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神武三国 > 第五百八十章 临走时与蔡邕的交谈(3000)

太阳西斜,洛阳,蔡府。

说实话,袁基真的一点也不想来这个地方,但谁让这个倔老头是自己的恩师,还是自己的岳父,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所以临走前还是要见一下他的。

袁基叹了一口气,硬着头皮走上前,敲了敲门。

管家蔡伯小心翼翼的打开门,看到是袁基后,连忙小声说道:“姑爷,老爷从下朝回来后就开始发火,如今正在气头上,你要不改天再来。”

袁基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听见蔡邕暴怒的声音从府内传了出来。

“改什么改,逆徒还不给老夫滚进来,今日你要是不给老夫个解释,老夫必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袁基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着蔡伯苦笑一下,既然无法避免那还是早点说清楚的好,于是大步走进了蔡府。

来到蔡邕书房,入眼可见的是一地七零八落的杂物,不过案几的竹简和手稿却丝毫没有凌乱,蔡邕坐在案几后一脸愤怒的盯着袁基。

“老师这又是发的什么脾气呀?可是有谁惹到了老师,告诉学生,学生帮老师教训那个人!”

袁基陪着笑脸将地上的东西一一捡起整理好,放回蔡邕案几上。

听到袁基话,蔡邕猛地一拍案几站起身来,指着袁基厉喝一声。

“袁天临,老夫没有在和你说笑,今日,你要是不给老夫个合理的解释,就休怪老夫不念师生之谊,翁婿之情了!”

袁基的笑容也渐渐收敛起来,来到案几的另一侧与蔡邕面对面,恭敬的行了一礼后,坐了下来。

“老师,你认为,今天的情形,学生有选择吗?”

“屁话,这就是你的答案,一个没有选择,你很无奈,你是当老夫老糊涂了吗!”

哪知道蔡邕听后更加的暴怒,气的连心爱的竹简书籍都扫到了地上。

“老师稍安勿躁,先听听学生的回答再说。”

“好,你说,老夫听着,老夫到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

袁基随手释放了一道能量罩将整个书房笼罩了起来,隔绝了所有气息。

“老师,你可知道此次学生离开洛阳清剿黄巾用了多长时间?”

蔡邕听后想了想,说道:“老夫记得不到一年时间,大概七八个月左右。”

“没错,可是老师知道洛阳在这七八个月之内,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吗?”

蔡邕眉头皱了皱,袁基也不等蔡邕回答,继续开口说道:“学生来告诉老师,我袁氏门生被撤职或调离京畿之地足足有二十七人,而顶替他们的全是一些新的面孔,既不是士族,也不是太学生,更不是党人,全是一些普通的良家子,老师可想得通这背后是何原因?”

蔡邕听后眉头皱的更紧了,虽然蔡邕学识过人,但论及政治上的敏感程度,蔡邕差了不止一筹。

“老夫不知,你知道原因是什么?”

袁基轻叹一口气,继续说道:“我袁氏这二十七名门生,每年考核无一不是得到甲字上等评定的官员,但却全部被调离了京畿之地!”

“这一看就知道非常不合理,但这么不合理的事却真的就这样发生了!”

“学生说句犯上的话,普天之下敢这样动我袁氏门生的人,不多,就连弘农杨氏也不行,所以幕后之人老师应该能猜到吧。”

蔡邕皱着眉头,不确定的说道:“你的意思是,陛下?”

袁基盯着蔡邕的双眼,认真的点了点头。

“没错,这些顶替的人,既不是士族,也不是太学生,也不是党人,这也就代表着推他们上位的不是这几方势力,能做到这些的就只有充当陛下眼线的宦官一党了。”

“宦官!”蔡邕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和不屑。

“老师切勿小看这些宦官,远的不说,就说先帝时期的曹节等人,连陈蕃和窦武等人都败在曹节等人手中,可见若是这些宦官做大后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更不要说,如今,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可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陛下的意思,要不然就凭他们如何能撤换我袁氏门生。”

“老师现在可明白这件事代表着什么吗?”

听到这里,蔡邕神色有些严肃,低声问道:“陛下容不下袁氏了?”

袁基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没错,陛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少年天子了,而袁氏也不仅仅是当初那个四世三公的袁氏了,而是拥有了大将军的袁氏,掌管天下兵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且学生还剿灭了席卷天下的黄巾尽得民心,这是什么概念?”

“功高震主,一呼百应呀!”

“老师,你说陛下如何能容忍袁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呀!”

“所以,我袁氏在京畿之地的门生才被全部撤换,这还只是第一步而已!”

