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240章 蜀州

三国武将修改器 第240章 蜀州

作者:大汉之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1:58 来源:笔趣阁

“主公,益州地域广阔,难以管辖,当析为二州,分而治之。其北部巴蜀之地诸夏居多,且为古之梁州,可以梁州命名。其南部为哀牢、夜郎二国旧地,西南夷居多,可继续以益州称之。”荀攸提议道。

他也和马应一起来到了益州,勘察完益州的具体情况后,忍不住说出了这个提议。

马应拿出地图,认真查看了起来,发现益州确实很大,辖境包括后世的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以及缅甸少许地方,哪怕分成两个州,面积也不会比凉州小,依旧能够排在前列。

为此,马应不得不召集益州的文臣谋士认真商议了一下,最后,析益州为二州的提案很顺利地就通过了。

不过,因为梁与凉同音的缘故,马应并没有采用梁州这个州名,而是称之为蜀州。

自此,益州拆分为蜀州和益州。

蜀州为原益州北部,辖有原蜀、巴、广汉、江州、犍为、越和七郡以及青藏高原一小部分。

为了方便管理,马应对这些地方重新作出了调整,划分为蜀、巴、梓潼、广汉、江州、犍为、越、和蜀西九郡。

梓潼郡包含了原广汉郡北部以及巴郡西部一些县,而新广汉郡也同样占了巴郡两个县。再加上以前就析出过一个江州郡,巴郡从一个巨无霸郡,缩水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郡。

值得一提的是,犍为、越和三郡也都没有以前那么大,它们的南部都划走了不少县,以组建云南郡、朱提郡和兴古郡。而蜀西郡,则是深入高原的一个郡。

原益州北部重置蜀州九郡,而南部则重置益州七郡,包括云南郡、建宁郡、朱提郡、兴古郡、永昌郡、哀牢郡和益南郡。

其中建宁郡即以前的益州郡,而永昌、哀牢和益南三郡,则都是以前的永昌郡。没办法,永昌郡太大了,拆分成三个郡都不嫌多。

新永昌郡包括后世云南怒江州、保山市以及临沧市部分地区,在怒江以东;哀牢郡则包括云南德宏州以及缅甸部分地区,在怒江以西;益南郡则包括云南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等地。

益州七郡,汉人比例非常少,乃是未来需要着重发展的地方,尤其是汉化政策,必须一直实施下去。为此,马应打算忽悠一批儒生过来,教这里的人读四书五经……

一直忙到十二月,才真正将益州的事情处理妥当,不仅搭建好了政治管理框架,而且还建好了许多据点。不久之后这些据点都会开始建造县城,彻底将这些地方牢牢掌控在手。

除此之外,马应还征募了三万西南夷,组成了一支新的大军无当军。

这些西南夷非常适应山林作战,未来也能派上大用场。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后,马应又亲自去了唐州一趟。

唐州取唐旄国的“唐”字命名,已经被划分为七郡,分别为澜沧郡(昌都市)、黑河郡(那曲地区)、日光郡(拉萨市)、林芝郡(林芝市)、山南郡(山南地区)、高山郡(日喀则市)和葱西郡(阿里地区)。

和湟州一样,唐州除了少部分地方能够置县以外,大部分地方都只能建造驿城,进行半放养式管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些地方确实太贫瘠了一些。

夺下这个地方,也就只能满足一下开疆拓土的野心,于国力增长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在这里,马应也招募了两万羌人,组建了一支高原军。

不知不觉,兴平四年(197年)就过去了。

这一年,袁绍、曹操、刘表、吕布、刘备和袁术都在休养生息,停战后就没有太大的军事行动。而江东猛虎孙坚,倒是比较活跃,攻占丹阳郡和豫章郡后,又开始征讨治下不听话的山越,收编其人口以充实自身,实力越来越强。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诸侯辽东公孙度。

公孙度乃徐荣推荐、由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辽东郡属幽州,也是当下唯一一个没有被袁绍占领的地方。

此人之所以名声不显,是因为几乎没有参与过中原大战,这么多年下来,他要么在东伐高句丽,要么在西击乌桓,还把辽东半岛以及胶东半岛北部的一些岛屿给占了下来,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他和袁绍之间倒是很有默契,你不犯我,我也不犯你。他之所以不犯袁绍,是因为畏惧袁绍的实力,而袁绍不犯他,则是因为暂时顾不上,毕竟他现在的战略重心都放在西边和南边。

况且,有公孙度镇守,也可以避免与高句骊发生冲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辽东不好打,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如果中原战事再平息个几年,他倒是会考虑攻打辽东。

“主公,益州既要建造城池,又要兴修水利、修缮驰道,消耗太大。继续这么下去,今年税收将要帖进去不少。尤其是修缮驰道,主公定下的那些驰道工程浩大,非数年难以建功,臣提议暂缓几年。”荀攸开口说道。

马应眉头微皱,道:“若要加强对益州七郡的统治,完善的驰道乃是重中之重,况且益州有路通身毒(印度),待这些驰道修缮完毕之后,又可开通一条丝绸之路,于国有大利!”

“虽说如此,但耗费太多的钱财在这些事情上,恐影响平定天下……”

“公达且宽心,两三年之内,我们怕是都无力东出了。袁绍、曹操、刘表和孙策四人联盟犹在,不管攻打他们中的哪个,都会受到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御,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应该都明白。待他们联盟破裂相互攻伐的时候,才是我们出兵的最佳时机。我预计,最少也需要两年。故而,这两年可以将重心全部放在内政上。”马应解释道。

荀攸沉思了一会儿道:“主公可是觉得,两年后袁绍和曹操之间将会发生大战?”

“只要我们不再向东扩张,只埋头发展内政,他们迟早会有一战。袁绍与曹操如此,孙坚与刘表亦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