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登台拜将!

纵横天唐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登台拜将!

作者:陈叔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9:56 来源:笔趣阁

天授元年,六月十五,圣神皇帝-武曌发布讨伐檄文,讨伐背弃盟约,蔑视大周的阿史那骨咄禄部,并于天门楼前,登台拜将。

三军肃穆,旌旗招展,号角鼓乐齐鸣,典礼官-夏官尚书-邓国公-岑长倩,于高台之上,高声诵读讨伐檄文。

诏曰:维大周天授元年,六月,圣神皇帝诏敕我三军将士,突厥狼子,豺心狼性,罔顾天恩,背义无道,今遣义兵,行天诛,此乃天之道也。

.......,今特授飞骑卫大将军-怀化大将军-驸马都尉-孟津县候-秦睿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将大周天兵二十万,出师北伐,攻灭仇寇,震我国威。

“大周万胜,万胜!”,在将士们欢呼声中,身着明光铠的秦睿一步步的走上御阶,撩了甲裙,跪授兵符、帅印,随后又起身接过黄钺(假黄钺-代天子行征伐之权。)

“此钺之上,将军节之;此钺之下,将军节之,望将军不负朕望,再现汉武雄风!”,亲自扶起秦睿后,庄严肃穆的武曌沉声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等此行必定将大周的军威宣扬于漠北,务使蛮夷小觑我中华上邦。”,说完这话,作为大军统帅的秦睿,恭请圣神皇帝向三军训话。

武曌自先帝在世参议朝政以来,委任过不少将帅,可因为牝鸡司晨等客观原因,在三军出征仪式上训话还是头一次,所以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清了清嗓子,整理下冠冕后,武曌高声陈述,大周的子民原本安居乐业,不喜欺凌弱小,也一直奉行太宗皇帝,四夷一家的理念,对于友邦,甚为友善。

尤其对突厥,可以说是恩宠比之亲子,但东突厥贼子,却屡屡侵犯我朝,掠夺财帛,杀我商旅,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今日我大周北伐乃是正义之师。

另外,武曌还特意强调了“假黄钺”之事,大军北伐期间,北线诸州府,一切军政事务,皆由新平道行军大总管节制,可行先斩后奏之权,不必请旨意。

......,拜将大典结束后,秦睿骑在汗血马上,高举金锏高呼了一声:出发。天门楼前的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一路向北而去。

在行军序列中,秦睿的表情无比的肃穆,提领军队横扫不臣,是每个武将的梦寐以求之事,而且秦睿现在的岁数还不到而立之年,这份荣耀也不是常见。

妒忌的目光也好,崇敬的目光也罢,秦睿都不是那么在乎,他最在乎的事城头上的旗帜,硕大的龙旗迎风招展,那个美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上面的字不是唐。

“契苾,你的怀远军可以提前出发了,前至绥州一带待命,好好干,也让他们好好看。”,与其在马上击掌之后,二人一起策马驰向中军。

秦睿的这个前军都督-契苾明可是有说道的,贞观朝-凉国公-契苾何力长子,母为临洮县主李氏。

以门荫入仕,凭借父勋,受封渔阳县公。起家太子(李弘)千牛备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奉辇大夫,外放左武卫将军、贺兰州都督,辅佐侍中-姜恪镇守凉州。

又授柏海道经略使,跟随中书令-李敬玄攻打吐蕃。抵御西突厥进攻,转左骁卫大将军、燕然都护、凉国公,加授怀远军经略使。

圣神皇帝即位,授-镇军大将军、怀远军经略使,他的母亲和妻子得到皇帝赐姓为武,属于大周刚刚受封的新贵之一。

但这新贵却因为有一半的突厥血统,一直在朝中和军中,倍受打压,半辈子都没抬得起头来。

本来,这个前军都督,秦睿是要用程齐之的,内举不避亲嘛,用自己人,省心又省力。可岑长倩却向他举荐的契苾明,说他是个不可多得将才,不亚其父。

更值得一提是,契苾明的怀远军,清一色的突厥骑兵,且全部由契苾家的子弟统领,都是父子、兄弟兵,战斗力强横无比,丝毫不亚于其他卫率的骑兵。

用兵之道,与用人之道一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了这么一支熟悉突厥情况的部队,秦睿在北部的仗,要好打很多,还容易与漠北百姓交流。

并认真的告诫秦睿,不可用皇家卫率的那套统领大军,唐军的将领各族的都有,不要与那些人一样抱着胡汉有别的态度,否则秦睿的路一定不会走的那么顺畅。

也就是秦睿和契苾明在队列之外,纵马飞驰的时候,狄仁杰与岑长倩揣着袖子站在门楼上看着他们撒欢的跑着。

“长倩,你的胆子太大了,怀远军可是头草原狼,你竟敢推荐给利见,你就不怕真的出事吗?”

“哎,怀英,你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卫公、英公、刑公、闻喜公统领唐军时,军中的将领,那可是什么民族都有。”

“秦睿要想再进一步,成为领头羊,他就的学会适应时势,板一板皇家卫率领袖的臭毛病,这是他身上的缺点。”

狄仁杰的顾虑,岑长倩当然清楚,姜恪、李敬玄两位宰相,也算是一时雄杰,可他们都没有管好契苾家桀骜不驯的骑兵。

也就是通过这两位相爷之口,军中的将帅们都不愿意打仗的时候带着他们,省的关键时候,让这支不从号令的军队拖了后腿。

且这支军队与其说是朝廷的,莫不如是契苾家的,军中的将校都是兄弟、族人,针插不进,水破不透,整个一茅坑里的石头。

那么多可以与秦睿协作的好的将领不选,岑长倩偏偏建议秦睿重用之,委以前军都督一职,他哪儿来的信心保证契苾明不会成为第二个赵信。

要知道,他们父子兄弟,可是在军中受了几十年的气,肚子里的火可不是一个前军都督就能消的,换成老成持重的狄仁杰,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你看,这就某与怀英你的区别,倩少年时,有幸得卫公指教,用兵的奇正之道,正则奇之,奇则正之,虚虚实实,就看将帅怎么运用了。”

“唉,你是儒帅,你总是有礼,这么年轻的大军统帅,我军还不曾有过,怎么能不让担心呢!”

狄仁杰见说不过岑长倩,只能感慨了一句,老实说,他是真怕秦睿打败仗,因为等着落井下石的人太多了,太多了。

“哎,狄公,这你就得问陛下了,谁让她相中的大军统帅就只有二十五岁!”,话毕,岑长倩还拍了拍老狄的后背,示意他不要过于操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