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陛下救命!

纵横天唐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陛下救命!

作者:陈叔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9:56 来源:笔趣阁

公议储君人选是武皇的明旨,所以臣子们上书,也是奉旨行事,不管推举谁,都是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指责,就算有些猫腻,也属正常。

到了终止日,举荐的本章都以整理完毕,新太子的人选马上就要揭晓了,在满朝文武的殷勤期盼下,武皇摆驾凤阁。

臣工们急是可以理解的,储君一日不定,朝廷、社稷、宗庙,一日就不得安宁,早早的定出来,人心也就安定了,这些“豺狼虎豹”般的皇子、亲王,也就消停了。

“哎呀,看看这些本章,新太子的人选,似乎已经呼之欲之了,是不是!”,随手翻了两个,武皇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回陛下,此次公议太子,魏王八百一十三本,梁王三百一十八本,泽王、许王共计三百本。”,鸾台侍郎-元万顷,赶紧出来报个数,提醒一下。

“那这么说,魏王众望所归,今儿也不用议了,朕直接传旨就好了!”

武皇语气十分不善的回了一句,眼睛还瞟了元万顷一眼,吓得这老小子一哆嗦。

得,武皇这话,正好给了格辅元等人话头,储位关乎社稷、宗庙,要是凭借奏本多少就能定,那还搞什么家国天下,什么君权神授,与王莽篡汉,有何区别!

按照宗法制和传统,储位所属,无非是传子,传孙,或者直系子侄。在没有绝嗣的情况下,不做他想,这是国家的根本。

今泽王、许王,都是先帝所出,武皇又是其嫡母,从二王中选择之一,符合国情,宗法。

当然,大周有所不同,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也可以理解;但格辅元认为,女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便武皇是皇帝,也是李家的当家大妇,跑不出这个圈子。

嗣圣元年,武皇废帝,称制,甚至后来践祚地位,臣子们之所以服从,皆是因为看这重身份上。老百姓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武皇应该向此侧重。

“胡扯,大周开国,万象更新,自然凡事要从头算起。陛下姓武,宗室自然要以武氏为主。既然相王请辞,那按照顺位制,也该轮到魏王等人。”

壮了壮胆子,元万顷好不客气的站出来反驳,他麾下的北门学士们,也纷纷出班附议。人家自己的理由也站得住,既然国号和皇帝都换了,那为什么要想着前朝的事。

更何况,武皇先后立了李氏二子为帝,又以相王为太子,两番作为,已经是以夫家为重了。坐不稳天下,要怨就怨李氏的子孙不争气,强词夺理,攀扯旧事算什么本事。

两种观点一出,双方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让着谁,吵成了一锅粥,场面那是一度陷入混乱。而狄仁杰、岑长倩等人,也是缄口不言,坐在一旁假寐,好像一切与他们都无关一样。

“好了,既然你们的意见,无法达成统一,那就由朕来吧!”

“前番的宫变,事起肘腋之间,很多事情晦暗不明,所以太子旦的请辞,朕也就同意。”

“格辅元那话说的没错,吃水不忘挖井人,朕就是不看那些逆子,也得看先帝!”

武皇这边的态度表示的很是明确,周承唐制,夫唱妇随,储位她必须传给李氏的子孙,这样一来她百年之后,才有连去见先帝。

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尤其是她这样年纪大了,又经受了连番的打击,身体大不如前,储位归属必须把影响控制在最小。

“陛下圣明,臣谨为陛下贺,为先帝贺!”

“陛下宽仁大度,相忍为国,臣等无不感慨,请陛下受臣等一拜!”

......,格辅元,李安静等人纷纷拜俯于地,有这话垫底,他们就赢了,不管魏王等人怎么折腾,还是得看皇帝自己的心愿。

唉,大唐终于有救了,李氏终于复兴有望了,原本他们还以为要一番死谏,可谁能想到柳暗花明呢!

“陛下,陛下,这可使不得,魏王等人立国有功,我大周的国祚也日益稳固,为什么要立与陛下毫无血管关系的人呢!”

“臣等追随陛下,开创大周,就是想建立一番前无古人的功业;今日陛下要还政李氏,立李氏子弟为储,那就等于把臣等退入了死地。”

为了让武皇顺利称帝,不管是武承嗣,武三思,还是元万顷等人,都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对李氏皇族一直都是高压态势。

如果,立了李氏子弟,等武皇一去,那等待他们就是被反攻倒算,抄家灭族。如此一来,就是他们追随的君主,把这些忠心耿耿的人推入了死路。

好,既然武皇心思定了,那就别等着人家砍了,他们这些武氏子弟和北门学士,都愿意引颈自戮,替他们效忠的君主,先下去开开路。

此话一出,不管是武氏诸王,还是北门学士,都不约而同的哭泣起来;今日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就进入了倒计时,时时刻刻都得提心吊胆的过活。

还别说,他们还真抓住了武皇的弱点,与太宗皇帝一样,武皇也是个厚待功臣的君主,凡是为她立功的,不论出身,不论官阶,不论从前是否得罪她,统统赐予重赏。

现在让武皇不顾他们的生死,直接敲定储君,而且还哭的如此不像话,念旧情的武皇,怎么能一点感触都没有。

“元侍郎,话这么说就不对,不管泽王还是许王,谁当了太子,那都是陛下的儿子,他们怎么会干同室操戈之事呢!”

“再者说,你等如此行事,岂不是有挟君自重的意思。怎么着,为了你们,陛下就要置国家社稷于不顾了。

身为臣工,一点都不能替君上分担,一心为自己,你等也有脸恭列在这庙堂之上。”

算后账,那不好说,就看新储君登基之后,到底是什么德性,而且这是未发生的事,谁也说不准。但他们挟君自重,要挟君上,却是证据确凿,这一点已经发生了,毋庸置疑,格辅元必须把这点给说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