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三十四章 贴马赏年华 (十)

唐徒 一百三十四章 贴马赏年华 (十)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①。王摩诘当年意求归隐嵩山,却终不能得,如今随法师来此,呵呵,我都生了隐世之念了”。

裴休拄着木杖步履艰难的爬着山,不时瞟看儿子矫健的步伐,又是紧赶了两步,生怕被落了下,忽生了些感慨。他的名声在大唐响亮的很,远超其所居的职位,即便尚不为相。可世人或许还不知朝中宰相皆呼何名,但一提起那崇佛的“河东大士②”却多有耳闻。于裴休而言,不论这称号是否为美,也总要比碌碌无名好得多。更何况这其中隐性的利处着实不小。

名利名利,得名者多有利取,世事便是如此。

这次来嵩山并不是计划内的行程,本是要由颍河入淮,再经淮水护送法海同去武宁,然法海却是执意要先去不远处的嵩山少林寺。前时亲送爱子入了空门,裴休于佛家处又搏了美名,可其心下却多少有所亏念。天下之显贵崇佛者何其之多,但有几人舍得娇妻美妾,功名利禄而取超脱?至少裴休本人就是做不到的。

侍奉佛祖也就意味着要孤老一生,任有百般才学和抱负都将化为世外闲语。裴休亲自裁决了儿子的命数。如今法海一些微不足道的请求便自是无不应许了。

“檀越,您慢些~,且先歇歇,哎,这嵩山却是难登的很,莫伤了身子呢”。法海自登山后第一次开了口,非是不愿言,而是不知言从何出。已成了和尚,自该斩断俗缘,但身旁老者是为亲父,曾也是多得其爱怜,这俗世之情却也难断。一路上裴休寻了不少旧话攀谈,不过法海多是沉默着冷淡相对。现在看着父亲须发皆白,老态毕露,又是气喘吁吁的陪了自己登山,法海的心还是软了下来。

“哈哈,好,好,歇歇呢,咳,法师~,法师向佛之心甚虔啊,我旧时也于少林禅宗是常心向往之,却深恨不得空暇,而今因法师之故,倒是获了机缘,也是美事呢”。裴休闻言大觉欢畅,忙陪了笑,搜肠刮肚的寻着话,难得儿子开了口,却不能冷了下去。

“恩,我也只是临时起意,倒是委屈了檀越,我~,我是想,既已沦落于此,不妨瞧看一番天下佛门,或也可解心中之惑”。法海犹豫着看了裴休好一会,方才言说到,人人心中都有**,可能眼前的老父是个不错的倾诉对象。

“哦~,咳,我年将一甲,大约也能得微旨③三分,虽不敢存师念,但如法师有惑,不妨尽言,许能解之“?裴休脸上浮了些得意,挺直了身板,复捋了捋因奔波而略显凌乱的长须,终是得了机会,此时就如同过往在家教子一般,父亲的尊严又寻了回来。

”恩,我是想法缘师兄,其也是出自佛门,可为何出世后径起灭佛之势?手段更是酷烈。于沩山常听人言,师兄甚是和善,虽于小节处多有不拘,然亦非残暴之人,其确不信佛,但也是礼拜颇恭,如今这是怎得了”?法海挪了身子凑近些,满怀渴望的等着答复。

“哈哈,此不难解。为何?皆为贪啊!有解其字,贪:欲物也。此物该指为何?利也。我前时多次往沩山拜访灵佑禅师,那时就认得他了,坦诚的讲,于他我是不喜的,极其不喜。第一次得见,我便从他眼中看到了野心勃勃的气焰,啧啧,甚是炙热的,他那时对我亦有攀附之意”。

“野心~,其实本算不得错,但世间自有其规,天子领国垂治,百官忠于国事教化安民,民则守序耕耘度日,方外之人且自避世修行,众生各安其分,如此天下方能为治。莫要觉得我言辞迂腐,法师且想,如是天子耕种可及的了农夫?庶民可有手段治国”?

“陈权,不安分啊。当时送你~,法师上山时,其实已是应了灵佑禅师所请了,禅师有意托我带陈权下山,替其寻个职司,我虽是不喜,却还是应了,只因不愿留其在沩山,恐会误了法师修行,却不知为何事情又有反复,如今想来~,啧啧,竟是不想他能做下这般大事”。

法海皱了眉头,父亲的话很是奇怪,似是而非,似有些道理,可又让人觉得刺耳,安分?何为安分?世人不都有所求吗?自己如今拜佛求心安亦得欢喜。面前的老父不也一样为了高官厚禄奔波一世?有心反驳却终是不好开口,于是谈性也淡了些,又是沉默了好一会方又开口问到:“哦,还有一问,我在沩山怎也想不通的,家师曾以“悟”字说师兄,亦曾以此字问我,两厢皆有所言,据言师兄解了,可我却无有所得,此番去武宁便也是复问之,何解“?

裴休的手一颤,几根长须竟被揪了下来,仰起头来看着天,看了许久,长叹一声说到:”哎,禅师智者,其言非指佛事,而是世事。悟与不悟皆为禅师一人语,何以?皆因禅师之言可为定数。便如这天下,便如你我,皆是如此,居上者可定万千,而旁者只得领受之。嗨,前时我的话却是迂腐了,谁又不想为上者呢”?

“今次离京无辜惹下些麻烦,早时尚有不快,而今得了灵佑禅师之言教诲,倒也不虚此行了,而且,细细想来,这天下之事越发诡谲,此时避开也是好的,恩,确是要避一避呢”。

“法师,今次你去武宁,或可同陈权好生交际一番,人啊,也算不准会有什么样的造化,万一~,那时也是个善缘呢”。

裴休的逃避之言令法海有些不敢置信,这不是他认识中的父亲该说之话,在他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个忠于国事不避艰险的良臣。大唐现今的情形不管是居家时,还是在沩山,甚至于这一路的逃难都是有所见闻的,此时作为臣子如何能生避逃之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