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 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拯救百姓于水火!”赵云所说的一番话,让太史慈处于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其实太史慈并非普通百姓,

从他“少好学,仕郡奏曹可以推断史”,这应该是世家大族才会有的待遇。

不过,从太史慈和他母亲的境遇来看,可能他在他的家族里地位较低,甚至只是旁枝末节。

但正是因为受尽了人间冷暖,太史慈更加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甚至可以说深有体会。

拿陆彦的‘理想’来跟自己的理想对比了一番后,太史慈不由得苦笑着回道:

“某常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只是如今对比陆太守的理想来看,某的格局未免显得实在是小了些...”

赵云笑而不语,他当初就是被陆彦的“宏图志愿”所吸引才拜了陆彦为主,

此刻太史慈也受到了震撼,正好说明他所追求的确实非同寻常。

只是,

如果太史慈要是知道了陆彦真正的理想是“摸鱼成仙”,改善百姓生活仅仅只是他达成这个目标中顺手为之的事情,他会不会气的当场拎起板砖狠捶陆彦一顿?

......

由于如今陈留城中的人太多,

于是陈留城便有了个明文规定:如非紧急情况,进城之后不得骑马奔走。骑马者入城后必须下马牵着马匹前行,以免惊扰甚至伤到人群。

赵云和太史慈两人一边聊着人生、理想、建功立业等话题,一边牵着马儿走入了陈留城之中。

对比城外的安宁和闲适,

陈留城中日益繁华和人流不息的景象,则让太史慈有种恍然置身于太平盛世之中的感觉。

“好一番繁荣昌盛的景象!”太史慈手抚长须,感叹道。

就在太史慈感慨之时,有一位路过他们的当地的百姓听到了他的话,于是颇为自豪的说道:“这位先生,看来您是第一次来这陈留城吧!”

“正是。”太史慈回答之后,开始打量起对方。

虽然对方穿着朴素,然精神饱满,面有红光,显然是能吃饱穿暖才会有的气象。

“哈哈,那二位兄台可得在陈留郡好好转转了。

特别是城南,那里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青楼,里面的小娘子可真是润得很呢!”

那人说完不等太史慈和赵云回话,便自顾自的走开了。

他二人竟然就这么被人拉了次皮条,顿时有些无语的相视苦笑。

赵云向太史慈问道:“怎么,你我二人看起来很像那种流连烟花之地的浪荡子吗?”

“你,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去这些地方的...”太史慈打趣一番后,心道:“其实偶尔去看看开开眼界,也是挺不错的嘛。”

得知赵云回来了,顺便还带来了太史慈,陆彦别提有多高兴了。

太史慈可是孙策崛起时期最重要的助力之一,为孙氏的江东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东吴第一名将。

而且,太史慈他不仅武勇过人,名声威望也非同一般。

在刘繇败亡之时,太史慈竟然可以依靠自身的影响力安抚住刘繇旧部,可见那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名纯粹的武将了。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来了,陆彦自然不能让人家失望。

带上郭嘉和满宠两人给自己撑腰,陆彦在自己宅子的待客厅里与太史慈正式会面。

陆彦依然穿着白色文士长衫(系统奖励),丰神俊朗,气势饱满,有一种让人天然亲近的气质。

郭嘉穿着文人常穿的青色长衫,英俊的脸上却有些不正常的苍白。

满宠这人眼神锐利、不苟言笑,一看就是那种比较严厉不太好亲近的人。

在陆彦三人走进带客厅时,太史慈已经大致分析了一番三人各自的特点。

“在下太史慈,见过陆太守!”太史慈向陆彦拱手一拜,道。

陆彦微笑着来到太史慈身前,伸出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道:“子义啊子义,我可是找你很久了!”

陆彦这一提醒,太史慈这才又记起了这档子事儿,于是太史慈好奇的问道:“慈自认为毫无名气,陆太守又是如何得知慈的存在?”

陆彦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让人煮了些茶送过来。

这时候的茶里不仅有茶叶,还会加上一些葱姜等佐料,陆彦是喝不惯的,但郭嘉和满宠倒是非常喜欢。

待众人分座位安坐之后,陆彦这才向众人说起了一件关于太史慈早些年时候发生的事情,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少好学,仕郡奏曹史。”

陆彦对太史慈进行了一个最初步的介绍,同时也点明了他身后的家世。

“当时郡守和州牧之间发生了嫌隙,双方各执一说,谁对谁错难以分辨。

于是朝廷下令奏章,这种时候,奏章先到的一方肯定便会占据有利的形式。

可那时候,

州牧的奏章已经提前发出,

郡守担心落后而受到责罚,便寻求可放心委派的人前去周旋。

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正好被郡守选中,于是他日夜兼程赶路,先州吏一步抵达到了洛阳。”

说到这儿,陆彦扭头看了一眼太史慈,见他面色如常没有丝毫不悦,这才放心的继续说下去,

“后来,子义来到了负责接纳上奏的公车门门口,好看到州里派来送奏章的小官正在请求通报。

于是子义便假扮成接待之人,将对方的奏章骗到了手。

当时,子义怀里已经藏好了刀具,在拿到奏章的那一刻,便把它毁掉了。

后来,子义劝说州吏一起逃跑,自己却又悄悄跑回来送上了郡里的奏章。

州里听说奏章被毁后,又换了派一个官吏去送奏章。

但上级官员却因州里奏章内容与郡里有矛盾而未再受理,于是州因理短而受害。

太史子义虽然因此在郡里出了名,但却被州里所痛恨,因为担心受到迫害,于是便躲避到了辽东。”

太史慈没想到陆彦竟然对他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

虽然他一直觉得自己件事做的漂亮,也为自己的急智而自豪,但他却没想过这件事会被人传到陈留陆彦这里来了。

“慈早些年因无知而犯下的事,未曾想竟被太守知晓,惭愧,惭愧...”

太史慈并未因为陆彦知道他以前的事迹而气恼,反而因为自己得意之事被人意外知晓而感到有些小小的自豪。

太史慈嘴上说着惭愧,脸上露出的,却是一种颇为自得的微笑。

“哈哈哈!

子义胆大心细,行仗义之事,连孔北海都对你另眼相看,你又何须惭愧?”

太史慈被陆彦这么一通话说的身心舒畅,

他本就对陆彦颇有些好感,此刻好感度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太守说笑了,区区往事不值一提。”

“比起你的志向,那些小事自然不值一提!”陆彦说到这儿,语气和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端起了桌案上的茶碗,来到了太史慈身前,“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眼中有精光一闪,心道:“来了!”

“子义,你可愿为曹公效力,于这乱世之中立下属于自己的不世之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