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205章 暂缓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205章 暂缓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兴平元年(194),关中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至钱五十万,宽安中人相食。七月,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贮米作粥施舍饥民,但侯汶克扣粮米,饥民死者如故。”

这是《后汉书》明确记载的事情。

也就是说,关中不是有可能会遭遇旱灾,而是一定会有旱灾!

马应不敢大意,当即将少府从事赵昂和户部从事张既唤来,商议对策。

“主公,无须惊慌,凉、中、并、商四州一向轻赋税轻徭役,虽连年征战,但却从未增收过赋税,每次得胜之后,往往还能缴获不少钱粮。故,治下之民大多都有一年之储,即使颗粒无收,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赵昂首先开口说道。

马应睁大了眼睛看着他,怪异道:“伟章,你是认真的吗?普通百姓即使有一年之储,大多也只会留下足够吃到秋收之粮。至于其他粮食,则会卖给商户,以换取钱帛,作为日常开销。若关中真的大旱,粮价必然飞涨,届时他们手中的钱帛,可无法换回当初卖掉的粮食!”

干旱是天灾,同样也是**,一旦粮商哄抬物价,普通人家依旧会有断粮之危。这点毋庸置疑。

“主公说的这些我自然明白,不过,只要主公愿意,粮价并不会涨得太离谱。莫非主公忘了,凉、中、并、商四州,乃是少府辖下的常平仓。”赵昂自信道。

这时,张既忍不住插嘴道:“没有那么简单,常平仓存粮虽多,但也有限,就怕粮商从中作梗,大肆购买常平仓平价之粮,挤占难民之份额。然后在常平仓之粮枯竭之后,再将囤积之粮卖以高价,则难民危矣。”

不待回答,马应便抢先说道:“若真有粮商敢这么做,我不介意杀掉一批以儆效尤。恶意囤积粮食者,斩!”

张既感受到了他身上的杀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但还继续说道:“即使粮商不屯粮,普通百姓只怕也会将手中的钱帛全部换成粮食,唯恐以后涨价。如此,只怕常平仓依旧无法撑到来年。”

“这好办,无外乎四个字,限量限购。实在不行就像当初安置新落户之民一般,让各县户曹每月运送一次粮草前往各乡里,通知各户民前来认购,由乡长、里正把关。”马应认真道。

论执行力,他麾下四州比之秦朝都不差多少,这样的事情还是能够轻易做到的,毕竟以前实行的都是半军事化管理,什伍制早就落实到了各乡各里。

“若如此,当可安然度过此旱灾。”

张既心下有些感慨,马应对治下之民的统治力,确实强的有些不讲道理,尤其是凉州、并州和商州,因为大多都是新落户的移民,各乡里连宗族势力都很少有。

马应没有再废话,当即下令道:“现在就开始做好抗灾准备,将凉、并二州常平仓中的存粮,调往中州。至于抗灾具体事务,由中州刺史李优负责。你二人但全力协助他,不可懈怠!”

“诺。”两人当即出了将军府。

待他们离开后,马应躺在一张太师椅上,小起来。

荀攸正好进来,看到了这一幕,不禁摇头苦笑,“主公,听闻关中有大旱征兆,你都不着急吗?”

马应睁开眼睛,笑着说道:“公达,你来晚了,我已经着急过了。此事我准备全权交给李优负责,并让赵昂、张既二人协助他。我已经给了他们一个思路,以他们之能力,必能将此事处理妥当。”

“……”

荀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想了想道:“文优只是一刺史,许多事情都无法做决定,就算主公想要放手此事,也当在关中坐镇。况且,主公亲自在关中坐镇,才能让关中之民知道,到底该感激谁。”

马应笑了笑,“公达放心,待真正出现灾情之时,我必会前往关中坐镇。我现在只想知道,此次灾情,是否会对我们图谋巴蜀有所影响?”

“自入主关中之后,主公从未停止过兴修水利,纵使大旱,三辅之地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况且凉、并二州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若只论主公治下四州,足够周转过来。但若是想要兴兵十万攻打益州,只怕有些难度,估计最少也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后……”

“明年吗?可任岐、贾龙二人,恐怕这两月就要起事了。”马应皱起了眉头。

“主公勿急,先静观其变吧,若真有机会,也不是不能出兵。纵使粮草不充足,但支撑三四个月应当不成问题。”

三四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若是顺利的话,也有可能打到成都。但若是不顺利,可能连汉中郡都打不下来。毕竟,被一座坚城挡住三四个月,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那就到时候再议吧。”马应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些伤神。

其实,今年就攻打益州的话,确实有些太急促了,哪怕没有关中大旱这档子事,亦是如此。毕竟所谓的十万大军,现在也只不过只有七万而已,四万虎骑军和三万陷阵军,其中还有一万陷阵军在徐荣的统领下,登上了葱岭。

至于剩下的三万大军,还在招募之中。就算招募完毕,最少也要等到两年后才能拥有合格的战斗力。若今年就发动益州之战,他们肯定出不了什么力。

沉思良久,马应叹了口气道:“看来确实是我太心急了。夺占益州难以一蹴而就,还是将目标放低一些吧。若真有机会,就先将汉中夺下。”

听了这句话,荀攸脸上露出了笑容,“主公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当务之急,还是当以稳固治下四州为主。待明年秋收之后,再大举进攻刘焉不迟。在此期间,主公倒是可以尝试招揽盘踞在河东郡的白波军,以及盘踞在上党、太原一带的黑山军。”

马应皱起了眉头,“白波军也好,黑山军也好,皆为我等与关东诸侯之缓冲。我还没有做好与关东诸侯开战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