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神武三国 > 第五百零六章 袁基口诵黄庭经,钟繇落笔天地惊

汝南,袁氏祖宅。

一大早,袁氏众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今日可是袁汤大寿,无数袁氏门生早就抵达了汝南,只是没有来打扰而已,所以今日来祝寿的人数自然不会太少。

“大哥,韩馥大人来了。”

“属下韩馥,见过大将军!”

袁基看着对袁氏无比忠心的韩馥,连忙将他扶起,大笑着说道:“文节呀,你可算来了,今日可要与本候不醉不归!”

韩馥微笑着点了点头,对袁基回道:“家主之命,在下不敢不从,敢问家主,在下能否去为老师和四爷上柱香?”

“唉,文节也是个重情之人呀!”

袁基转头对着袁绍说道:“本初,你带着文节去给父亲和四叔上柱香,然后带文节去见见祖父,再带着文节在府内随意转转。”

“诺,大哥放心,韩大人,这边请!”

袁绍看到袁基的眼神,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微笑着对着韩馥说道。

韩馥对袁基行了一礼,然后就跟着袁绍离开了。

看着韩馥的背影,袁基摇了摇头轻声自语道:“你不适合做一方诸侯,还是老老实实做我袁氏门生吧,这样还能保你一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袁氏门生和当朝官吏前来给袁汤祝寿,袁府内的人也越来越多。

“颍川钟氏,钟繇,到!”

这时,门外传来门房的一声通报。

袁基听到后,眼神亮了一下,笑着自语,“钟繇,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很快,袁术就领着一名三十多岁的儒雅俊朗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名年轻人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那股与生俱来的气质,是任谁都学不来的。

“在下钟繇,见过大将军!”

袁基起身笑着将钟繇扶了起来,说道:“元常莫要如此多礼,颍川钟氏,我可是仰慕已久了!曾听祖父说起过,钟公德行之高乃当世罕见,曾连续九次拒绝公府征辟,一生醉心于刑律学问,所传授弟子不下千人,可惜在下无缘与钟公一见,亲自领略钟公风采!”

钟繇并未因为袁基的话语而自得自满,反而更加谦逊的对袁基说道:“曾祖风骨极高,我等后人不及曾祖之万一,实在是有愧于曾祖。”

“元常莫要自谦,如今颍川士族内,本候最看好的就是元常。”

钟繇听后更加谦逊,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过奖了,在下不过就是寂寂无名之辈而已,如今颍川士族中,荀氏有八龙,更有王佐之才的荀彧,陈氏也有陈寔公带领,更是与二子并称三君,其孙陈群也是出类拔萃,至于韩氏的韩韶公更是国士无双,黄巾之乱时,韩韶公以一人之力解了颍川之围,等到了朝廷援军。颍川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在下又何德何能敢当先。”

袁基摇了摇头说道:“元常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自谦了,如今你钟氏不过是潜龙蛰伏罢了,等到元常一展拳脚,光芒大放之时,也就是你钟氏一飞冲天之际,本候说看好你,就是看好你!”

此话一出,钟繇平静的双眸第一次微微闪动,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多谢大将军吉言,但愿能如大将军所说!”

“哈哈哈,好了不说这些了,久闻元常写的一手好字,刚好我早年曾得到一副绝世墨宝,不知道元常可有兴趣一览?”

“哦,能得大将军所言绝世墨宝,定是不同凡响,敢问大将军是何人所书的墨宝?”

听到这里,钟繇来了兴趣,要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练字,他可是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可见钟繇的书法造诣之高。

“哈哈哈哈,元常一定会感兴趣的,不如随本候前去一览,如何?”

钟繇听后,立刻就点头应下。

“好,那我们这边走吧。”

袁基说着就带着钟繇朝书房而去,走之前对袁术吩咐道:“公路,这里就交给你了,今日来的都是我袁氏门生,你要好好招待。”

“大哥放心,小弟明白!”

“嗯。”

袁基带着钟繇来到书房,刚一进书房钟繇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幅字吸引住了,不由自主的朝那幅字走了过去。

袁基也没有在意,而是从书架中取出一个精美的长盒,静静的等待着钟繇。

“好字呀好字,这幅飞白,当真是一幅好字,自成一派,创造出新的字体,当真是了不得!”

半晌过后,钟繇终于从痴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不由得赞叹道。

“哈哈哈哈,要是老师知道他的字,被元常这样赞叹,定会喜悦。”

“大将军说这幅字是蔡邕大儒所书?”

“没错,这幅字是我出师之时,老师亲笔所书,老师的飞白体确实无人能及,但是这却不是我想让元常品鉴的。”

钟繇转头看向袁基惊讶的问道:“大将军莫不是有比这还要绝美的墨宝?”

