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 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建安六年,在守岁到来之前,许昌城因为戏志才的大婚而结结实实的热闹了一回。

这一次的婚礼上,不仅出现了礼花筒,还现场燃放起了烟花。

整个婚礼不仅热闹非凡,甚至堪称奢华。

但在婚礼之后,最忙碌的却不是戏志才和邓琬,反而是掌管着经济命脉的曹洪和糜竺两人。

商人的嗅觉一向是最灵敏的。

礼花筒以及大冬天出现的鲜花,让他们再次嗅到了无比庞大的商机。

对于商人赚钱这件事儿,陆彦并不反感,只要是取之有道,赚的堂堂正正,甚至还应该是鼓励的态度。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和商业,它们对国家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缺一不可。

但处在农耕文明的华夏封建时期,工业和商业却处处于被统治阶层所极力打压的状态。

远的不说,就说东汉时期,匠人的工业技术十分落后...甚至可说,除了官办的匠所,工业几乎无从谈起,更别说比工业地位还不如的商业了。

虽然现在也有糜家,甄家这样的豪商大家,可他们在真正的世家面前,他们依然还是一种低人一等的身份。

如今,在曹操治下的兖、徐、豫州三州,经过数年的发展,商业的底子已经比较雄厚。

而且人们对于商业的看法有所改观,陆彦认为现在也是时候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了。

骠骑将军,书房中。

陆彦正在奋笔疾书着,他对商业的改革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现在要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规划。

陆彦的想法大概有三个大点。

其一:削减商业相关的其它苛捐杂税,只收取商人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暂时定为十二税一。至于农税,兖州、徐州等地早已低至二十税一。

别看十二税一好像还是挺大,但之前的大汉朝廷禁止人们从事商业...谁经商,那可是有可能要被砍头流放的!到后来,即便是放松了对商业的管制,但朝廷却依然在打压商业。甚至许多地方还私自创立了许多税收名目来夺取商人的资产;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有的地方商税可能会高达四税一,三税一,甚至二税一!

至于像甄家和糜家这样的大商人,他们能够得以发展壮大,其实暗中也是靠着贿赂官员、逃税避税等手段,才能够赚取到大量的利润。不过现在的糜家可不敢再干这些事情了。

其二:在曹操治下各个郡县,专门开辟用以交易的坊市。

这些坊市里的铺面由地方政府修建,专门用来租赁给商家做买卖;商铺只租不卖,随时可以流动到其他人手中,而且一个商家所能租到的铺面也有限制,这就避免了被某些大商家垄断的情况。官府则每月收取租金,并派专门的官吏前来管理。

其实坊市制度在唐朝才开始兴起,因为人们购买商品都在东西两坊内进行,所以后来购买商品也就被称为买东西。

其三:每个郡增设属官“商曹”一位,用来专门管理和监督本郡的商业,商曹的手下也就专门管理坊市和商业相关的一应事宜。

东汉原本的制度里,每个太守下设有五个属官:郡丞,功曹,主***邮,督尉。

这些属官中,郡丞便是郡守的副手,相当于后世的副市长。

功曹则掌管一郡的人事,相当于后世的市人事局局长。

主薄掌管全郡的文书典籍;督邮负责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督尉则掌管一郡的兵马,有时候也负责平日里的治安。

纵览这五个属官,可以看出,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与商业相关的。

如今则多了一个商曹,扩充为了六个属官。而增设的这个商曹,便是用来专门监督和管理商业。

上面三条改革,旨在将以原来商会运行的商业模式彻底铺开。

随着商业的做大,商会俨然已经有了一种形成垄断的趋势。以前规模小的时候还没关系,现在商会规模庞大,触角遍布大汉每个地域,再任由这么发展下去恐怕会发展为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改革不仅是规范商业活动,其实也是对商会权利的一种拆分。

任何事物,只要形成垄断便会滋生出各种问题。

绝对的权利会带来绝对的**,因此不管在官还是在商,平衡、监督、革新,总是缺一不可。

曹操治下经过这么多年的鼓励经商,人们普遍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有所改观。

虽然人们对商业的看法还没彻底颠覆,但也不像之前那样,见到商人便是唾弃和辱骂了。许多人在农闲之时,甚至也会参与到商业活动中去,这也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并得到的好处,来切实改变了自己对商业的看法。

至于其它一些改善交易,促进商业,吸引商人的政策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而且这些促进商业的改革和制度也只是在兖、徐、豫、司隶四州展开,刚刚归附的冀州、并州,暂时还是以恢复农业为根本。而且这些地方的商业税也必须要收取,毕竟农业粮食才是大汉的根本和国策,终究不能本末倒置了。

陆彦曾跟曹操说过免除百姓农业赋税这事儿,当初还被曹老板无情的嘲笑了一番。

哪知道这才过了几年,以往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却已经有了实现的征兆。

陆彦放下笔,嘴角翘起,喃喃自语道:“真要实现了农人无税,那可就让刘协和曹老板捡了个大便宜啊!”

农人无税,若真的在这个时代实现了,那么史书上必定会有皇帝和功臣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们得了名声,我则赚了功德值,皆大欢喜啊!”但陆彦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功德值他是没少赚的。

之前因为要四处奔波,行军打仗,所以陆彦花了3000功德值提前签到了两个月。

但现在陆彦的功德值依然还有八千多点,可见在冀州、并州、河东归附后,各地施行的仁政还是给陆彦带来了不少功德值的收入。

陆彦以此为总结,知道了只要是自己推行的政策,能够有利于国民并得到百姓的拥护,那么他就会得到相应数量的功德值。

这商业改革只是第一步,等到真正实现农人无税之时,想必陆彦定会一夜暴富!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

“啊哈哈哈哈!”

“哇!哈哈哈哈哈!”

嚣张至极的笑声从陆彦的书房中传出,

那什么“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的论调,让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陈到和黄叙两人,忍不住扔掉了扫帚掩面而逃...

“先生这真是......”

“真是太丢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