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38章 攻克冀城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138章 攻克冀城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虽说已经决定要亲自领兵前往武都郡,但河西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一时半会根本走不了。

安置户口之类的事情还好说,自有尹奉、李参这些人操持。他们对这些政务早已熟练,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真正需要马应处理的,乃是人事安排。因为从俘虏的文武百官和其子侄中招募了一些人,需要将他们安排到各个岗位上,以完善整个行政体系。

在此期间,马应和万年公主的婚事也开始进行了。虽然马应一再强调一切从简,但依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弄完的,估计要等到从武都郡回来才能真正完婚……

一个月之后,新迁往河西的人口已经全部落户。武威郡依旧是二十万人口,没怎么增加,但张掖、酒泉、敦煌和河湟,人口都已接近十五万!

于凉州而言,这么多人口,已经可以算是繁华之郡了。在这种情况下,马应都有在居延地区再置一郡的想法。

其治下之民之所以增加的这么快,除了编户羌胡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关中之民,说是在吸关中的血也不为过。

不过,有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瞎搞,关中之民外逃乃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与其让他们逃往益州、荆州等富庶之地,还不如来凉州充实边疆,为凉州永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

对此,马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况且,也只有在当下战乱时期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充实河西。若是在和平时期,就算政策给的再好也没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跑过来,不趁现在移民实边,还等什么时候?

马应发展得这么快,却是让韩遂、宋建二人心惊胆战。

当局者迷,他们原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多亏了李儒代替董卓草拟的一封书信,才终于让他们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和马应之间的差距已经这么大了!

在书信中,李儒多管闲事,帮他们分析了一下凉州的局势。大概意思是,马应治下之民众多,比他们加起来的双倍还多,待一两年后马应安顿好这些人口,不需要阴谋诡计,只凭国力就能耗死他们,轻松拿下整个凉州。若现在不联合起来拼死一搏,以后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在董卓的介入之下,两人终于放下矛盾,再次联合。而董卓也很豪气,直接为他们正名,分别册封为破虏将军和讨夷将军。

虽然这两个都是杂号将军,但现在可不是将军名号烂大街的三国鼎立时期,任何一个将军名号都是非常尊贵的,足以表达董卓的诚意!

而就在这时,马应终于领兵离开了河西,并开始布置兵马:

张绣统领的虎骑四营调往河湟郡湟门县,对金城郡形成压迫;典伍统领的虎骑三营占据祖厉县,作为第一个据点;而庞德的二营和马应直领的一营,现在正在赶往汉阳郡冀县。

虽然王国、马腾倒台后,冀县就再无人占据,但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守卒了。恰恰相反,若全部动员起来的话,少说也有三四千!

不过这些并非真正的士卒,而是汉阳豪族凑出来的私兵部曲。

一般情况下,守城的私兵部曲不会超过五百,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庄园中劳作。只有出现紧急情况,才会动员起来,全部参于守城。

而现在,汉阳豪族在冀城自治了这么久,早已放松了警惕,这些私兵部曲自然也没有全部动员起来。

也就是说,当下冀城的守卒不到五百!

于大部分人而言,在这种情况都不会强攻冀城,因为纵使将冀城打下,也会得罪汉阳豪族,不利于统治。

就像王国和马腾,当初占领此地都没有强攻,而是在得到大部分豪族的支持后,直接入主,不费一兵一卒。

以马应当下的实力,如果愿意给汉阳豪族一些优待的话,其实也能不费一兵一卒将冀城拿下。但是,他还是想要强攻。

他非常清楚,如果现在就和这些豪族达成什么协议,将不利于自己未来实施的一些政策。还不如先用雷霆之势打服他们,再给他们一些甜枣,说不定这样做的话,反而更容易让他们死心塌地。

因此,在抵达冀县的第一时间,马应就率领一万大军奇袭了冀城。

因为事先没有一点征兆,见一万大军忽然出现,冀城守卒直接傻了眼,许多人都被吓到了。以致于虎骑军根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松攻破了冀城。

当冀城被马应占领之后,汉阳郡阎、任、姜、赵四大豪族才得到消息。

形势比人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不敢给马应找不痛快,纷纷放下矜持,主动前往太守府拜见暂居在这里的马应。而马应,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不过,热情归热情,但对这些人提条件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他的条件很简单,主要只有两条:第一,解散私兵部曲,这种东西绝对不允许存在;第二,庄园中的隐户和真实田亩需要主动上报,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过几天自会有官吏上门清查和丈量。

私兵也好,隐户也好,其实都是违法的,只不过大汉没能力彻查罢了。

因为有法理支撑,马应提的这两个条件并不算过分,而且也没有动摇世家豪族的根基。所以,虽然有些心痛,但那些世家豪族依旧还是同意了。

其实,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损失的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惠农政策,损失最多的其实是佃户……

不过,佃户是慢慢减少的,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一般不会引起剧烈的反抗。

况且,马应对他们也不全是打压,若他们族中有子弟想要出仕,而且又有一定才干的话,马应不介意大开方便之门。

总之,只要他们老老实实,依旧能有一定的权和势,只不过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肆无忌惮了。

处理完这些世家豪族后,马应没有急着离开,而且先颁布了一道求贤令,以招揽人才。

现在他可是朝廷册封的凉州牧,而且势力不小,愿意在他治下出仕的人将会比以前多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