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神武三国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各州州牧,应对之法

真神武三国 第五百八十九章 各州州牧,应对之法

作者:水长东x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41 来源:笔趣阁

冀州,武侯府。

“文和,你来将这份情报念于公与和公达,然后各自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贾诩上前接过情报大致浏览了一下,眼中精光闪过,随后开口念道。

“除了主公被任命为幽冀并三州牧外。”

“7日前,朝廷任命了五州州牧,宗室刘焉为益州牧,宗室刘岱为兖州牧,宗室刘繇为扬州牧,宗室刘表为荆州牧,重臣江夏黄氏的黄琬为豫州牧。”

“有四州并未设置州牧,只是任命了四州刺史,陶谦为徐州刺史,士燮为交州刺史,董卓为凉州刺史,圣人子弟孔融为青州刺史。”

“其中,根据主公的安排,已举荐蔡瑁为荆州刺史,用来架空刘表这个荆州牧。荆州也是唯一一个既有州牧又有刺史的州。”

“朝廷还重新任命了众多郡守,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宗室刘虞竟被任命为幽州辽东郡太守,名义上说是贬官发配,但实则有可能是为了监视主公,同时,卢植弟子公孙家的公孙瓒为幽州辽西郡太守,目的应与刘虞相同。”

念到这里,贾诩略微停顿了一下,偷偷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袁基,随后继续念道。

“洛阳宫中传来消息,天子重伤,昏迷三日后转醒,醒后精气神尽皆去了九成,形同枯槁,精神恍惚,如今宫中大小事务皆由董太后主理,但皇后何氏扶持起何进等外戚势力,意欲与董太后争夺权势。”

“朝中百官势力被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士族所掌控,党人与太学生则以蔡邕等清流为首,力劝董太后早日设立太子,宦官势力以张让为首把持着天子不让任何人接近。”

“同时,凉州方面的叛乱依然还没有被平定,疑似董卓从中作梗,目的养寇自重。”

贾诩念完后,便默默站到一旁不再说话。

袁基看着眼前贾诩荀攸沮授三人,开口说道:“好了,现在都说说你们的想法,接下来我军应当如何。”

三人听后,相互对视一眼,并没有人主动开口。

“公与,他们两个不说,那便你先来说。”

沮授听后,心中一阵无奈,但也只能开口说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我军接下来的方针可用十六个字来说明。”

“巩固内务,休养生息,招兵买马,静待天时。”

“属下认为......”

“你的意思是让孤现在什么都不做,只是等着?”

沮授的话还没有说完,袁基就开口打断了他,一脸不悦的盯着沮授。

沮授心中暗骂贾诩无数遍,但还是硬着头皮对袁基说道:“回禀主公,如今我军虽然名义上掌控着北方幽并冀三州,同时暗中掌控着豫州汝南郡,以及荆州七郡中的南阳郡和南郡。”

“但实际上,我军真正能完成掌控的只有并州一地以及汝南一郡罢了,我方现在应该趁机将归属于我军的地盘完全消化了,再将后方隐患消除,比如朝廷安插在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而后收拢人心,静待天时,再图天下。”

沮授说完后,连忙退下,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知道袁基是想要尽快重塑山河,可他的计划却与袁基的想法背道而驰,这不禁让他心中有些忐忑。

袁基听后,沉吟了片刻,又看向贾诩和荀攸,沉声问道:“你们两个也是这么想的?”

贾诩连忙上前,低声应了一句。

“回禀主公,公与所言皆乃属下所想,还望主公三思。”

说完立刻退了下去,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毕竟前不久他才惹怒袁基,如今还是低调点好。

荀攸思索了片刻后,站出来说道:“回禀明公,在下认为,沮授先生所言大善,不过,也不可完全什么都不做,在巩固内务招兵买马的同时,我军还应提前落子。”

听到这里,袁基的表情缓和了不少,开口问道:“公达明言即可,应该落子何方?”

“回禀明公,在下认为,将来我军无外乎两个策略,自北向南铁骑纵横,或是,自东向西横扫天下。”

“但不管是哪一个策略,有两个地方都是我军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的。”

荀攸走到挂在墙上的大汉疆域图前,指着两个地方,眼神中满是精光。

“其一,是青州,其二,就是兖州的东郡。”

“不管我军是自北向南还是从东向西,青州对我军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地方,须牢牢掌控在我军手中,以免将来我军开战时被人从青州两面夹击。”

“至于东郡的重要性在于官渡,将来我军马踏黄河之时若是官渡在我军手中,将会极大的减少我军南下的阻力。”

袁基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公达所说不错,东郡之事简单,动用袁氏的力量,安排一人担任东郡太守即可,那这青州之事就交由公达仔细筹谋一番,公达可否愿意?”

“明公如此信任在下?”

荀攸微微一愣,下意识问了一句,随后反应过来连忙补充说道:“在下的意思是,在下不过新投明公之人,寸功未立,能力不显,明公何以如此信任在下,竟愿意将攻伐整个青州之事交于在下?”

