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二十四章 贴马赏年华 (三)

唐徒 一百二十四章 贴马赏年华 (三)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岑参的诗句道尽了关中的八月天。

这几年来天气都是起伏不定①,大中三年比往时还要凉一些,先是年初害了霜,接连的盛夏也自来去匆匆,等初入了秋,已是凉的让人咋舌。

虽是天凉将藏,可为了生计总是要有出行,于是豪族士家翻晾起了裘衣,一时间淡淡的陈腐骚臭满城皆是。

寻常百姓却无这般福气,嗅得但穿不得,也只好各显神通,富足的寻些丝絮,贫寒的则攒了芦絮,割草揉碎备用,纸衣被②的买卖也愈发的兴隆。至于接下来的时日里会冻死几人,只能等着各府道的上报了,数字想来不会少,不过这日子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年景好坏都是要死人,天下人也就习惯了。

朝中官吏倒是不忧,特别是宰相这等的高官,于他们来说现在发愁的是如何构思一篇新的谢表,天子年年都有御赐,这谢表自然不能含糊了,只是词也就那么几句,翻来覆去的想要写出些新意来也是不易。

武宁事了大唐又是慵懒的沉睡了起来,天下重归了太平。

——

昭义的快马日夜兼程奔往长安,这太平享不了几日了。

——

李忱近来心情还算不错,大事小情多也理顺,先不管结果是否满意,但终究未有积压。

武宁的表章来了好几份,推恩的,谢恩的,表忠的,谄媚献礼的,还有希望朝廷遣派官员治理地方的。

这最后一项让李忱生了兴趣,复把这些时日收到的各方消息逐个审度了一番,既是欣喜,又有些疑惑,思虑无果忙召了一干重臣入内商议。

——

崔铉看着屏风上的十六字,眼角跳了一下,耳边突又传来一声轻细的窃笑,不需扭头去看崔铉都知道是白敏中③,只有这小人才会如此肆意妄为。于是崔铉又恨起了李德裕,当年他怎么就瞎了眼把这奸人荐入翰林得了势呢?最终不但被落井下石反咬一口,现今这小人还留在朝中恶心着自己,啧啧,活该其在崖州遭罪。

随着思绪的发散,崔铉的恨意又牵连上了已故的白居易,如果当时白居易身子骨硬朗些或许就不用以弟代兄了吧④?所以~

“崔相,朕的字如何”?李忱看着崔郸神情渐是狰狞,不知其在琢磨着什么,磨牙的声音都是吱吱的刺耳起来,有心再瞧瞧热闹,然殿中威仪却不能失,只好笑言打断了崔郸的思绪。

“啊~,好,圣人的字,恩,好,圣人之字落纸成烟,行云流水,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啧啧,如是张怀瓘⑤尚于世,定是会断为神品的”。崔铉一愣忙构思起了答对,字写得如何不是关键,那十六字的深意才是要小心应付的。

“哈哈,谬言也,朕的字便是称个能品尚且惶恐,何来的神品?呵呵,郑杨段薛四人如何了?京里的童谚传的可是有些张扬,天渐凉,朕无能致百姓困苦,可不忍让稚童再受了寒呢”。李忱轻敲着椅上的龙首调笑着,只敲了两下便停了下来,忙正色起来,心下暗恼自己得意忘形,却是忘了那许久未见的马元贽今日便站在身旁,如同早时一般。

“回圣人,臣有罪,臣是以为郑鲁有谋善断,前时李廓任职武宁时其人便言李廓不能治军,武宁必乱。而薛蒙非但自身品行高洁,才德昭彰,其妻韦孝公⑥女更是续书曹大家⑦,士族无不为之赞叹传写。杨绍复之父是杨於陵⑧~~,段瑰~~”。

“好了,朕知了”。李忱沉声打断了崔铉的辩解,语气颇为不善,心中更是不满,但也有些奇怪,崔铉怎会如此不智这般强辩?这不是崔铉行事的风格,欲要呵斥却终是忍了下去,非为旁的,只因马元贽在身旁。

“罢了,这事以后再论,今日召尔等是因武宁事,武宁的陈权这一个多月连上了多份奏书,谦辞了赐姓一事,啧啧,也不知哪里学来的恶习,朕驳了回去。前几日还送来一条大鱼,说是什么祥瑞,莫不提朕本就不喜这些妄言,且也是寻人看了,寻常一条鲤鱼,只大了些,鳞上的字该是后刻,到京的时候已是难见。哎,这作伪甚是可恶,不过好在也算恭敬。但他欲请朝廷选派官吏之事,不知诸位如何看”?