袁基将手中的长盒递给钟繇,看到长盒的瞬间,钟繇的脸色就变了,立刻整了整衣衫,神情庄重的接过长盒,他能感觉到这个长盒中传来的阵阵墨香,定是一幅惊世墨宝,对于他来说,这等墨宝比什么神兵利器都要珍贵。

将长盒放在案几上,轻轻将之打开,瞬间一股扑鼻的墨香传遍整个袁氏祖宅,同时一道金光冲天而起,一间古朴的石室虚影出现在天际,天际响起无数神音,齐声合诵《陋室铭》。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天际的虚影化为一座墨山和一条墨河,半晌过去,整个异象才消失不见。

此时的钟繇已经激动到浑身颤抖,“落笔成真,演化异象,这是绝世好字,只有绝世好字才能做到这种地步!竟然真的有人能写出绝世好字!”

钟繇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观察,这是一幅草书,也就是当初袁基找张奂的长子草圣张芝所求的那一幅《陋室铭》,本来是赠予蔡邕的,但是后来袁基出兵抵御黄巾离开洛阳时,蔡邕又把这幅《陋室铭》赠予了袁基,说是让袁基经常看看这幅字。

蔡邕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就是为了让袁基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创出这《陋室铭》时的初心,谨记德行。

“原来是大司农之子张芝先生所书,我曾听人说过张芝先生的草书乃是天下一绝,本以为是夸大其词,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凡,绝世至宝呀!”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钟繇这才恋恋不舍的将这幅墨宝恭恭敬敬的收好,还给袁基。

“唉!”

袁基接过长盒时,就听到钟繇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元常这是怎么了?”

钟繇又是长叹一口气,对着袁基行礼说道:“大将军恕罪,实在是在下连看两幅好字,如今技痒难耐,想要一展平生所学,可是.....唉!”

说道最后,钟繇停了下来,又是一声长叹。

袁基笑着说道:“这有何难,元常可以尽情使用本候书房中的器物,本候也想一睹元常的墨宝。”

钟繇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若是想达到张芝先生刚刚那副绝世好字的境界,除了书写之人自身的笔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书写的内容必须也是能与之匹配的文章才行!”

“可是在下如今心情激荡,一时间想不出什么绝妙之作能与之匹配的文章,自然完不成这绝世好字...唉,当真是可惜!”

“哈哈哈哈,这有何难,本候来说,元常来写,本候保证你这一篇定是传遍天下的绝世好字!”

钟繇听后惊讶的看着袁基,但实在是忍受不住心中一展所学的冲动,点头应下,直接来到袁基的位置上,只见钟繇双手轻挥,文房四宝同时飞向他。

翠竹紫毫为笔落入钟繇手中,绝品漱金墨自动开始研磨,一股股浓郁的墨香从砚台中传出。

两方镇纸放好,钟繇此时已经准备完毕了,不由得抬头看了袁基一眼。

袁基轻笑一下,心中暗笑道:“刚好,真是歪打正着!”

随即,袁基收敛心神,一字一句开口诵道:“上清黄庭内景经。”

简单的七个字,钟繇的眼神瞬间就变了,如同魔怔了一样,下意识开始书写起来。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作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

随着袁基的口述,钟繇越写越兴奋,下笔越来越快,但是所书写的文字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赫然是他所创的楷书。

就在钟繇书写的时候,书房的上空突然响起了阵阵清音,无数仙鹤在空中飞舞,氤氲之气顿生。

.....

此时,远在蜀中的紫柏山中。

正在打坐的李太清突然眉头紧皱,睁开双眼,眼中精光大放,似是在浏览什么一样。

“师兄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邹明等到李太清眼中异象结束后,才开口询问道。

李太清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清楚,但是我感觉到我道家的气运有了一丝晃动,似是出现了什么新的道家绝世典籍,收取了我道家一成的气运!”

“什么!新的道教典籍!”

邹明有些不敢置信,要知道如今的天下第一人李太清都没能创出新的道家绝世典籍,如今却莫名的冒出来一个新典籍,如何能不让她震惊。

“师兄....”

“看来,我又要再出去一趟了,劳烦师妹了。”

说着,李太清身上金光一闪,神念离体。

.....

汝南,袁基书房。

“.......金书玉景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当袁基说完最后一个字,钟繇也写完最后一个字,此时,这张字帖光芒大放,天际出现无数手持拂尘的老者,对着袁基和钟繇行礼,并齐声高呼,“无量天尊。”

无数只仙鹤,白鹿,在空中飞舞,奔跑,氤氲之气笼罩着整个袁氏祖宅如同仙境一般。

最后一道青光从天而降,七成落入字帖之中,将整幅字帖化为一道精美的卷轴。

一成融进钟繇体内,钟繇的气息突然变得缥缈起来,修为虽然没有增加,但是却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最后剩下的两成朝着袁基飞来,却被袁基一挥手收入掌心。

“殷郊小子,这可是修道之人求之不得的上清灵气,能增加福运,开启慧眼,了不得的宝物!”

鸿鸣的声音在袁基心中震惊的响起。

袁基刚想说什么时,却抬头看向天际,冷笑一声,“来的还挺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