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94章 封赏诸将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194章 封赏诸将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见众将领一脸凝重,马应开口说道:“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糟糕,虽说乌孙、呼揭加起来控弦十五万,但分属三股势力,相互之间素有矛盾,不可能真的拧成一股绳。此为一;

其二,若他们真的出动十五万人,全国壮丁都要动员起来,我等只需据城而守,真正耗不起来的反而是他们。尤其是焉耆、龟兹、姑墨等国,有天山为屏障,根本不用太过担心,唯一需要着重防御的,也就只有车师后一国而已……”

这时,郭嘉插话道:“控弦十五万,能够出动十万人已是极限。而我方有四万虎骑军、三万陷阵军和两万武都军,兵力相差不大,何必害怕。若他们真敢来袭,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听他这么一说,众将领都反应过来,虽然敌方兵力强盛,但我方也不差啊,为何要担心?

想到这,不少人都放下心来。

“若派遣使者前往乌孙和呼揭,可否将此战事消弭?”一名将领忽然开口说道,此人乃是陷阵军校尉徐荣。

贾诩道:“可以一试,但只怕难以成功。主公只是右将军,督三州之军政,还不足以让乌孙和呼揭畏惧。再加上三部刚刚联合,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少不了一场大战。若此战能够打出我军威势,倒是能够吓住他们,致使三部以后不敢轻易来犯。”

马应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道:“离入秋还有三四个月时间,此事以后再议。此次平定商州盆地诸国,全赖各位尽心竭力,尤其是陷阵军诸将,不可不赏。”

众将领听后,当即拜道:“多谢主公!”

“徐荣、张辽、高顺、成公英、阎行出列。”

“末将在!”

马应看了他们一眼道:“在陷阵军所有校尉中,你五人的战功最是卓著,拜为中郎将,望继续尽心竭力。”

“谢主公!”五人都很是兴奋,哪怕当初不愿投降的高顺和成公英亦是如此。

说起来当初招揽高顺时还花了好大一番功夫,磨了半个月才真正感动他。若不是真的看重他的练兵之能,马应也想学曹操将他推出去斩了。好在最终总算成功招揽到了他。

一口气将五人升为中郎将,马应又将目光落在了典伍、姜叙、雷定和梁宽四人身上,看得四人都是一阵紧张。

好半天他才说道:“典伍出列。”

“末将在!”典伍终于松了一口气,走了出来。

“平定龟兹国,你为首功,拜为裨将军,望继续尽心竭力。”

“愿为主公效死!”典伍跪拜在地,激动道。

马应点了点,随后看向其余中郎将,道:“陷阵军共三万人马,我欲拜三人为裨将军。如今尚有两个席位,望诸位继续努力。你等知我脾性,只论军功,不论其他,切莫让我失望。”

“必不负主公厚望!”包括新晋升的五位中郎将在内,尽皆大声回应道。

马应继续宣布道:“加封庞德、张绣为偏将军。其余将士,依照功勋,赐钱帛不等。另有酒肉送往各军营,有所士卒,大庆三日。”

“谢主公!”众人齐声说道。

可惜庞德、张绣二人行军在外,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升为了偏将军,却是感受不到这边高兴的气氛。

……

放松了三日,马应又忙碌了起来。虽然还没有将商州盆地诸国国号撤销,但在管理体系中,已经将他们划分成了七个郡,只不过不叫郡令,而是国相:焉耆国相、龟兹国相、姑墨国相、疏勒国相、莎车国相、于阗国相和鄯善国相。

在七位国相之下,除了县长之外,还有一些小国国相。小国国相和县长等同,皆要受大国国相管制。其实除了名字没有改掉之外,这里实行的已经是正儿八经的郡县制了。

除了这七位大国相之外,还有两大国相和一郡令,分别是车师后国相,车师前国相以及伊吾郡令。这三地因为没有处在商州盆地的缘故,马应并不打算将他们并入商州,而是准备等灭掉乌孙、呼揭之后,将整个准噶尔盆地包纳进去,再立一州。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乌州,而准噶尔盆地在当下也被他命名为乌州盆地。

也就是说,整个西域之地,他准备以两个盆地为中心,设立两州。

商州还好说,只差换个名字了。可乌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建立,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更久……

中州,京兆尹。

虎骑军又送走了一批前往西域的汉家儿郎。

“李刺史,我听说南阳郡只剩下百万多人口了,只有巅峰时期的一半,袁术也不知道会怎么骂我们。”杨阜笑着对李优说道。

“没有尽到保境安民之责,致使南阳郡战乱不断,这不应该是袁公路他自己的问题吗?前有刘表,后有吕布,南阳郡还能剩下百万人口已经殊为难得了。”李优眼中同样含笑。

“哈哈哈,可惜吕布已经被赶跑,真希望他继续赖在宛城,和袁术多僵持几个月,如此,说不定我们还能再得三十万民!”

