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四十七章 世事荒唐

唐徒 四十七章 世事荒唐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田牟满怀心事的骑在马上赶着路,随行的一千军士旗帜招展,飞扬的尘土让他的脸上更添了一丝难看。旨意来的甚急,他都未来得及好好准备一番,便被那携旨前来的仇师约催促着上了路。

仇师约是仇士良的堂弟,当然了,因为都是内官,所以也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但是伦理上也确是堂兄弟。几乎没几个人能想到仇士良死了才几年仇家就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虽然现今仇家诸人远不如仇士良之时那般权倾天下,可也正一点点的靠近着中枢,谁知道哪一天会再出一位神策中尉呢。

不过不管前途会多么的远大,仇师约此时却是一脸的铁青。刚刚经过了李廓之事,不清楚徐州军会不会把愤怒之火烧到后来人的身上。特别又是跟着这位新任节度使田牟。这可是大唐的狠人,手段强硬毒辣。

仇师约看着自己的侄子仇亢宗,这位倒是平静的很,还有闲情逸致写上些诗句,也不知是不是傻了。

“二郎啊,你这任了滕县令虽是正七品上,比之前的从七品下的中尚令要提了些品级,可你该知道此行的难处,怎还一点不忧”?仇师约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叔父,我忧又是无用的,还不如这般快活些了。而且这次终是能见到那陈权了。四郎之事可是把我仇家坑害不浅,我是一直等着见见这位陈郎君的呢“。仇宗亢不紧不慢的说着,平静的言语中恨意却是刺骨。倒也不怪他恨陈权,坦率说他也并没有和仇家几子真的就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本就是仇士良收养的,并非血亲,各自成年后又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打算,大家更多是举着同一个牌子的利益团体罢了了。

可仇从渭之死却是让天子和内官掌权公公大为愤怒,这怒火终究还是烧到了仇家身上。在仇从渭死前,他本来是要调任大理寺的,之后这一切便都化成泡影。仇家三郎五郎也因此事各自前程受阻。如果不是今次的差事不是个得意的,恐怕也轮不到他。

这次他受任滕县令,虽然说那陈权要去彭城当闲人,可终究离得近了,机会也便多了。

”咳,我和你说,莫要生事,仇自是该报,可绝对不能在此时,如是惹了乱子,谁都保不住仇家‘’。

”我是必要去彭城的了,还要二郎在滕县与我守望相助,莫要因小失大,这次要是事情做的好了,一个闲散的长史还不是任我等拿捏的“。仇师约忙警告着,他作为监军自然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内情,陈权现今是绝对不能出事的。

”嗯,我知道了,叔父您放心,我不会生事的“。仇宗亢不知是否听了进去,倒也是忙应了下来。

——

”十三郎,你们终于出京了?太好了,阿叔,你等一会,我马上叫人去唤大郎来“。

杜牧的到来让陈权十分欢喜,这样不管接下来自己做什么都会少了些后顾之忧。特别是现今摊上个倒霉的长史之职,想活下去,有时候不得不去冒险了。

今日陈权并未在城里,而是回了军营,田里的粮食已经收完了,马上就是接着的夏粮播种,牛买了一些来,这两日已经分了下去。不过只有百来头牛,却是不够用的,所以陈权这几日一直忙着调和大家尽可能的集体使用,顺便也是在去彭城之前拉拢一下民心。

齐悦那天来表了忠心,不过陈权并不会毫无保留的信任他。所以这次去彭城他会带着齐悦一同前往,留下杜方看家。

陈权想的是,假如,假如杜方也起了异心,那起码这块肉还算是烂在自家锅里,两相比较也没那么多遗憾的。

杜方很快就跑了过来,照例挨了两个耳光就拉着杜平出去,留了杜牧陈权二人叙旧。

”十三郎,你唤人来寻我便是了,嫂嫂他们你就这般安置在城里,自来了我这,倒是让我没了礼数,也不放心的”。陈权有些埋怨,听说杜牧这次家眷都来了,现在就安置在滕县城里,陈权忙叫人去看护。虽然滕县还是比较安生,可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才是悔之晚矣。

’哈哈,大郎莫忧,我自是妥当了才来,而且我见了韦令平的,倒是没想到他在这里。有他在无忧的“。杜牧不以为意的笑着说。

见杜牧如此,陈权笑着劝了几句也不多说,忙叫人准备了些酒菜同杜牧聊了起来。

”大郎,你现今倒是勿需担忧,田牟必会重用于你,你这个长史绝对不会沦落成闲人的。不过还是要自己留心些就是了”。听了陈权的愁事,杜牧回复的话让陈权有些宽心,却又不解。