“哈哈哈,孤说你可以,你就可以,公达莫非没有自信?”

袁基大笑着对荀攸说道。

荀攸听后,低头沉默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眼中兴奋的光芒一闪而过,木讷的脸上出现的也是从未有过的斗志和激动,对着袁基躬身行礼,道:“主公在上,属下荀攸,愿为主公取来青州。”

“哈哈哈,好,孤得公达相助,胜过得千军万马!”

袁基连忙上前将荀攸扶起,大笑着看向荀攸,随后对着沮授说道:“公与,孤之前让你草拟的官员调度安排写好了吗?”

“启禀主公,已经起草完毕。”

沮授说着从衣袖中拿出一卷竹简呈递给袁基。

袁基并没有接,而是对着沮授说道:“重新修改一下,取消原定并入并州军的五万新兵,重新增设一路新军,新军番号孤稍后告知你,荀攸为新军军师,同时,令荀攸为冀州参军,总参我军所有军事行动。”

沮授没想到这个刚加入的荀攸竟被袁基如此看重,不过也是连忙应到。

荀攸无比激动,连忙想要对袁基行大礼,却被袁基一把拦住,笑着对荀攸说道:“公达此礼还是等到下月初一正式宣布的时候再行不迟。”

“诺!”

······

洛阳,客栈。

“砰”的一声,张飞愤怒的将酒坛放到案几上,带着几分酒气,大骂道:“一群狗东西,竟敢如此小瞧大哥,实在是气煞俺也,俺定要将这群狗东西捅个对穿。”

说罢,张飞趁着酒醉一把拎起丈八蛇矛,就要往房间外面走。

“三弟,莫要胡闹,回来。”

刘备一脸阴沉,对着张飞低喝一声。

“大哥!”

“回来,坐下。”

张飞恨恨的一脚踹飞身旁案几,恼怒的在一旁坐下。

关羽此时也是一脸的不悦,微眯着双眼,对刘备说道:“大哥,依我看,这右校尉不做也罢,蹇硕区区一个阉人就敢对大哥如此不敬,这西园八校尉乃天子亲军,而如今天子为阉人张让所控制,想来我等就算留在这洛阳也很难有出头之日,大哥不如早做打算。”

刘备听后,长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说道:“二弟所言在理,可是这右校尉乃是你我兄弟三人在战场上拼死杀出来的官职,如今就要放弃,岂不可惜,再则说,备乃汉室宗亲,岂能在天子受歹人挟持时而不顾。”

关羽听后沉默了片刻没有说话,只是举起碗中酒水一饮而尽。

就在刘备兄弟三人沉默的时候,房间外传来笑声。

“玄德,你兄弟三人在此吃酒,竟不叫上我,莫不是得了这右校尉之职就看不上我了。”

房间门被一个白面书生一把推开,笑着坐到刘备身旁,自顾自的倒了一碗酒水。

“宪和,莫言再说笑了,快来帮我想想,如今究竟该如何是好。”

刘备看到白面书生大喜,一把抢过书生的酒,飞快的问道。

白面书生正是刘备的年少时的好友,简雍。

简雍侧靠着案几,笑着说道:“玄德莫非忘了你的老师卢植如今已经官居尚书令?”

刘备皱着眉思考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老师性格刚正不阿,绝不会为了此事而帮我,反而会因为此事触怒老师。”

简雍笑着说道:“非也,非也,若是平时卢尚书自然是不允,但此刻形式不同,玄德被阉人打压,右校尉之职又有名无实,卢尚书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要知道那公孙瓒可是已经前往辽西郡上任了。”

刘备听后也是有些不满,“同是老师弟子,为何老师对公孙瓒那个莽夫如此关心,亲自为其举荐,而对我却不闻不问,莫不是还在生我的气。”

想到这里,刘备连忙看向自顾自喝酒的简雍问道:“宪和可有办法让老师为我举荐?”

简雍仰头一饮而尽,随后笑着说道:“对于卢尚书,玄德实话实说即可,你的抱负,你的理想,都可说于卢尚书,切记,实话实说就可。”

刘备听后,思索片刻,对着简雍点了点头,连忙带着关羽张飞,就朝卢植府邸而去。

等刘备等人走后,简雍回到自己房间,对着空气自言自语道:“先生,当真让玄德放弃西园八校尉之职吗?”

这时,空气中响起一道声音,凭空回应。

“有名无实的虚职,放弃了有何可惜,此刻能有一个属于他的地盘才是关键。”

简雍想了想应道:“先生说的是,那先生以为,何处对于玄德来说才是良地?”

“益州乃是他的龙起之地。不过,如今他却不可入益州。”

“这是为何?”

“天命注定他需要经历半生漂泊,才能命入九五,所以如今他还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就先让他去青州吧,青州乃古之齐国,百姓勇武,当可组建一支强军。”

“先生说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