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肯放手!

纵横天唐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肯放手!

作者:陈叔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9:56 来源:笔趣阁

赵恭存,一介风尘末吏,心思歹毒,手段狠辣,依附高宗麾下,行鬼蜮之事,为帝王爪牙,也算是悟了官场一道。

可谁能料到,赵恭存借助皇权之威,竟然把触角伸到的江湖,收拢江湖人士为己用,在江湖上频频掀起血雨腥风。

太平公主趁着公公被贬谪之际,从丈夫手中夺得这股势力,这种绝对有武后的默许的成分,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此说来,当年李淑带着内卫,与他共同护卫中宗皇帝去房州,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因为她知道女儿的实力有多强大。

同时,能探查到朝中动向,出卖给吐蕃、契丹的人,也在她的能力范围,这与骆宾王所说,及营州的战事也不谋而合。

如今,秦睿算是明白了,太皇太后自己养了一只蛊,且连她自己都控制不了,自食其果不说,更是贻害子孙。

不过,秦睿不会让这种情况,再发生了,派人起货了太平公主供述的,藏匿名单之处。随即命刑部、大理寺发下海捕文书,以飞骑卫为主导,展开全国范围性的大追捕。

过去,他们在暗,且隐匿在人群中,秦睿拿他们没办法;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已经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秦睿掌握全部的真实信息,可以对其尽情的“舒展”獠牙,宣耀武力。

至于太平母子,及那些官员最后怎么处置,他只能提供可行性的意见,最后的决议,还要看皇帝的意思,毕竟他已经亲政,秦睿不能再像从前一般,什么都替他作主。

宣政殿,李重润仔细的阅读秦睿的本章:其一,出于礼数,及大唐议贵的法度,太平及其子,剥夺宗籍,爵位,贬为庶人。没收田产、土地,府邸,皆赐鸩酒赐死。

其二,附逆的官员,叛军等,一律以谋反罪论处,抄没财产,夷灭三族,九族亲属贬入贱籍,三代不得入良,为官或从军。

其三,薛王-李隆业,自甘堕落,谋朝篡位,其罪当诛。但其父、其兄,皆未参与,不宜株连过甚。着请降其等为国公,罢官、削减封邑。

最后一点,以暗盟引以为鉴,由刑部、大理寺、飞骑卫、玄甲军,四部抽调有力人员,对民间所有江湖势力,展开清剿。要么投降,要么死亡,没有多余选择。

“陛下,老臣与成王,齐之,明尚书小议了一下,初步形成了此项草案。”

“具体如此施行,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还需陛下圣裁。”

秦睿这边说完,李重润就把本章放在了御案上,对于这份处置方案,除了第一条,其他的,他都没有异议,完全可以照此形成方案施行。

薛绍的几个,他的那几个除了吃喝,啥都不行的表弟,也可以鸩酒赐死,他没意见。但太平公主不行,因为她国家遭受两次兵灾,无数将士沦为异域之鬼。

因为她,无数仁人志士,亡命于阴谋诡计之间,身死魂消,为天下笑。因为她,让李重润永远失去的自己的父亲,大唐失去了一位中兴之主。

引用前人的话,李令月止罪,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遗害天下,荼毒百姓,作乱宗室,谋朝篡位,其罪滔天。

如此便宜的处死她,不仅达不到警示天下的目的,更是无法让朝中百官,天下士子心服,且亦无法消弭天子心中的愤怒和耻辱。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报此仇,朕妄为人子。”

“姑父,朕什么都能听你的,唯独这个不行。”

“朕要在太极宫门前,公开处决李令月及其党羽,着京师七品以上官员观刑,百姓不受限制。”

“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祸患家国者,人人得而诛之。”

皇帝要把太平明正典刑的心情,秦睿理解,设身处地的想,要是谁杀他老爹,就算是撵到十八层地狱,秦睿也得干掉他。

之所以这么俱本上奏,就是基于天子名声的考量,天下人是不会说天子有错,可一些宗室的人,却会在心里与皇帝产生隔阂。

这人,不是太平公主一个人交下的,也不是皇帝一个能交下的。死就可以了,要是连最后的体面都不给,那就一定会有人报怨。

这些年,李重润的名声不错,不管在朝,还是在宗室,都是如此。犯不着为了一个将死之人,搭上自己的名声。

可皇帝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他这个当姑父,当老师,当臣子,又怎么能拂逆皇帝的意思呢!

“陛下,打个折扣吧!犯不着为了这么个人,搭上你的名声,这会臣工们误以为你心胸狭隘。”

“这样,由老臣出任监斩官,亲自圈杀太平公主一党。”

“姑父,这,这,你。”,李重润当然知道秦睿此举意味着什么,可他已经长大了,怎么能让秦睿,为他再背骂名呢!

洪熙中兴,光复李唐时,因为太皇太后在的原因,朝廷并没有下诏解释越王等人与秦睿之间的交易,仅仅是给他们平反了。

到了圈定洪熙朝二十四功臣时,很多人对秦睿残杀李唐宗室,以邀宠武后之事,耿耿于怀。但因为天子的强势和秦睿之功无以反驳,只能在暗地里发发牢骚。

甚至,连李旦的出家,一部分人也认为,这是因为惧怕步越王等人的后尘的原因。现在,让秦睿再干掉太平公主,这份猜疑,也无形中坐实了。

他这个太尉,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天子,剪除直系宗室,巩固皇权,且这个污点会伴随秦睿一生,直至死亡。连史官记录的时候,都会在“私人笔记”中加入各种揣测。

当了十七年皇帝的李重润,当然知道这种有真凭实据的猜测,及史官的颇受士子推崇的笔记,很有可能在洪熙之后,成为将秦睿定在“奸臣”柱子上的有利证据。

秦睿为他忍辱负重半生,一直都板着自己的性子,甚至在吃食上,都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不想落人口实,平稳的将皇权还给他,这些都是李重润亲眼所见。

那时候,李重润年纪小,虽然心里明白,但也只能默默地看着。现在,他都亲政九年了,做了九年名副其实的皇帝。回头还让他为自己背黑锅,这太不公平了。

呵呵......,“陛下,老臣一生杀人无数,越王、琅琊王等宗室,都是死在老臣手里。”

“老臣这辈子,身上的血债多了,不在乎多背一条。但陛下不同,陛下将来的路,还长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