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零四章 尘飞战鼓急 (十七)

唐徒 一百零四章 尘飞战鼓急 (十七)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淮河北为泗州,南为楚州,两州仅一水之隔。

临淮的名字就能知道这泗州的治所紧邻淮河,但陈权在淮河旁却是分了兵。留下三千人征集舟船继续渡河,而陈权自领六千人马转向了泗阳。

“你为何不直入盱眙①”?郑助有些好奇的问到,他对军事虽也不算通晓,但是过了河就能入楚州的盱眙县了,如今河面很是平静,且未见有伏,想来泗州之变还来不及传递,如此骤然发难当会势如破竹,他实在想不通为何陈权要领大军绕路而行。

“我不喜山,有山多有伏,盱眙的都梁山不高,据言最高只百余米,但山脉纵横连绵可藏兵处太多了,便如徐州一般,徐州多山,虽多是不高,茱萸山也才四百米,然就是这般也能博得易守难攻之名。啧啧,我非战将,亦不是智将,所以最好还是绕过去呢“。陈权很是坦诚的解释到,他对郑助很有些好感,除了其人言辞间颇有些见识外,最主要郑助好歹也是一州刺史,这个时代选官虽然极重家世门楣,但是能执掌一州之地的多数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如今胜果越来越大,可治民官还是极其紧缺,如能留下郑助为用这是陈权求之不得的。

”哦,那你是打算去泗阳经泗水直取山阳了“?郑助略一思量便明白了陈权的打算,不由得窃笑了起来,山阳是为楚州治所,他是曾游历过的,高墙坚垒,就凭陈权这六千人还真是夺不下来的,特别是这一番转行又要耽搁些时间,泗州的变故必会传到楚州,楚州刺史裴坦是为能臣,怎会不做防备。

”恩,对也不对,刀兵不详,我亦深厌之,故而山阳该是郑使君取来与我呢”。陈权侧过头来似笑非笑的盯着郑助说到。

“我??哼,陈长史说笑了吧?我虽是囚徒可也非是任人羞辱,你若要杀我动手便是,何必戏耍”?郑助皱起了眉冷声说到,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哈哈,郑使君莫要误会,你且听我说,楚州盐田密布,历来为大唐盐仓,可也因此饱受海潮倒灌之苦,代宗大历年李承修筑常丰堰保堤护岸楚州才得富实太平。楚州刺史裴坦我来时曾经细细打探过,其人性简朴,爱民如子。故而我意请郑使君去劝他献城,如若不然,我就掘开常丰堰”。陈权对郑助的反应不以为意,复又说道,而这话却让郑助顿时楞住了。

常丰堰长一百四十里,北起盐城,南至海陵,是因安史乱后为解决粮食不足的困境朝廷在楚州,扬州新立屯田,可两州熟田早就耕尽了,余下荒地因是临海多为斥卤之地,且海水逢潮汐便会击岸,每每倒灌害民,故而当时的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上书朝廷请建海堰,由此便有了常丰堰。自常丰堰建成后先是让大片卤地成了沃壤,更是遮护良田,屏蔽盐灶,因此楚,扬二州得利十倍于前,所以这常丰堰何等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而一旦掘了常丰堰会是怎样?莫说经济损失了,原有的卤地贫瘠少人,可如今的良田所在百姓何其多也,这将会是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而且还不是楚州一州之难,扬州这个江淮的经济中心也会卷入进来。想到这郑助的冷汗瞬间流了下来。

“你,你怎敢~~,我听人言你不喜世家却多爱百姓,你可知掘开常丰堰会如何?郑助脸色煞白,颤巍巍的指着陈权质问着。

“我自是知晓,所以才请郑使君代我劝说裴使君。百姓~~,哎,然我要留了性命方能爱之,郑使君以为呢”?陈权轻叹一声低语到,其实他有些话却是不便言说,陈权不放心彭城,更不放心泗州这条后路。泗州离楚州太近了,想取楚州必要出奇,可怎么算来都是难瞒,如今兵马又是不多,他也没有时间去征战。所以只能出此下策希望能吓住裴坦献城。

“你,你~~,乱臣贼子,必受天谴~~”。郑助已不知要如何言说,只是一旁声嘶力竭的叫骂着。

”天谴?呵呵,我来这个世上大概就已受过了吧“。陈权苦笑了一声喃喃自语着。

——

杜平近来一直给韦康打着下手,彭城没什么人可用,他识字,过往随杜牧走南闯北也算有些见识,加上他的身份,一个曾经的奴仆如今却进入了徐州最显贵的阶层,这几乎就是一面活着的宣传栏。

不过杜平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他甚是明白,儿子是陈权最为信任的人,自己就更应该谨小慎微。

今日一早他便又领人去了胡市登记胡人,不清楚为什么陈权对这些奇丑的胡人那么感兴趣,特别交待了要寻一些见识广的,有一技之长的,对于杜平来说大唐虽然没落了,但依旧是天朝,是万邦之主,而胡人能有什么?不过既然是陈权看重的也只能尽力而为。

武援鬼鬼祟祟的出现在胡市,身旁跟着几个世家儿郎,杜平见了起初并不以为意,这里的胡女甚多,不少的浪荡子都喜欢来戏耍,便是韦康闲来都是喜欢来的,不过武援碰见杜平表现的甚是客气和慌张,这让杜平生了疑,他可知道这武家小子没个正形的,过往见过两次都是把鄙视明晃晃的摆在面上,言语间也极尽挖苦。如今这是怎的了?况且听说武家娘子要将这武援接入节府照料的,为此杜方可还是纠结了一番的,毕竟韦家娘子如今也在节府,武援的名声又是不堪的很,生怕出了什么意外。还有那几个世家子,杜平可是知道这些个世家在表面的温顺下藏着怎样的恶毒。

这般想了一会杜平越发不安,忙交待了随从继续行事自己则跑回了节府。

——

“方才那杜家老奴可会疑心我等”?武援有些忐忑,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弱了,他如今想的更多是如果败了呢?自己会死吗?那老婢尸体的模样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出来,死的很是凄惨,自己也会那样吗?

