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55章 出兵西域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155章 出兵西域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初平二年(191年)二月,董卓指使长安朝廷派光禄勋宣璠持节至洛阳,封自己为太师,地位高于各刘姓诸侯王。自此。董相国终于升级为董太师。

而江东猛虎孙坚,在袁术的支持下,再次率军北上,攻打洛阳。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孙坚在不久前大败了一场。和曹操那些人一样,也是被徐荣给击败的。

徐荣那是真的猛,击败孙坚之前,他正在奉董卓之命四处劫掠,而后在梁县忽然与孙坚军遇上。在这种情况下,明显对徐荣不利,可最后依旧将孙坚给击败了,致使孙坚只带了十几骑突围逃脱……

如果孙坚不是有袁术在后面支撑,多半也要和曹操那些人一样偃旗息鼓,讨董之战至此结束。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讨董之战中,最耀眼的将领就是徐荣了。只要是他独自领军,孙坚也好,曹操也好,其他小鱼小虾也好,一交战,必是以他击溃敌军而结束!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董卓看重,直接任命为中郎将的原因了。

中郎将乃是董卓麾下最高级别的将领,他的女婿牛辅也不过如此。而未来把持朝堂的李傕、郭汜、樊稠等人,都还只是校尉,低了一个级别。

另外,徐荣并非凉州人,乃幽州辽东人。一个外来将领能够混上这么高的职位,才干自然不用多说。

除了徐荣之外,最耀眼的就是孙坚了,这个时候的江东猛虎那也是跟开了挂一样,只要不遇上单独领军的徐荣,每战必胜。先是在阳人聚击败吕布、胡轸,然后又在大谷关击败了亲自领军的董卓,董卓因此败走长安……

可以这么说,董卓放弃洛阳退守关中,大部分都是孙坚的功劳。

之所以把徐荣排在孙坚之前,是因为他正面击败过孙坚两次。第一次就不说了,孙坚只带了十数骑突围,还让祖茂带上自己的红色毛毡帽,引走追兵,这才脱身。(参见《三国志·孙破虏传》)

而第二次,则是在孙坚击败吕布、胡轸的前不久。不过这一次只是小败,孙坚被击败后,复收散卒进屯阳人聚,照样把吕布和胡轸给击败了,还亲手斩了都督华雄(此都督非东吴之都督,只是中高级将领)……

总之,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董卓退守关中,同时将牛辅、董越、徐荣、胡轸等人布置在关中要地,阻挡孙坚继续西进。

至此,持续了一年多的讨董之战终于结束。

从董卓退守关中开始,凉州人口的增长速度就慢了下来。一是因为练兵结束,虎骑军新兵和武都军都从高原上退了下来,无法再继续收编野生的羌氐了;二则是因为董卓军把守关中要道,致使关中流民很难再进入凉州……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马应倒也没有太过失望。好在凉州人口已经突破了二百二十万,初具繁荣,就算不继续充实人口也无妨。

闷头发展了这么久,又从益州购买到了大量的粮草,休息了大半年的马应,又有了扩张的**。

关中暂时是不用想的。虽说董卓大败了一场,但退守关中之后,自保绰绰有余。若真的能够轻松打下来的话,孙坚也就不会退回鲁阳县了。

而益州,易守难攻,想想巴蜀之地的那些栈道就让人感到头疼。而刘焉也不像他儿子刘璋那般无能,虽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

想要拿下益州,也需要等待时机,急不得。哪怕是名义上已经脱离了益州掌控的汉中郡也是如此。

汉中郡是益州咽喉,拿下此地后才好攻打巴蜀。可在不久前,汉中郡已经被张鲁给占据。

张鲁的母亲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常在刘焉家走动。两人之间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总之,刘焉对张鲁很信任。

两个月前,刘焉还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占据汉中。

其实张鲁不仅仅是夺了张修的兵众,还夺了他的五斗米道。张鲁虽然是张道陵之孙,但家中所传乃是“鬼道”,在汉中他也是“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而张修,才是五斗米道的领袖,中平元年(184年)的时候还和太平道领袖张角一起起事。张角拉起来的那些人被称之为黄巾贼,而张修拉起来的则被称之为米贼。

不过,米贼只在巴蜀起事,远没有黄巾贼浩大。后来失势后被刘焉招降,这才成了别部司马。

而如今,他还是被杀了,也不知道是张鲁一个人的主意还是事先和刘焉沟通好了的。

不过,名义上,刘焉一直对外宣称汉中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所以以后不能去朝廷朝拜了,朝廷的旨意我也收不到了云云。

而张鲁也不知道为什么非常配合他,不但截断了汉中通往关中的斜谷道,还果真把朝廷派往益州的使者给杀了。也不知道两人是不是在唱双簧。

不过,不管现在他们是不是在唱双簧,待刘焉死后,汉中郡脱离益州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没有几年了。

凉州东面的关中和南面的益州都无法作为目标,而北面又是戈壁沙漠。如此,也就只剩下西域这一个选择了。

降服西域,重开丝绸之路,于现在的凉州而言确实有很重要的意义。

马应和贾诩、荀攸等人商议再三,终于做出决定,出兵西域!

出兵路线也已定下,从敦煌郡昆仑塞向西北进发,走北道进入西域伊吾(今新疆哈密地区),而后再向西降服蒲类国、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北道又称之为五船道,因为沿途有五个可以行船的淡水湖泊而得名,再加上从昆仑塞抵达伊吾城不过七八百里路程,补给并不算困难。

出征西域的兵力也已经定下,两万虎骑军和一万武都军,共三万人马。至于剩下的一万虎骑军,则留守凉州,以防外敌来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