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一百四十章 魔头伏诛

骁骑悍卒 第一百四十章 魔头伏诛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当薛仁杲在听了褚亮的建议后,也认为褚亮说的言之有理。现在的唐军想要收复秦州、金城及陇右一带,确实少不了他们薛氏一族的帮助。

于是薛仁杲在犹豫了许久,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城投降。公元619年(永昌二年)的一月初八,薛仁杲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向唐军投降,而唐军也得薛仁杲的精兵近两万余人,民众五万。

当李世民在接受了薛仁杲的投降后,便将一干人等是押解去了长安城。由于谋臣郝瑗的病情加重,最终还是死在了析墌城中。这令李世民很是惋惜,他很看重郝瑗的才能,可惜并不为他所用。

不过李世民又把目光盯在了另一位谋臣的上面,他就是西秦的黄门侍郎褚亮身上。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祖籍河南阳翟。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

褚亮自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隋炀帝嫉其才,诬赖他与杨玄感有牵连,贬为西海郡司户。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称王,任褚亮为黄门侍郎。公元619年(永昌二年),秦王李世民灭薛举之子薛仁杲,以褚亮为铠曹参军。

就在李世民说服了褚亮,并任命他为了铠曹参军后,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将薛仁杲一行是押解到了长安城。而李渊也正因为薛氏一族在陇右的影响力,想要赦免薛仁杲的罪行时,却遭到了所有大臣们的反对。

就连李世民也站出来,说道:“父皇,薛仁杲一行罪恶滔天,绝不可赦免他们的罪行。而且薛举已死,薛仁杲的影响力并不足以震慑到秦州、金城及陇右一带。反而将他处死后,才能得到百姓们的拥戴,还望父皇三思。”

李渊在经过了一番思考后,最终同意了大臣们及李世民的意见。并下旨在长安城的闹市区里,将薛仁杲等数十人是斩首示众。至此薛仁杲这位嗜杀成性、又严苛酷虐的大魔头,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随他一起被处斩的还有薛仁越、宗罗睺、羌钟利俗等人,唯有褚亮被李世民招进了秦王府。

就在李唐大军平定了薛举的西秦军时,远在涿郡的萧墨宸也同样收到了薛仁杲被伏诛的消息。当他了解到了李世民是如何平定这场战役时,忍不住就夸赞地说道:“好个李世民,浅水原一战打得果然精彩,不愧是本王看重的对手。”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裴行俨却不屑地说道:“王爷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不管是赤峰山下的一战,还是灭掉整个契丹部落,王爷您的功绩都远远超过了那李世民,他又怎可配得上是您的对手。”

“守敬啊,千万不可小瞧了李世民,虽然看上去本王的功绩确实比他大。但在李世民的上面他还有一位父皇,而本王可就没有他那么多的顾虑,因此在运筹帷幄上就少了一些顾忌。不过这李世民确实一位了不起的军事人才,我希望你们再遇上他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正所谓狮子搏兔亦尽全力,千万不可小瞧了任何人。”

萧墨宸此话可不仅是对裴行俨一人说的,同时他也在提醒每一位参加会议的将领,这其中也包括了李靖、裴仁基及薛氏兄弟等人。

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所以萧墨宸召集了一帮文武大臣,并与他们商议新年过后要做的事情。同时他也把浅水原之战,是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了一番。

薛仁杲的灭亡也预示着薛家地盘尽归李唐所有,那秦州、金城及陇右也纷纷成了大唐的管辖之地。而新年过后,他们骁骑军也即将要面临一场大战,而这次的对手则是强悍的突厥大军。

其实萧墨宸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因为他已经有了对敌的计划。只是李唐发展得太快,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

现在陇右尽归李唐所有,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李轨、梁师都、刘武周、宋金刚以及窦建德这些叛军了吧。一想到这里,萧墨宸也不由得将目光放在了江淮及扬州之上。

好在来整、周绍范等人也并没有让他失望,再加上擅长水战的陈棱,他们很快就平定了江都的叛乱。

现在扬州、江淮及江东一带,最大的叛军共有五路,第一路是占据海陵的李子通,此人在大业十一年(615年),便自称为了楚王。而第二路是占据了历阳的杜伏威,他在辅公祏的帮助之下,便在历阳自称为了总管。

而第三路则是沈法兴,出自吴兴沈氏,初任吴兴郡守。在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沈法兴便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而起兵。现已拥兵六万,并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县,还自称为了梁王。

第四路萧铣,与萧墨宸同族,都是出自兰陵萧氏。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年号鸣凤,设置百官,一如梁朝故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

每当萧墨宸想起他这位族兄时,都忍不住是摇头苦叹。虽然他这位族兄少时孤贫,事母至孝,宽仁大度。但耳根子太软,又轻信谣言,猜忌心重,最后使得诸将们对他是离心离德,并弃他而去,而他也最终被李渊处死在了长安城。

萧铣一生并无大错,在隋朝大乱时期保据荆楚。而且为了保全城中百姓,才不得已投降了大唐。可李渊嫉恨他称过帝,因此才将他是处斩之。每当萧墨宸想起此事时,都为他这位族兄感到不值。萧铣并无什么大志,就算他称帝之后,也成了众大臣们眼中的傀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