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耗子腰里别把枪!

纵横天唐 第四百六十二章 耗子腰里别把枪!

作者:陈叔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9:56 来源:笔趣阁

秦睿夫妇进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乾陵拜祭,武后走的时候,秦睿是想回来的。可碍于形势,他只能望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喝了一坛子老酒。

这次回来,别的不说,必须要到乾陵来看看,不管武后对别人如何,对他们夫妇,绝对是够意思的,上柱香,磕个头,尽尽心力吧!

望着无字碑,秦睿是面色深沉,他明白武后为这么要下旨在身后,立下这么一块碑。她恐怕到死都拿不准,该怎么跟高宗皇帝交待。

“太皇太后,这回咱娘俩一样了。不过,我比您幸运,我还有时间改。”,撂下这句话,拍了拍李淑的手,秦睿上了另一辆马车,缓缓驶向了大明宫。

.......,明德门前,秦峯早就先行了一步等在这里了,见父亲久久不至,急的在原地转圈。正是此时,到弘文殿换班的-张锡、刘宪漫步走了过来。

“呦,这不是秦副都督吗?你怎么还没有回松州,这不合规矩吧!”,刘宪端着袖子,面色似笑非笑,阴阳怪气的对秦峯说。

他和张锡,可不是当年在御前的小吏了,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中书省的侍郎,因为秦睿辞官后,皇帝没有再任命中书令,所以弘文殿,基本上是他们俩说了算。

作为封疆大吏,述完职就应该回到任上,这一点,刘宪指责的并没有错。是这种在京拖沓,等着走门子的官儿,并不少见,但时间拖的像秦峯这么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见气氛有些怪,张锡赶紧出来打了个圆场:“秦副都督,你的履新任命,兵部已经报上来。但廷议还在议,再耐心等等,估计问题应该不大。”

是,秦家现在不比当年了,像黑齿常之、程务挺、一批老家伙,也随着秦睿的致仕,逐渐的退了下去。这些年,在朝的说了算,基本都是新提拔上来的。

但,秦峯毕竟是皇后的堂兄,与皇帝总角之交,也算是当朝的国舅,于情于理都应该留几分体面。

“刘侍郎,手伸的不要太长。本将归兵部直辖,你呀,还管不着!”,秦峯甩了一下袖子,没好气的甩了一句不说,还撇了刘宪一眼。

刘宪当政弘文殿后,什么时候受过这气,捋了捋胡须,刚要上前理论。却被从城楼上冲下来的左羽林卫大将军-刘幽求撞了个满怀。

妈的,在别人面前人五人六也就算了,在老子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别人拿他这个中书省左侍郎当回会事,他刘幽求可不怕。

“起来,好狗不当道,你不知道啊!”,没好气的推开刘宪后,刘幽求与秦峯,一块快速的跑向不远处驶来的牛车。

“左羽林卫大将军-刘幽求,参见太尉!”,喜上眉梢的刘幽求,赶紧行了个军礼。

见秦睿虚抚了一下,刘幽求赶紧接了一句:“太尉,您这怎么坐上牛车了。”

别说他好奇,连秦峯走想不明白,来的时候,明明是马车,这去了一趟乾陵,怎么变成牛车了。

“嗨,别提了,半道那马车坏了,我和光嗣,好不容易才从一老汉哪买来的。”,赶车的岑灵源,耸了耸肩膀,无奈的回了一句。

“行了,你抱怨什么啊!起来,你不愿意,我来。”,刘幽求一把推开岑灵源,自己拉着牛车,缓缓地向宫门走去。

“张锡/刘宪,见过太尉。”

恩?看了一眼两位年轻的紫袍大员,秦睿面带疑虑的问道:“你们是?”

“太尉是贵人多忘事,当然不记得我等!您在中书省位置上的时候,我等还在陛下身边当小吏。”

见刘宪说话依旧是阴阳怪气的,张锡上前拱了拱:“回太尉,我等是洪熙八年的进士,现任中书左右侍郎。”

哦,洪熙八年的进士,不到十年就做到从三品大员的位置上了,升的够快了,看样子是很得皇帝的恩宠了。

“好,年轻人,有前途。不想老夫,老了,不中用了。”,说完这话,秦睿拍了拍牛车,刘幽求牵着牛,走进宫门。

而且,经过的禁卫军戍守之处,所有军卒,不管在干什么,都会停下,行军礼,高呼:太尉安泰。

“他,他怎么敢坐着牛车入宫?还有没有点人臣的觉悟了。”

拦下刘宪指着的手,张锡淡淡说了一句:“人家有这么资本,看到没,过了这么多年,在军中的威望还一点不减。”

“所以,下次廷议的时候,你最好不要持反对的意见,否则武承嗣,就是你老兄的前车之鉴。”

就在张、刘二人,在宫门对话的同时,行进在宫道,坐在牛车上的秦睿,却对那二人,很不以为然。

他走的时候,中书侍郎是姚崇、宋璟,把他们俩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希望历练几年,积攒下履政的经验,出任宰相,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

“姚崇、宋璟呢?”

“太尉,那是什么年月的事了!现在吃香的是年轻人,咱们落伍了。”

“姚崇在大理寺任主事,宋璟在秘书监任郎中。”

刘幽求说话的语调,颇有物是人非的意思。他是秦睿,最早一批在邙山秘营,派出去的情司人员。

本来是想让他当文官,潜入武承嗣的文官集团中,可在进士的殿试中,被武后相中,阴差阳错的当了武官。

所以,当年,秦睿在洛阳城门见到他时,才会说,很有意思。所幸也就将计就计,也就随他去了。

且当年,那几百人,很多人,即便到了今天,也没什么说法,更没有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毕竟他们干的那些事,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而刘幽求,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如今,确实是物是人非了,他们这一代人,都进入了不惑之年,迈向五十了。

为君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了一辈了,可别到最后了一场空欢喜,那真是赔本赚吆喝啦。

“耗子腰里别把枪,想要猫的命!哼!老虎即便是老了,也是老虎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