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83章 世家棘手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183章 世家棘手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段煨投靠了袁术,可出乎意料的是,董越并没有跟着前往,反而主动派人联系马应,表示愿意归附。

在见到董越派来的使者时,马应多少有些惊讶,看来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愿意归附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哪怕跟四世三公的袁氏相比,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董越选择自己而没有选择袁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没有犹豫,马应立即率兵前往陕县,准备收编董越。

才刚刚到达陕县,董越便打开城门,亲自出城相迎。

见陕县县城似乎刚刚遭受过攻打,城墙和城外的土地上都有不少血迹,马应忍不住问道:“董将军,为何此地有战斗过的痕迹?”

“主公切莫再称呼我为将军,我不过一新附之臣罢了。”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数日前,袁术军和段煨军从陕县经过,欲要招揽我,我未从,吕布和段煨便率兵攻城。若非忌惮主公领兵追来,他们不敢逗留太长时间,陕县恐怕已经失守。”

马应点了点头,问道:“为何不和段煨一起投奔袁术?袁家四世三公,坐拥大半个豫州,难道不是明主吗?”

董越拜倒道:“主公雄才大略,于内,平息凉州汉羌数百年之动乱;于外,威服西域,立西域刺史府。如今又夺得八百里秦川,乃是真正的明主。董越虽不才,愿在主公帐下听用!”

马应笑道:“那我许你一校尉之职,你可愿意?”

董越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愿意,多谢主公提拔!”

他的态度让马应非常满意,就是实力差了一些,只是一名三流武将。当然,若他真的能够得到马应的认可,马应也不介意耗费一些白银点将他提升到二流。

拿下陕县之后,关中三辅之地其实已经很稳固了,若是再拿下武关,而后再修建潼关,更是可以称之为固若金汤!

只是,武关那边的战事似乎有些胶着,迟迟没能将之攻下。为此,马应都在考虑要不要助刘表一臂之力,将袁术赶出南阳。如此,驻守在武关的袁术军,自然也会退去。

不过,还未等他做出决定,河东郡却是送来了一封奏报

张绣突袭河东郡并不顺利,甚至还败了一场。在攻打平阳县的时候,因久攻不下,士气受挫,白波贼头目之一杨奉,忽然遣其部将徐晃主动出击,将张绣击败。

此战虽然没有折损太多人马,但张绣军士气低迷,外加粮草短缺,不得不退回了上郡。

收到奏报之后,马应想要从两路攻打河东郡。一路自然还是张绣,让他继续从并州上郡出发,翻越吕梁山,攻打河东郡北部。另一路则由马应亲自领兵,直接渡过黄河,攻打河东郡南部。他不相信白波贼还能挡得住。

可是,这个军事行动还未开始实施,就被李优给劝阻了。

李优道:“张绣新败,士气低迷,再次攻入河东郡也难以有所作为。而关中这路大军,想要攻入河东郡需要跨越黄河天险,郭太必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个不慎,很有可能遭致大败!”

听了李优的谏言,马应吓出了一身冷汗。倒不是被白波贼给吓到了,而是被自己的心态给吓到了。自己似乎……有些膨胀了!

河东郡好打吗?并不好打,不仅有黄河天险,还有吕梁山、太岳山为屏障。而白波贼,实力也不算弱,先后攻破了太原、河内等郡,甚至多次参与中原大战,董卓当初派兵攻打他们,也未能胜利。

这样一股势力,绝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攻灭的!

而马应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继续扩张吗?当然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乃是将三辅之地给消化掉!

其实不只是三辅之地,还有并州的上郡、朔方郡、五原郡和云中郡。这四个郡都是从南匈奴和休屠各胡手中夺回来的。再加上凉州北地郡,这才是完整的河套地区。

只是,并州那四郡的汉民不多,加起来也没有十万,和当初的河西一样,必须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好在,对于这种事情马应也算是驾轻就熟,给他三四年的时间,足以让这四郡的人口充实起来。

只是,关中现在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却是不好再像以前一样吸关中的血。好在,南阳郡人口更加密集,再加上现在那里正处于战乱之中,非常适合募召流民!