“十三郎为何如此说?我与田牟并不相识,上次进京倒是转道天平军,可你知道的,我那时是见不到一任节度使的,所以田牟怎会对我另眼相看”?陈权忙问道。

“呵呵,非是他要对你另眼相看,而是不得不如此。你应该知道田牟出自魏博田氏,长庆元年田弘正为乱军所害,二年史宪诚又逼死了继任的田布,这田氏于魏博六十年的经略至此一朝断丧。田牟虽是逃过此劫,历来又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可因前事,朝廷却不得不对其多有提防。所以此次他必不会,也不能领兵过多。你这银枪都他也自然只能借重了”。

“我现今倒是很好奇这是朝中哪位的手笔了,实在精妙不已。你瞧啊。你这长史是为刺史属官,按照惯例,田牟节度武宁会自兼治所徐州刺史。所以你确是田牟所属。但是这银枪都呢,哈哈,却又不能为田牟所领。只能如旨上所言,由你暂领,而田牟如有所用,也只能托付于你”。

“最妙的是你这长史又只是个闲散的州长史,非是节度使长史,所以除了暂领银枪都之外倒也没什么可做的,故而也不担心你于此做大。特别是又升了个新的果毅都尉,实则这兵已是该他所领了。恐怕朝廷也只是为了稳妥才令你暂领罢了”。

“所以你倒不必担心田牟会害你,他只会拉拢于你,更不会夺了这银枪都。他不敢的‘’。

听着杜牧的话陈权忍不住心里骂娘,这谁啊?如此缺德,弯弯绕的害人。自己就这么不受待见?

“咳咳,十三郎啊,你说这是不是天子的意思?或者是内官的意思?他们如此这般,我觉得便是此事过了,我怕也得不了好吧‘?陈权苦笑的问道。

”我也说不准,不过大郎倒是不必过忧,其实这旨意是存了保全之意了。你也知道之前你那职务是做不得数的。现时才算是真正的得了实际。而且按例等田牟去任之时你也该卸职了。毕竟这长史虽是个不大管事的。可下一任刺史或是节度使也不会用前时之人。所以如无意外之后你会入京再提上一两级。此后只要安生一些,倒也能得个不错的前程。或许三十年内入相也未可知的”。杜牧笑着宽慰着陈权,在他看来其实这是个非常不错的任命,他很清楚陈权不大安生,谁知道何时便生出了祸事,倒是不如转了文职安稳些的好。

入相吗??陈权有些迷茫,三十年。自己应该能活到那时候吧?听着也不错,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不甘,却又说不出来为何。如果是他刚到大唐之时有人说他六十岁左右有可能当上宰相,那他一定会雀跃的求神拜佛祈祷自己一定活到那个时候,可现如今却只是略心动一下,便觉得有些无味。是自己心野了?还是说自己本质上是个淡泊名利的?

“哎,罢了,这事反正就这样了,不想了,头疼的很。哦,还有,十三郎你把杜平留下吧。一来他现今老是跟着你也不是个事,二来杜方有了中意的人,也该操办一下了”。陈权转了话题,说起了杜方的事情。

“哦?好啊,杜方现今也是官身,杜平也是该留下才是。不过大郎你也三十一了吧,这成家之事该紧要些了。可有中意的?若有我给你去操办一下呢”。八卦是人之天性,杜牧听闻有这种事情马上探了身子过来,直勾勾的问着。

“嘿嘿,倒也是有的,不过现今这好像不大方便,也好像比较难。嗯,之前我偶见了李文饶李相家的小娘子,嘿嘿,倒是有了些念想。十三郎,要不你去试试帮我也操办一下呗”?陈权突然觉得这事杜牧办正合适,他怎也是世家子弟,想来这中间的事情想的会妥当些。

“李相??哎,先不提这事能不能成,可我却是不建议你与李相过深瓜葛。并非是因其落魄。他出身赵郡李氏,再如何落魄也是大唐顶级世家子弟。便是我京兆杜氏也是无法比的,而是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嗨,你先莫急,听我细细说与你知”。见陈权有些急躁的想要打断,杜牧摆摆手止住了陈权,想了一会才开口说。

“大郎在灵佑禅师处也近三年了,想来对大唐佛事也了解了些,那你定是知道长安开业寺的吧”?杜牧缓缓的问道。

“好像听过,不过这寺好像是烧了的啊?怎了,这和赵郡李氏有关”?陈权有些奇怪这怎么扯上了开业寺,事实上他也之是略听过而已,好像这开业寺都算不上佛寺,所以也没留意。

“嗯,倒是烧了,德宗贞元二十年四月,开业寺大火,就焚了,此后宪宗元和十年重建开业寺,移了西明寺的神像过去。这开业寺很特殊,虽是多由佛家供奉打理,可又不属佛门庙宇。本是前隋的仙都宫,是为皇室别庙。本朝建立后高祖废仙都宫改名证果寺,贞观年又废寺改了高祖别庙,号静安宫,之后高宗仪凤年时才正式更为开业寺”。

