵩,甚至还有一些武将赫然在列...

“宁...并非强制把你们留在这,你们这是做什么,莫非以为宁要监禁你们?这次宁要统计各位大臣的损失,为了避免有人瞒报多报,所以才一早就把诸位喊来,既然各位大臣家中并未受损,且自行离去便是!”

“不过走之前,跟宁报备一声也就是了!”

听到这话,邓义、刘先等人喜出望外,略告了辞便起身打算离去,有些官员见状,也纷纷起身,打算跟着一起离去,对于这些离去的官员,江宁并没有阻止,而是面无表情的站在那,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幕的发生。

马良看到这一幕,眼神中也漏出了一丝疑惑,这里面的疑点太多了啊!

首先是江宁的推脱借口,简直敷衍到极致,几乎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江宁是打算强行留他们在此,所以他们才会集体请辞,法不责众,就算是你江宁,也没办法忽视这么多官员的诉求吧!

然而江宁就真的这样妥协了?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他马良是不信的...

若是故意为之,于情理上这也说不过...

嗯?

马良似乎想到了什么,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若是江宁故意为之的话,这就代表着...

卧...槽!

马良勐地抬头,看向了跪在江宁面前的那些大臣们,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

“季常不打算回去?”

突然的一声问话,也打断了马良的沉思,他转过身来,看向了开口之人,那人正是蒋琬,蒋公琰。

马良心生疑惑,此人和自己似乎交集并不多,为何会突然和自己攀谈?

出于谨慎,马良并没有多说什么,略斟酌了一下,他开口道:“蒋公说笑了,良是贪嘴之人,军师不是要设下宴席嘛,眼下可是战乱之时,多吃一顿官家饭,家中便可多节省一些...”

“哦?是么?”此时蒋琬跪坐在马良旁边,一双眼睛略有深意的盯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他轻笑道:“荆州马家,家大业大,莫非还在乎官家这一顿两顿?”

马良面无表情,似乎看不出息怒,开口道:“能省则省,若想家族绵延兴旺,开源节流,不外如是!”

“哈哈哈,马家五常,白眉最良,果然名不虚传!”

“那蒋公为何不回去?”

“我?”听到马良的反问,蒋琬朗声笑道:“我家米粮其实也不多啊...”

马良白了蒋琬一眼,而后眼神又聚集在了面前的那人身上,他本以为这些官员的集体请辞可能会让那人有所忌惮,却没想到那人答应的如此痛快,甚至根本不带犹豫的。

是妥协了吗?

怎么可能?

马良也是看到江宁眼神中的凶意才想明白这一手的厉害之处,老实说,江宁说是查勘,但是其实大家内心都明白,不过是为了抓住这些人的“辫子”罢了!

那么内心有鬼的人,必然会着急回府!

这样一来,江宁根本不用做什么,只需要一个名册、一个命令,就把这些人给筛选出来了!不然这百八十个官员,江宁要筛查到什么时候?

或许有的官员会觉得,自己贪污受贿、克扣赈灾银两,不管哪一项拿出来皆是死罪,若是被查处出来,免不了断头台上走一遭,回去不是正常吗?

不!

江宁难道不知道这次赈灾会有官员在其中上下其手吗?

他十分清楚!

但是为何之前赈灾的时候他不提?

很简单的道理!

因为他也默认了官场里面的这个潜规则,你贪污可以,只要你办实事,他就不会太多管!

他要查的,乃是和昨日反叛有勾结的那批官员!

马良佩服江宁的一点也在这,他现在笃定,江宁手上必定有着好几个名册,其中一个名册里必然是他怀疑的对象!

此次作乱的...可不止是世家啊!

而现在离开的官员,估计也上了江宁的另一个名册,不管你究竟想干什么,现在离去的,必然心里有鬼!只需要派遣一些人手,盯死了这些官员,就能知道他们究竟想做些什么。

惶惶不安的情况下,这些官员回去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销毁罪证!

不然他们回去的意义又在哪呢?

只要干了这事,江宁就能第一时间掌握这些官员的动向,不管是贪污受贿,抑或是配合昨日世家的谋逆,总而言之,在江宁的监视下...恐怕就会无所遁形!

马良不由得感慨,这真是一个刚刚及冠的少年能够布下的局吗?自己能做到这样吗?想想自己,年少成名,享誉各州,但是比起江宁这手段,差的又何止是一点半点?

江子奕...好可怕的算计!

......

正如马良想的那样,江宁的这个计策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但是却又是相当无解。

毕竟,官府派人去统计你们的损失,并且派遣手下去核验,这可是自己的一片“好心”啊!

拒绝?

长者赐,不敢辞的道理不懂吗?

江宁一开始就说了,自己受主公之托镇守荆州、假节钺。

假节钺什么意思?

生杀大权具皆在手,他就是现在江陵的真正掌控者!

我给你的,你敢不要?

要是这样都还敢拒绝的,不是内心有鬼是什么?

看着走掉的二十多人,江宁眼里漏出一丝杀意,朝着某个角落点头示意之后,只见角落里那人一抱拳便离去了。

这些官员中,必然有着和昨日叛乱的世家反贼勾结的官员,当然,肯定也有些是没有看清局势,盲目从众,被裹挟着一块离去的“湖涂虫”!

然而对于江宁来说,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趁着现在,他们没有丝毫准备之下,倒是可以在他们身上动动刀子,等到江陵真正安定下来,再想动他们可就晚了啊...

不过让江宁感到疑惑的是,离去的那批人里,居然还有着立学官綦母闿、从事中郎韩嵩这种人,按理说以这两人的声望和名声,不至于犯下这等事情啊?

要知道綦母闿可是被称之为三国经学家,刘表在世时,命令他和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不管怎么看,他也算是一代名儒学者,应该不至于掺和到这等蝇营狗苟之事中吧!

若说对綦母闿还只是疑惑,那从事中郎韩嵩的离去,江宁简直就是震惊!

史书上怎么评价韩嵩的呢?

《先贤行状》记载:少好学,贫不改操。

韩嵩虽然贫困,但是始终不改其操守,并且当他知世将乱,甚至愿意和同好之人隐居于丽西山中!为人更是言行正直,在荆楚一代颇有威望,如此人物,又怎会和这些人勾搭到一起呢?

不过疑惑归疑惑,若是真的被查出有问题,江宁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