“看来又要将招民令拿出来了,一番宣传之下,也不知道能从南阳郡招募到多少人口。南阳郡可是拥有两百多万人,乃汉朝第一大郡,只要有一半逃入关中,就足以将并州那四个郡充实!”

并州之地还好说,只需充实人口,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统治,可关中三辅之地,却有些棘手马应发现,关中的世家豪族,似乎很排斥自己……

这其实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当初在关中玩得太狠了,打土豪,分田地,将关中大半的世家豪族都给得罪了。

好在,因为董卓的剥削和打压,关中世家豪族的实力并不怎么样,至少还没有颠覆马应统治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马应打算分而化之,先拉拢一部分人,然后再使命打压另一部分人。总之,愿意顺从自己的,许他官爵厚禄;不愿顺从自己的,要么自生自灭,要么强行迁往西域!

说实话,走到现在这一步,马应已经不是很惧怕世家了。当然,他也不会站在所有世家的对立面,他会给治下所有世家豪族一个转型的机会转型为功勋贵族。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必然会涌出一大批功勋贵族,与马应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将领,无不如是。如果这些世家现在不投靠自己,以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小。因为马应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两大杀招。

第一大杀招,降低教育成本。有能力的话,马应甚至会考虑实行三年义务教育什么的。就算弄不成这件事,也会加大书籍的印刷量,直至普通农民都能买得起。如此,便能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第二大杀招,科举。待寒门涌出一大批读书人之后,马应便会废除现在的察举制度,为普通人也提供进身之阶。如此,便能打破世家对官吏的垄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阶级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士大夫阶级和功勋贵族阶级。

现在的世家子弟,大多都是士大夫,可士大夫并非世家子弟。与世家阶级相比,士大夫阶级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流动性,他们并非固定的某些人或者某些人的后代,只要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田舍郎也能成为士大夫。而士大夫的儿孙若是不能考过科举,也会逐渐被排除在士大夫之列。

说白了,就是隋唐之后的文官体系。

与当下的官吏体系相比,这种文官体系更利于君主集权,至少不会出现四世三公这种严重威胁君权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样的体系也更利于国家的稳定,因为底层的民众有了进身的希望,在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也不会只想着造反,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读书。

而功勋贵族阶级,则是和士大夫对立的一个团体。如果说士大夫是通过科举爬到金字塔上层的人,那功勋贵族就是通过军功爬上来的人。如果马应真能成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功勋贵族都会压制着士大夫。毕竟,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出现大量的功勋贵族。

想得有些远了。

马应晃了晃脑袋,当务之急,是要在关中进行一次官吏选拔考试。

之所以急着操办这件事情,一是因为地盘扩大之后,确实需要大量的官吏;二则是想要让关中的那些世家豪族表个态,要不要跟着自己一起干,以此来区分哪些世家需要优待,又有哪些世家需要打压。

在官吏选拔考试之前,关中不可能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马应打算从凉州抽调一批官吏过来,先将管理体系的框架搭建起来。而李儒,暂时被他任命为中州别驾,执掌关中政务。

所谓的中州,就是司隶,只不过给它改了个名字。其实就算马应不改,未来也会有人改,魏晋之后貌似就被改称为司州了。

在马应看来,司州远没有中州贴切……好吧,其实他就是想要过一把改名的瘾。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王莽执政之后,为何要将全国大部分郡县的名字给改掉,现在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当下,中州只辖有三个郡,分别为京兆尹、扶风郡和冯翊郡。京兆尹作为都城长安所在,名字特殊点没什么问题,但右扶风和左冯翊,搞那么特殊干嘛,老老实叫郡不好吗?总之,我的地盘我做主!

因此,马应大手一挥,右扶风和左冯翊便成为了历史。

当然,如果未来夺得天下的人不是他,这些地名很可能会被改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