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神武三国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议古论今话白起

真神武三国 第一百八十五章 议古论今话白起

作者:水长东x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41 来源:笔趣阁

护羌将军大帐。

无边的血海中,升起两个光罩,一个是袁基施展的金色光罩,一个是吕布施展的暗红色光罩保护着他和贾诩。

看着朝自己三人靠近的四尊罗刹,袁基轻笑一声道:“怎么,可是触动到老将军的逆鳞了?”

听到这句话,段颎不由的怒发冲冠,右手猛地一拍案几,四尊罗刹径直冲向袁基,挥舞着战刀就朝他直劈而去。

袁基见状也不慌张,依旧笑着,对段颎继续说道:“老将军,还是听在下把话说完吧,在下也并非是想羞辱老将军,而是有些事实听起来就是如此刺耳。”

“当,当,当,当。”

接连四声撞击,原来是吕布瞬间出现在袁基身前,挥舞着杀神剑挡下这四尊罗刹的攻击。

“老将军不说话,在下就当你默认了,可就继续说了。”

“老将军可知道,为何你们凉州三明之中,明明你出力最多,征战杀敌也是你最多,每战必身先士卒也是你最为勇猛,可偏偏世人尊敬的却是张奂和皇甫规,对于你段颎,留下的皆是骂名和指责,导致你现在不过堪堪一个杂号的护羌将军。”

无边血海逐渐停止了翻滚,四尊罗刹也停止了和吕布的战斗,段颎冰冷的声音响起。

“莫非你知道?”

袁基轻笑一下回答道:“这是自然,在下既然敢提及此事,自当对老将军讲清原委。”

“老将军,你这一生征战对于大汉,对于边疆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劳苦功高,但是之所以老将军至今也无法晋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将军杀人太多,有违当今儒家之礼法,而如今的朝堂又是儒家当道,以至于世人皆拿你与大秦白起相比,称你为屠夫。”

听到这里,段颎的声音响起,“哼,老夫根本就不在乎世人的眼光。”

袁基摇了摇头,笑道:“在下知道,老将军心高气傲,根本不在意世人的眼光。”

“曾经,在下和皇甫规老将军,聊起老将军您,他曾对在下说,将军您才是凉州三明之中,军事才华最高之人,而且将军您和武安君白起很像,都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军事思想,不过,老将军可知道,武安君最后落得个怎样的下场?”

段颎听后,缓缓收起无边血海,但依旧冷漠的说道:“武安君功高震主,被昭襄王赐死,但这又与老夫何干,莫不是你想说,老夫现在已经功高震主了。”

袁基又摇了摇头,说道:“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武安君之死,虽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功高震主且持功自傲,但还有一点最致命的原因。”

“什么原因?”段颎听到这里,看了袁基一眼。

“武安君,虽然军事才华旷古烁今,但是缺乏政治头脑,以至于看不清秦国朝堂局势,在朝堂之上没有盟友,持功自傲得罪昭襄王,又与应候范雎不睦,无奈最后落得个赐死杜邮的下场。”

“而老将军如今和白起当年有何区别,老将军在大汉朝堂没有任何同盟者,以至于将军之功绩,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人为将军争取利益,甚至将军被某些大儒痛斥为冷血屠夫之时,也没有人站出来为将军辩驳。而将军身处边疆,远离朝堂,甚至不知这朝堂之争,凶险程度远胜于战场杀伐。”

袁基笑盈盈的说出,这些残酷的现实。

沉默良久,段颎问道:“你和老夫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在下不才,愿代表袁家与老将军结成同盟,可保证,十年内,助老将军登上太尉之职。”袁基自信一笑。

段颎听到这里,双眼精光一闪,看向袁基说道:“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最抵触我的,除了那些腐儒之外,就是你们这些世家大族了吧,而你袁氏身为士族领袖,如今为何反而来找老夫结盟?”

“哈哈哈哈,老将军也说了是当日,如今袁家的未来由我决定,我愿意代表袁家与老将军结盟,互助互惠,守望相助,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袁基自信的看着段颎说道。

段颎冷哼一声,说道:“哼,天下不会掉馅饼,说吧,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袁基对着段颎拱手,说道:“很简单,老将军要牢牢掌握西北兵权,甚至我袁家会帮助老将军,争取到节制凉州兵权之责,老将军只要能将凉州兵权牢牢掌控在手中,还大汉一个安稳的西凉,就可以了。”

段颎听后,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道:“说实话吧,你到底意欲何为,如此一来对你袁家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是成全老夫。老夫虽然也想晋升,但若是危及到大汉,或者是边疆百姓,老夫宁愿如武安君一样,被贬为门卫也无悔。”

“老将军多虑了,在下绝非是那种乱世祸国之人,只是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和老将军讲明,但是老将军仔细想想,在下的这些条件,对于老将军和大汉天下来说,并没有任何威胁,不是吗?”袁基哈哈一笑说道。

常年被打压的抑郁,让段颎有了一丝心动,不过他还是说道:“要是老夫与武安君一样,就是不肯答应呢?”

袁基听后,自信的说道:“哈哈哈,老将军虽然行事及兵法,尽皆效仿武安君,但是老将军和武安君却又本质上的不同。”

“哦,此话怎讲?”段颎没想到听到这样一句话。

袁基对吕布伸出手,拿过来杀神剑,对段颎说道:“老将军可知,武安君死前,为何执意抗命,不肯率兵攻赵吗?”

段颎看了眼杀气肆意的杀神剑,心中一凛,似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史书有载,武安君功高震主,昭襄王借应候范雎之手,卸了武安君兵权,并停止攻打本可一举拿下的赵国,武安君心生怨愤之情,故而当秦国再度攻打赵国失利之时,昭襄王调武安君率军出征,武安君坚持不受,最终惹恼昭襄王,落得个赐死的下场。”

“说到底,就是昭襄王没有容人之量,而武安君也持功自傲,对昭襄王心中升起了怨愤之情,惹怒君王,这才导致身陨。”

袁基轻抚杀神剑,对段颎说道:“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以武安君之才华,他岂能不知,这样一直忤逆君上,会触怒君王吗?”

“这一切,不过是他,不得不做而已,为了秦国之大业,平民出身的白起,愿以死报国。”

在袁基说出这句话之后,手中的杀神剑不断抖动,剑身上的红光越来越亮,他也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当初长平一战,武安君坑杀赵国四十万人,以至于赵国此役过后元气大伤,邯郸城人人戴孝,家家出殡。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仍由武安君率兵攻赵,就会激起赵国全境军民誓死抵抗之心,正所谓衰兵必胜,如此一来,只会加大攻赵的难度和伤亡。”

“他深知,自己不是最适合帅军攻赵的人选,只能违抗君命。同时,秦国之所以久攻赵国不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血仇,让赵国对秦国充满仇恨,而这血仇,有一半系于他白起一身。”

“他知道,只有他死在秦王的手里,赵国对于秦国的仇恨才会宣泄出去,到时候就有机会再度攻赵了。早就看透了这一切的武安君,与其说是被君上赐死,倒不如说,是为了大秦之帝业,自己寻死。”

“在下斗胆,敢问老将军,有武安君的寻死之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