“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老师也看到了,晋升左右车骑将军,制衡学生的兵权,设立西园八校尉组建新军而且直属天子,这是什么意思,老师应该明白,这就是为了抗衡学生这个大将军!”

“若是学生还不知好歹,继续霸占着这大将军之位,那等待学生的将会是什么,老师应该清楚!”

“只有两条路,第一,学生因罪被褫夺大将军之位,袁氏被其余虎视眈眈的势力一涌而上分而食之;第二,学生不愿引颈就戮,揭竿而.......”

“好了!不要再说了!”

听到最后,蔡邕暴喝一声打断了袁基的话。

蔡邕此时的脸色无比的阴沉,紧皱着眉头,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书房内一片死寂,沉默了半晌后,蔡邕低沉的问道:“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袁基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了,只要学生不退,只有这两个选择!如果学生退了,反而死里逃生,就如现在一样!”

“可是,如此一来,你就要远离中枢了,冀并幽三州地处北境,虽然三州州牧权柄滔天,但毕竟不是中枢之位,等你离开中枢几年与陛下的君臣之情淡了后,到时候若有小人进献谗言,那才是你真正的死期,你不知道吗?”

蔡邕盯着袁基的眼神无比急切的说道。

袁基惨淡一笑,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没有办法,若是学生现在不退,不出半年,袁氏必起祸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呀,袁氏这颗大树确实太过招摇了。”

“可你袁氏世代忠心,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犯上之心呀,陛下如何能这样!”

听着蔡邕天真的话,袁基笑了一下说道:“老师莫非忘了秦昭襄王时的白起,高祖时的韩信,景帝时的周亚夫,就连千古一帝的始皇陛下也因功高震主杀了吕不韦,我袁氏又算得了什么,陛下能忍到现在已经是天恩了。”

蔡邕听后又是一阵沉默,最后缓缓问道:“那你是如何打算的?”

袁基看向北方,轻声说道:“学生没有想那么多,冀州因黄巾之乱民生凋敝,先恢复冀州民生吧,之后的事,走一步算一步吧。”

“唉!”

蔡邕听后,长叹一声,“事情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你若不在朝中,那谁来震慑这朝中的各系人马,到时候又要变回士族,党人,宦官,外戚,相互争斗不管百姓死活的局面了!”

听到蔡邕似乎有些心灰意冷,袁基趁现在连忙说道:“那老师何不辞官随学生一同前去冀州,真正的为百姓做些实事儿,也好过在这崇德殿内看他们相互斗来斗去!”

“去冀州.......”

蔡邕听后似乎有些意动,但随即立刻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老夫不能就这样立刻洛阳,正因为今后洛阳会不稳定,老夫才更要留在洛阳辅佐陛下稳定朝廷,同时老夫也会在洛阳帮你向陛下求情。”

袁基知道自己这个老师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也就没有再劝了,还是决定使用原先的方案,到时候将这老头骗出洛阳直接绑到冀州。

“老师,既然如此,那学生就先告辞了,学生今晚就会连夜离开洛阳前往冀州。”

“今晚就走,这么着急?”

蔡邕听后一惊,“可你不是刚回洛阳,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出发呀!”

“迟则生变,学生赌不起!”

袁基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礼,轻声说道:“老师今后若是想琰儿或者伊儿了,欢迎随时来冀州,学生必定扫榻相迎,学生告辞!”

说完,袁基起身掉头就走。

“等等!”

蔡邕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没有说出口。

袁基就这样看着蔡邕,在这个瞬间,袁基似乎猜到了蔡邕想说的话。

“天临,你刚刚说的都是......”

袁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蔡邕,等待蔡邕说出那句话。

蔡邕纠结了片刻,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摆了摆手说道:“没事了,去吧去吧,记得照顾好琰儿和伊儿,也照顾好自己,你永远是老夫最骄傲的学生!”

袁基听后打开了书房的门,夕阳洒在他身上,回头对着蔡邕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深深一躬到底,起身后就大步离开了蔡府。

看着袁基的背影,蔡邕这才把刚刚想说的话喃喃自语出来。

“你说的应该都是真的吧,老夫相信你不是那种乱臣贼子,你选择在此时离开洛阳,应该真的是出于无奈吧!”

袁基站在蔡府外面,回头看了一眼蔡府的匾额,轻叹了一声,在心中对蔡邕说了声抱歉,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去。

“老师,抱歉,学生没有对你说实话,因为这大汉已经没有救了,学生今后会向你证明,学生做的这一切都没有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