“该知足了。并州四郡如今已有六十万人口,西域那边也迁了二十万民过去。再多的话,只怕粮草不足。”

杨阜微微一愣,“坞的粮草快耗尽了吗?”

“那倒是没有,不过需要留下足够的粮草,以备乌孙、呼揭联合进犯。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乌孙大小昆弥和呼揭都在调集粮草和牛羊,这场大战多半是避免不了了。”

听到这,杨阜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不在西域,却是要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了。”

李优笑了笑,“何必叹气,主公让将军你留守后方,乃是对将军你的信任,责任更加重大。况且天下未平,以后还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多谢李刺史劝慰,不过我还是打算写一封奏报,请求主公将我调往西域。”杨阜跃跃欲试道。

其实不只是他,在凉州坐镇的麴义也有些坐不住,连奏报都已经准备好了……

焉耆国,刺史府。

“文和,这几个月从凉州运送了多少粮草过来,能够支撑大军多长时间?”马应询问道。

“足以支撑大军在外征战三四个月,而且粮草还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贾诩回答道。

马应点了点头,总算安心了一些。

也不怪他会这般在意,毕竟这场大战太关键了,若是战败,不仅会丢掉车师后国,只怕商州盆地也会不稳。好在他已经将商州盆地诸国的成年男子全部迁走,否则这些人若是趁机发动叛乱,那这场战争根本就不用打,马应会直接下令退回凉州,毕竟留下来也只有败亡一途。

“商州七郡现在情况如何了?”马应再次开口。

贾诩也懒得去纠正他名称上的错误,只道:“焉耆、疏勒和莎车三国已经稳固,汉户皆在六成到七成之间。而龟兹、姑墨、于阗和鄯善四国,因为迁入了十数万汉民的缘故,汉户同样达到了四五成,而且汉人比例非常高,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汉人。若是再过个一年半载,待西域女子嫁给汉家男儿之后,汉户比例当会超过焉耆、疏勒和莎车三国。”

“如此说来,最多只需一年时间,商州七郡就能彻底稳固,十几二十年后,汉人比例将会超过七成?”

“确实如此。”贾诩认真道,“毕竟当下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男子,几乎都是汉人,而那些孩童也都在接受汉化。”

“车师后、车师前和伊吾郡情况如何?”

“与这七国大体相同。”

马应深吸了口气,“既如此,那此战就更不能输了。赢了,最少可将一州之地化为中国,此乃不世之功。名流千史,亦不为过!”

“主公无须担心,此战我等必胜。”贾诩认真道。

……

乌孙,大昆弥本部,一名信使策马而来。

“大昆弥,小昆弥和呼揭王已经同意了,他们将各发兵三万攻打车师后国!”信使来到大昆弥难多靡面前,禀报道。

“很好!”难多靡脸上露出了笑容,“回去告诉他们,届时我会发兵三万攻打焉耆国,同时派遣一万勇士,翻越天山,突袭姑墨国。此次,必要将那些汉人赶出西域!”

信使应了一声,立马又跨上马背,出了部落。

看着信使离去,难多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五个月前,他原本还在因为汉人的入侵而担忧,毕竟这些汉人的吃相太难看了,根本不顾及天朝上国的脸面。明明龟兹等国已经归顺,可这些汉人尤觉得不够,不仅将国王架空,而且大量迁入汉人,这是想要将西域诸国吞并啊!

虽然汉人还没有对乌孙动手,但作为一名合格的首领,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为了自保,他不得不放下仇恨,和小昆弥以及呼揭王联合。好在,这二人同样畏惧汉人,因此联盟的事情非常顺利。

不仅如此,为了消除汉人的威胁,他们也已经答应和自己一起出兵,将汉人赶出西域!

如此,不仅能够解除危机,说不定还是一个机会啊!

只要能将汉人击败,岂不是可以代替他成为西域霸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