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三十七章 贴马赏年华 (十一 下)

唐徒 一百三十七章 贴马赏年华 (十一 下)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陈权的离去让大殿内的气氛骤然冷却了下来,韦康与郑畋也只是今时初见,虽然韦康将其引入了府,但也只是听闻李德裕的推荐随手为之罢了。私交并没有,特别是郑畋的表现又令韦康的危机感几不能遏。

“杜牧之真的说过那话”。韦康突然开口笑问到,他并没有像陈权那般闻言失态,而是一直悄悄的观察着郑畋,这个可能是自己在武宁权力中心的大敌,由此倒是比陈权看的清楚。

“呵呵,说与不说又有何妨呢?我方才说武宁局势大好,啧啧,这话我自己都是不信的,然还是要说,为何?我这一路来发现个问题,陈大使~,如何说呢,非是无能之辈,行事也是果决,可其每行之事多是为了自保罢了,便是屡有弄险亦是如此。陈大使惜身过重了。欲成大事者,克己慎行自是好的,但后顾其危实乃大忌。陈大使为武宁之主,他如此行径又该让帐下之人如何心安”?

“方才那些话虽是无用,可能还会令人鄙夷,但我相信,这话入了心,便也生了根。想成大事,如今只有楚州一途了,武宁能守几时我是不知的,楚州啊~,三分之业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但总也算个不错的起始。韦郎君,您说,杜牧之与这份基业相比,孰轻孰重?武宁数万将士都依着陈大使求活呢,而非杜牧之,你我想求功名亦是要靠陈大使,而非杜牧之啊”。

“哎,可度之已经离去~,这,我恐其会不顾大局呢,你啊,就是不该说出口的”。韦康垂头沉思了一会,长叹一声埋怨起了郑畋。

“嘿嘿,韦郎君,您瞧,我这新置了靴子,如果陈大使不堪为主,那我就回岭南,或许等几年,等当今天子~,咳,我还年轻,也不急呢”。郑畋调笑起来,话音刚落,陈权的声音便又响起。

“哈哈,岭南你是回不去了,我不知台文心中之主何等模样,不过~,今既有幸见了台文,你就走不了呢”。

“方才失态,实是不该,十三郎我会亲书与他,他如非要求忠~。哎,我也不阻拦,南下之策便依台文”。

陈权走了过来,面色平静如常,似乎方才的悲愤只是作伪,只是没人知道他内心作何想。

“好,既如此我要言说大使三过,还望大使听之察之改之,此三过不解,大事难成”。郑畋忙是站起身来深躬下去,这一次陈权未作避让,也算是正式领受了主从之约。

“其一,大使何以不予元从封赏?天子之诏仅封大使一人,而余下者皆该大使自报,何以不为?如今已是两个多月了”。

郑畋的第一句就让陈权尴尬的几乎开不了口,特别是韦康也因此言瞧了过来。

“恩~,无人~,无人可报,我是想等等,等募足了官吏再行上报呢,徐州去长安路途也是不近,如此也是省的劳民伤财了不是”。磕磕巴巴的勉强解释了一番,陈权是不敢说他心底还是对身旁的几人有些瞧不上的。杜方不提,就是韦康,齐悦,曹全晟等人目前看来也多是中人之姿,陈权每一天都在翻查记忆,希望能再从脑海中找到一两个熟悉的名字,名人不一定就有天大本事,但是既然能留下名姓,定有些常人不及之处。可惜了,这么久过去,除了想到个和朱温同时代的李克用,再无所得。

“哎,大使,恕我直言,众人相投其意为何?无不是求取功名,我亦如此,您这般视若无睹实是不该,都是舍了身家性命托付于您的~,如此下去人心该要散了”。

“您如称王,必要设置官吏,这也是称王的妙处,否则您便是上报朝廷,呵呵,这中间按过往看来又要生些波澜,朝廷也必会在此事拿捏一番,毕竟你这个节度使可是未予授节的”。

“是呢,是呢,便该如此”。陈权忙应了下来,这事自己做的却是不地道,还是快些掩饰过去的好些。

’恩,其二,行事过苛,您对佛门与世家过苛了,二者有其过,可亦有其优,特别江淮本就是佛门盛地,百姓多是笃信之,一味严苛必伤百姓之心的,还望大使慎之“。郑畋想了一会复又说到,而这同样是个为难的,内里详情一时也是道不尽,陈权只好沉默着连连点头。

“如今徐州世家多已除灭,倒也不需再提,只言佛门,其实大使想控之亦是不难,您何不开讲论呢?过去数百年,历朝历代皆开讲论令宗门辩难,择其可用者由之,此亦可安百姓之心,讲论输了,那是无能罢了,以何取世人之悦”?

“啪,啪,大善,大善,台文之言大善,杀人只可解一时之忧,杀不尽的,又易生后患。如此才是妥当,度之,此策大善”。韦康拍着自己的大腿兴奋的附和起来,杀伐过重实在不是好事,他每日出行都是小心翼翼,生怕遭人暗算,便是以往常去的妓馆都是好久未去戏耍了,现在郑畋的谋划实在是巧妙的很,江淮富庶,佛门就是再不甘愿也不会因前事自废其基,这讲论必能开成。

“恩,确是大善,依你”。陈权也终生了喜意,更是不由瞟了一眼不远处的李德裕灵柩,心中千恩万谢,丈人果是慧眼,也是好奇为何自己一点关于郑畋这个名字的记忆都没有呢?许是忘了?

“其三,大使行事肆意了些,亦无法度,我也能知其中之难,毕竟武宁依旧是大唐治下,又无河北根基,行事却有难处。所以大使称王后亦是可解,王必有其法,而法从何来?我以为,如今彭城士子众多,不妨同开讲论,大使亦可求策。我闻您爱民之心甚重,那不妨便已爱民为题,而所有策议皆公示之,如此即可集天下人智定取新规,也勿需担忧投书之人不肯言说,呵呵,世人皆爱名利,如有妄言者,那便由他去担千古骂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