“开业寺也因高祖之故于大唐一直十分尊崇。可你知这大唐还有第二个开业寺?呵呵,这个开业寺便是赵郡李氏于元魏朝所建,而这开业寺倒是正统佛家庙宇。从开业寺立,这赵郡李氏虽是经学礼法世家,可于佛学却是向之日重,如前隋的李士谦便舍宅为伽蓝,家中女子落发比丘尼者更是络绎不绝,历经数百年,赵郡李氏已渐成佛门世家了。会昌年的佛禁,李相所恶的非但是天下佛门信众,更是于族中颇多微词。李相被贬,竟自寒酸远赴崖州,赵郡李氏可是如若未见的。大郎如是与李相牵连过深,恐会惹来事端。而这赵郡李氏,绝对不是个好招惹的”。杜牧言明了其中之意,可陈权总觉得这其中有未尽之言,思量一番开口说道。

“十三郎,这赵郡开业寺与长安的重名无碍的吗?

”我也不知,赵郡开业寺数百年间也经历过些灾乱,是贞观年太宗皇帝还了回赵郡的,依旧用了故名。而长安开业寺的却是高宗皇帝改的名。嗯,起码表面无碍的,不过长安开业寺焚毁之时倒也却有些流言,但是后来为李相之父也曾两度拜相的赵国公李弘宪压了下去。宪宗后大唐动乱不断,便是有心异之亦无力尔“。

”哎,我倒是不知道这些,之前在长安于十三郎府外看到了荐福寺,当时还觉得十三郎身居佛侧却附应佛禁,有些~~,有些难得,却不曾想李相竟也如此“。陈权感慨的长叹一声。

”哈哈,你呀,你还是不明白啊,你可知会昌佛禁所得,财货与丁口自是不提,那上千万顷的良田该是如何划分“?杜牧大笑着问道。

”自是划归百姓了的,我在沩山都听过的”。陈权很奇怪杜牧这话问的奇妙,这些土地当然是划给了无地之人,这大唐才能像今日一般安稳。

“嗯嗯,没错,确是划给了百姓,可我问你,这些个田亩他们守得住吗?又守得了几时?大唐是不禁兼并的,所以你说这田亩最终会去向何方”?

杜牧的话如同一道霹雳,惊得陈权几乎没了意识,竟然是这样,原来是这样。难怪会有黄巢了。

陈权一直觉得奇怪,滕县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流民,按理说他们都该分了田的,佛门所得的那么多的。也曾问过滕县流民,一些是因为战乱,还有一些则是因为课不起税便逃了。可陈权也只是感慨一下心里骂着贼老天便忽略了,毕竟这些事情是他无法解决的,可方才杜牧的话让他恍然大悟。是啊,普通的百姓怎么能守得住这些田亩呢?怕是现在已经多半都入了这些个世家手里了吧?所以李德裕连累家小折腾这一番有什么意义呢?

“那,那十三郎,你说李相和武宗天子做了这一切又是为何呢?”陈权失落的问道。

“魏太武帝,周武帝,前时的武宗皇帝,这三位武帝灭佛,确是大不一样。前两位还多是华胡之鉴。元魏,宇文周本就是胡人,为行入华,加之当时佛门频频借着”卯金刀’之名作乱,故而大力打压佛门等胡经。而我朝则真是因为揭不开锅了。可世家的财富不能夺,亦不敢夺,那除了佛门还有他法吗?至于后效,哎,如是武宗天子能多些时日,加之李相辅弼,或大唐中兴有望的。当时朝廷除了灭佛还于门荫选官之上入手,这正是要断世家一足,毕竟天下能门荫者,可荐选官吏者多为世家所掌。可惜了。哎“。

”你过往与我言语之时对当今天子敬佛颇有些不以为意。哈哈,天子权谋何其了得的!因天子敬佛,又把田亩归还了佛家,这就绝了世家做大之念。虽是于会昌年有所反复,可这田亩放在佛门手里终究还能再夺,可如是入了世家之手,啧啧,怕是只有改朝换代才能有所变吧“。说到这杜牧也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这大唐会走向何处,而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只能远远的逃避开,只当作不见,这样心里会好受一些。

“十三郎,你说这大唐还会有盛世吗”?陈权沉默了一会喃喃的问着,这话他问过李德裕,明知道不会有个结果可还是忍不住想问问杜牧。

“呵呵,谁知道呢?即便是有大概我也是看不到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