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213章 称王之议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213章 称王之议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纵使没有郭嘉劝阻,马应也不会选择现在就出兵攻打益州,毕竟许多条件都不成熟。因此,接下来的时日,他的重心从征战转移到了备战上面。

为了尽快将那三万新兵训练成合格的战士,马应又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动。不仅如此,他还给这三万新军取了个名字玄武军。

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恰巧在想名字的时候看到了一只乌龟,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了“玄武”这两个字,然后新军的旗号就定下来了。

因为早就答应了马超的缘故,马应直接任命他为玄武军主将之一,加封偏将军。另外两个主将则是从陷阵军调过来的典伍和成公英。典伍是平调,依旧是裨将军,而成公英则属于升迁,当下同样是裨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成公英的统率已经被马应提升到了一流的水平,智谋也提升到了二流。

成公英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但沉稳谨慎,且忠心不二,乃是马应非常欣赏的一名将领,这才特意耗费了一百多白银点在他身上。

至于典伍,马应还是没打算提升他。因为此人独自领兵时的平庸表现,马应已经不打算将他往主帅方向培养了,做一个称职的副将就行。

虽说三人都是玄武军主将,但因为马超军衔更高一些的缘故,隐隐还是以他为主。

当然,到底以谁为主,还需要在战时以马应的命令为准。没有马应的命令,他们都只有练兵之权,而且都负责一万人,军衔高一点也好,低一点也好,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被任命为玄武军主将之后,三人立马赶往凉州,开始操练新兵。

玄武军可不是陷阵军,因为大部分都是从凉、中、并三州招募的汉人,马应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和虎骑军一样,成为自己真正的嫡系。马超三人隐约知道了此事,自然不敢懈怠。

除了玄武军之外,三万陷阵军也做出了调整。因为典伍被调离的缘故,再加上往日的功绩,张辽和高顺二人都升了上来,被任命为主将,封裨将军。再加上早就被拜为裨将军的徐荣,陷阵军三位主将的阵容同样豪华,甚至比玄武军还要胜上一筹。

别的且不说,徐荣和张辽二人可都是帅才,潜力不可限量。而高顺,虽然要弱一些,但各方面也不会比成公英差,不管是性格还是能力。

高顺同样身受马应赏识,因此也被提升到了一流武将的水平。虽然仅仅是刚刚踏入一流的门槛,无法和徐荣、张辽二人相比,但放眼天下,依旧是一名难得的良将。

其中两万陷阵军已经从汉中回到了关中,由张辽、高顺二人负责平时的训练和事务。还有一万人马依旧在徐荣的统率下驻扎在商州,也不知道有没有从葱岭上退下来。

前段时间马应倒是经常收到徐荣的战报,似乎已经将无雷、桃槐、蒲犁等国给灭掉了,并将帕米尔高原占据。而商州刺史贾诩,也开始调派人手前往修筑驿城,以设立北葱郡,进行有效统治。

如此,不仅能够方便商人往来贸易,还能增加一些商业税收。

马应准备在徐荣打下中葱郡(大概相当于巴控克什米尔)之后,就将他的军衔往上提一提,和马超、庞德等人一样,拜为偏将军……

至于四万虎骑军,倒是没有进行人事调动,依旧是以庞德、张绣、麴义和杨阜四人为主将。

除了这三支大军之外,还有新归附的两万汉中军。这两万兵马哪怕被马应筛选过一次,但整体兵源素质依旧不高。待未来攻下益州之后,马应打算将他们全部转化为益州郡兵。不过现在,依旧打算用为野战军。

四支大军加起来,一共十二万人马,若是再加上四州的郡兵,将超过十七万。而治下人口,更是已逾六百万!

不知不觉,马应已经拥有了极其恐怖的势力。

为此,不少属下都动了心思,有意无意地劝他称王……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劝他称王了,不过却被他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理论给说服了。可是现在,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天下大乱,三帝共立,劝他称王的声音越来越多,已经感觉快要压不住了。

好在,还是有不少清醒的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例如荀攸、郭嘉和李优。他们不是不赞成马应称王,只是说时机未到。

一来,当下虽有三帝共立,但皆是汉室宗亲,目前还没有一个外姓称王称帝。若马应开此先河,将会承受最多的骂名,于声望有损。

二来,高帝早有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马应已经成长到了令其他诸侯不安的地步,若是再称王,不是主动给他们送上联合讨伐的借口吗?

因此,在没有实力硬抗天下所有诸侯之前,绝不能称王!

不过,三人也隐晦地表示,夺下整个益州之后,倒是可以考虑称王。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不管马应怎么韬光养晦,都会成为天下公敌。毕竟,秦灭六国之事距今也不过四百多年。尤其是袁绍、曹操、袁术这样的野心家,绝不会任由其继续发展。

当然,真到了那个时候,纵使他们全部联合,马应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只需紧守关隘,战败的概率并不大。

况且,那些诸侯想要真正联合在一起也不容易。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拉扯了那么久,最后不还是以秦国胜出而结束?

毕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才是常态,真正有那么高觉悟的诸侯其实并不多。

总之,称王的事情暂时被搁置,当下马应只想将益州打下来。

至于打下益州后到底要不要称王,还需要依照那时候的局势而定。

其实,他更希望自己打下益州后,有其他诸侯跳出来称王称帝,帮自己吸引一波仇恨。如此,他又可以趁机发展几年了。

为此,他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诱惑袁术那个二傻子逼刘协禅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