“圣人,此事不足为奇,臣听说那陈权在武宁行事刻薄暴虐,又是杀戮颇重,几番下去徐州士族几为之一空,百姓也多有磨难,人心惶惶,方致武宁镇无官吏可用,天下士子又是因其手段强横不敢相投,故而他才腆颜来书,呵呵,得见乱臣如此臣甚是欢喜”。白敏中忙抢上前来作答,天子说的这些事情满朝臣工皆知,天子也非是要问臣子看法,而是想讨个主意,但这种既能博其欢喜又不至出了差漏的废话可是朝仪的开胃菜,也是诸位大臣争先恐后表忠的好机会。

果然,白敏中话音一落御座上的李忱脸色瞬时和缓了起来,轻摇了摇头笑言到:“朕知道,但这总要有个决断,武宁可要遣派官吏”?

白敏中退了回去垂着头似在思索,再没了方才争先恐后的气势。

崔铉终于等到了解难的机会,那十六字的阴霾就等着这一刻来清除。见无人作答也就不慌不忙的站了出来将自己思虑许久的盘算道出。

“臣以为可为之,圣人,武宁称其拥兵十万,呵呵,朝廷使者回报言其至多三万罢了,如不是魏博之事让武宁得了便宜~,如今其既主动奏请那不妨便随了罢了。陈权逆臣,可他也不能分身万千,如要统治地方必要依仗官吏相助,朝廷此前因恐生乱才允其仿效河北三镇自决,但既然他已经把这话柄递了过来,如何能不接了呢”?

“况且陈权杀戮太重,便是遣派官员也不至担心附逆,只是臣以为,欲要谋算武宁,必先决淮南”。

“楚州陷落,裴坦为国尽忠可歌可泣,虽是陈权说淮南之事非他所为,但这内里详情又如何瞒得过世人?楚州之陷令扬州屏障已失,崔郸早就病体沉疴恐也不久于世,监军又是领军去往庐州平叛,如今也不知归来否,圣人,一旦陈权又生不轨欲夺扬州该是如何?大唐可万万承担不住的。故而臣以为,不妨遣派能臣赴任武宁州县,而再行瞒天过海之策巧下淮南接掌地方,只是淮南天下首藩,必要得力重臣方能为之。还有便是盐铁转运使,早时本该是淮南节度使并领的,但是崔郸~,咳,故而一直是白相兼任,臣以为,不妨还是分出来吧,白相因国事已是忙碌不堪为,故或依旧例,或另寻能臣分劳,这般还是更妥善些”。

在白敏中的怒视下崔铉说完后轻快的退了回去。这是一箭三雕之谋,淮南节度使必会是个宰相放任的,这几乎是惯例了,朝中宰相就这么几人,能选的并不多。

而盐铁转运使,只要能从白敏中这个小人手里剥离出来就是大功一件。更何况盐铁转运使早时一直常驻扬州,当今天子极重权柄,万不会再许节度使兼领。所以朝中必会有第二个重臣外放,虽然不知道会是谁,但一定是天子信任的,也是现在的某个宰相放任淮南后新进入相与自己竞争的人。

最重要方才崔铉说了那么多郑杨段薛的好话,不就是等着将这四人放出去吗,武宁就是天赐的好地方。但这事却不能崔铉主动推荐,那将会担下背友的恶名,白敏中的声名狼藉可不是他想要的。所以这必要天子指派才是,这样天子忌惮的结党一事也就彻底烟消云散。

何其之妙的主意,崔铉退回去后都快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马公公,淮南监军到底怎样了?直说庐州生变兴兵去讨,可这有些时日了,朕是未得消息的。此前崔郸因病不能理事,啧啧,监军勤于国事辅政地方,朕心甚慰。方才崔相之言~,朕是想问,朝廷如是新遣派了节使,可还会病下”?李忱又是敲起了龙首,好一会却未回复崔铉,而是转过头来盯着马元贽满是讥讽的问到。

“呵呵,圣人,崔郸病了,是因李德裕而病。奴婢以为如今满朝并无李德裕余党,所以想来新的节使该是不会患病吧”?马元贽恭敬的回复着,但是这话却刺的李忱一愣,殿下的宰相也都垂首屏息,只当是隐形一般不听不见。

”哈哈,好,马公公啊,听言那陈权送了佛骨来?可是稀罕的呢”。李忱的声音尖厉了起来,大中三年了,还要忍几个三年?自己还能活几个三年?那一贯不大瞧的上的武宗可是三年便把权倾朝野的仇士良吓死了,自己如何不能?

“听闻圣人近来喜经文,每日皆命郓王入献手抄,哎,奴婢还是打算将那佛骨献与郓王呢,这般许是那经也能添了些佛意的”。

“退朝”。

——

朝堂上的剑拔弩张陈权并不知情,他今日穿戴齐整领兵出了彭城,激动的几乎无法自制。

王康遣人先行来报,李德裕被接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