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四百四十二章 要想大问题,要有大胸怀!

事实证明,秦睿教出了一个小狐狸,对几位大员的底细,甚为了解的李重润,拎不清到底谁该出任仆射,侍中,更想不出有谁能够替代他们空缺的位置。

可李重润心里清楚,他搞的再明白,也不及太尉多年历练出的火眼金睛。就像那些自作聪明,各怀心思,怂恿太尉称王的,此时此刻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而且,他身边的秦峯、薛刚之流,还没有长大,只能选用朝中现在的官吏,这最后一关由太尉把关,选出了宰相,他才能真正用的放心,舒心。

“陛下,臣可以出这个主意,供陛下参考。可陛下也必须答对一个问题,看看最近的课业,长进了没有!”

“什么问题?太尉尽管说,朕最近读书可是用功的很呢!”

这话不假,为了尽快适应朝务,为了让秦睿看到他的变化,将来好张嘴,李重润还是很用功的。

他自认为,在课业之上,没什么能难倒他的。

“好,既然陛下这么成竹在胸,那臣就不客气了!”

“太宗皇帝,以弓马定天下,我大唐开国以来,对兵事的注重,臣就不一一诉说。”

“兵部,主兵革职事,节制天下兵马,乃我朝命脉之一。请陛下回答,兵部的马,有多少种。”

额,秦睿这个问题,问的事相当的偏,李重润满脸的自信,瞬间被击的荡然无存,一脸苦色看着秦睿。

这完全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问兵部就问兵部,官制,编制,职能,乃至于主要官员的履立,李重润都能轻而易举的答出来。

可问到马种,这问的就有点扯了,这问题该去问,兵部的马倌,谁知道他们那里的马到底分成多少种。

“陛下,陛下?”

“额,太尉,哦不,老师,朕不知道!”

依照李重润多年与秦睿相处的经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着实说就好。

他的这位老师,最讨厌的,就是不懂装懂了。虽然他是皇帝,可依然是太尉带大的,单独奏对时,答不上来,也不丢人。

“陛下实诚,是臣耍了个心眼,问的太偏了。”

“不不不,太尉是朕的姑父,老师,把朕一手带大,朕绝对不会因为叔侄、师生之间的话,产生什么误会。”

呵呵.....,“好,既然陛下不怪,那臣也就说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及臣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依照兵部的战马管理马匹一共分为以几种:战马,官马,自马,驿马,单马,正马,站马,火马、夫马、中马、茶马、骑操马、协济马。

大唐以弓马得天下,高祖、太宗、高宗,都是虎视鹰扬的帝王,对兵事,事无巨细,皆是了然于胸,所以用起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就说秦睿问的这个问题,换成三位先帝,那肯定是对答如流,而且一个都不会错的。而这种,对于身为优秀的帝王来说,只是众多优点中的一个。

荀子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李重润虽然亲了政,但距离一代明君的,还有着很长一断路要走。熟悉国家机器的每一个零件,就是他强爷胜祖的第一步。

凡事不是一撮而就的,他还年轻,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学;秦睿就是希望,他能戒急戒躁,安定心神;先熟悉好大唐的每一个职能部门,然后再行治理。

“是,太尉说的话,朕记住了!”

“朕一定改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

见秦睿点头,李重润赶紧问道:“那你的人选呢?”

“礼部尚书-姚涛(姚思廉之孙)出任侍中,刑部尚书-杜审言出任仆射。”

恩?恩!!!这两位都是能干的老吏,仅在洪熙朝就立功不少,有了秦睿的推荐,李重润的思路也清晰起来。

“那空缺出来的,礼部,刑部,由谁来继任呢?”

“刑部尚书之职调明珪出任即可,他干了一辈子刑官了,这个刑部尚书,定能胜任。”

“空缺的大理寺卿,则由刚刚丁忧守制的魏知古接任,礼部尚书,交给钟绍京则可无忧!”

见李重润对魏知古,钟绍京二人的任用存疑,秦睿则耐下向他介绍二人的经历。

钟绍京,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全仗自己的才能进入京都长安府事职。

初任司农录事,虽官职卑微,然书法艺术卓尔超群。因为善长书法而被兵部尚书裴行俭保荐擢升入“直凤阁”任职。此后宫殿中的门榜、牌匾、楹联等,尽是他的墨宝手迹。

除了擅长书法外,对于典制礼仪,更是十分的精通;洪熙初年,他就曾上书,针对现有礼制,如何进行修改、完善。可因为时局不合适,秦睿并没哟采纳他的谏言。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曾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管是太皇太后当朝,还是与秦睿同殿为臣,别让他抓住话吧,否则一定把人弹劾到吐血为止。

洪熙元年,因母丧离职,本赖三年的守孝期,硬是让他守了八年。不是他有多孝顺,而是因为其原为相王府司马,是李旦的人,所以一直被闲赋着。

“明珪是老辣的刑官,出掌三法司,肯定没问题。钟绍京,朕也没有意见。”

“可魏知古,他跟咱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让他掌管礼部,晋升一部尚书。”

“朕担心尾大不掉,祸起萧墙!太尉,你不知道常常告诉朕,要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么!朕看用谁,都比用他强。”

李重润的意思,秦睿当然明白,这是为他鸣不平,要知道当年魏知古,可是没少给李旦出馊主意,对付秦睿。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不想李重润有回归李氏的可能,那时候,他年纪虽小,可还是记事的。

“陛下,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他心胸宽广,能容纳王珪,魏征,谢叔方之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