“呵呵,无妨,陈权可是你的内兄,啧啧,这是绝佳的身份,谁敢妄动?况且我等只是吃酒做乐,他何故见疑”?曹谟还并不知武援杀人之事,只当这竖子怕了,忙笑着安抚到。

“恩,我,我昨夜醉酒,误害了个老婢,这~,我是忧这事为人所知呢”。武援还是没忍住,犹豫了一番赶走了陪酒的胡女,在几人诧异的眼神中将昨夜之事说了出来,或许这几个朋友能给自己出个主意吧。

武援的话让饮酒作乐的几个世家子立时没了声息,脸上的惊诧,惊恐,埋怨甚至还有些藏不住的喜色。至少袁家儿郎便是添了欢喜的。

这武家或是真如阿翁所言那般坏了风水的,怎会出了这么个不知事的猪狗,这样的事情如何能轻易对人言说,不过也正因此这畜生便再没了回头路了,大事可定。

“不好,那杜家老奴听人言甚是谨慎,万一他有察觉那么你必死的,我等倒是无妨,吃个酒罢了,又未害人性命,你就~,唉”。曹谟也是一喜,可马上就正色起来,他发现这既是好事也是祸事,至少起事不能拖了。

“我,我,一个老婢罢了,“啪”,诸位不是说天下再无孙叔敖那般的少年英杰吗?今日我便效仿先贤,只诸位可有胆助我”?曹谟话中的“死”字就如同一个魔咒,让武援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了起来将手中的酒杯狠狠摔落,涨红了脸恨恨的说到,只是这变声期的豪言多少有些可笑。

“啪”“啪”~“啪”~~~

几人面面相觑后依次站了起了摔下酒杯:“如何不敢,同去,同去,斩了那两头蛇,解徐州于水火”。

——

“大郎,我方才看见武家小子和彭城各世家子同去了胡市,甚是鬼祟,可会有变”?杜平推开门气喘吁吁的急忙说到。

”阿爷,您快坐下,莫急”。杜方呆了一下忙起身心疼的搀扶了父亲坐下。

“那小子向来胡闹的,胡市去戏耍也是寻常,阿爷莫不是想多了?您也知武家娘子与大兄的关系,武将军也是得力的,这~~,故而虽是提防着世家生乱,可武援怎会如此”?杜方想了一下笑着说到,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实在是有些疑神疑鬼了,武家和陈权可是一体的,哪有自家人攻伐之理。

“啪”。杜平猛然起身狠狠的抽了杜方一个耳光,复又呵斥到:“你这狗奴,与这数州基业比一个女子算的了什么?陈大郎将彭城交予你这是何等信重,万一生了事端你要如何?你我同死可能赎之”?

“哼,真不知如何养了你这猪狗,呸,我去寻韦郎君言说”。

——

武援拎着酒壶猛灌了一口,借着酒意胆气又重新找了回来。

“咳,曹九郎,你向来多智,你说该如何行事”。

“再请宋无忌②。

——

①盱眙在唐朝曾经划给泗州管辖,《新唐书》,《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都说是建中二年(781)归泗州。不过盱眙在晚唐或是宋初又归了楚州,这个时间很是含糊,各种史料记载不一,多是认为在是南唐时或是宋初。

《全唐文补遗》中有一篇《唐故楚州盱眙县尉范阳卢氏君郑氏(谊)墓志铭并序》里记载了:乾符(877)四年终~。所以877年前盱眙又归了楚州。

《元和郡县图制》中淮南的的内容散佚了,所以没有楚州内容,但是河南道的泗州条目下没有盱眙。所以成书于宪宗元和八年(813)的这本书大概能够说在这个时期盱眙已经又划归了楚州了。

②宋无忌,既宋毋忌,晋·张华《博物志》卷九:“水石之怪为龙罔象,木之怪为躨罔两,土之怪为獖羊,火之怪为宋无忌。”

之所以用宋无忌为例而不是更知名的火神比如祝融或是回禄等,是因为据记载唐牛僧孺曾立庙祭宋无忌,庙在武昌。牛僧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名人,名相,牛李党争被认为影响了大唐的命运。所以我选择了宋无忌。

百度里说《搜神记》记载:“神姓宋,名无忌,汉时人也,生有神异,死而为火精,唐牛僧孺立庙祀之,以酿火灾,庙在武昌府之城东七里。”

不过这个是有点问题的,《搜神记》是晋朝干宝所做。

关于牛僧孺的事情是出自《万历续道藏》中的《搜神记》,也叫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或是《搜神广记》,而这个《搜神记》是编于元代的,和干宝的那个没什么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