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六十章 乘势而为

骁骑悍卒 第二百六十章 乘势而为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当萧墨宸在明白了魏公晋的意图后,也不由得是沉思了起来。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攻打河内郡是最好的战略目标。不仅能减轻洛阳城的压力,同时还能给关中李唐一个下马威,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就在萧墨宸确定了要攻打的目标后,却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而这人就是萧瑀,用萧瑀的话来说,就是新汉既与李唐签下了停战的条约,那么双方就不能毁约,否则必会惹来天下人的耻笑。

看着萧瑀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萧墨宸不屑地就说道:“国与国之间首重利益,只要是对我新汉有利的事情,本王就会去做。至于被天下人耻笑,本王从不在意。因为史书永远都是胜利者所书写,而失败者却没有这个资格。”

萧墨宸的这番话,不由得令群臣们是眼睛一亮,他们还从未想过背信弃义之事,竟还说得如此的大义凛然。而且还让人是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这简直就是上位者的至理名言,而失败者也确实没有了说理的资格。

就在众人记住了萧墨宸的至理名言后,也自然忽略了萧瑀的反对声。而萧瑀见事已至此,也只能在心里暗叹了一声;陛下,臣已尽力了,愿上苍保佑大唐能渡过难关。

萧墨宸与群臣商量了一番后,最终决定多点开花,同时向河阳、温县、延津关以及临清关发起进攻。

现在河内郡的守将是长孙顺德和屈突通,这两人也算是名将了。特别是屈突通,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擅谋略,确实不可小觑了此人。

河阳城可交由裴仁基父子去攻打,反正汜水关离河阳城也很近。至于温县则交给了杜伏威和阚棱两人,这两父子都有一身不俗的武艺,特别是杜伏威,其威名更是震慑了整个江淮流域。将此任务交与他,萧墨宸也很放心。

最后是延津关和临清关,分别交给了李靖和魏公晋,而萧墨宸则坐镇临朔宫和涿郡。魏公晋带走了薛万均和薛万彻两兄弟,而李靖则要走了苏定方。

由于徐世勣等人的回归,荥阳郡及洛阳城中并不缺猛将。这次四面出击,共集结了十万大军,由杜如晦统一调配,而进攻的时间则定在了突厥军入侵并州之时。

公元625年(永昌八年)的五月,颉利可汗在车车尔勒格集结了十万大军,并入侵了原、灵二州,同时又分兵包围了凉州。

接着颉利可汗又给梁师都下了命令,让他率军攻打泾州,这样也能分散唐军的兵力。灵州的守将换成了李道宗,他可是李氏宗室,同时也是李渊的堂侄。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人,唐太祖李虎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孙,东平王李韶之子。李道宗起家为左千牛备身,受封于略阳郡公。一生功勋卓著,曾参与了攻打刘武周、宋金刚、梁师都等诸多战役,为李唐的保卫战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因此成为了宗室里的中流砥柱。

而李渊也十分喜爱他这位堂侄,所以册封李道宗为了任城王。李道宗在灵州与突厥军交战了一整天,共斩杀突厥军一名特勒,三名大将,还俘虏了千余人的降军,迫使突厥军不得不撤出了灵州。

而颉利可汗所率领的大军在攻打秦州时,竟被秦州都督盛彦师打得是溃不成军。盛彦师字彦师,宋州虞城县人。出身于梁国盛氏,英勇善战。隋朝大业年间,担任澄城县长。晋阳起兵后,投靠太原留守李渊,授银青光禄大夫,并参与了攻破长安城。武德元年,平定薛举父子之乱后,又受封于葛国公,武卫将军、秦州都督。

在秦州一战中,盛彦师出奇兵偷袭了突厥军的后营,还烧掉了突厥军的粮草,使得颉利可汗不得不败退回了泾阳城。而盛彦师也在此战中,擒获了俟斤乌没啜,还杀敌两千余人。

就在李唐迎战突厥军之时,裴仁基父子率先领兵攻向了河阳城,而汜水关的防守则交给了武卫将军赵佗。

当长孙顺德和屈突通在接到河阳城发来的求援信时,不由得都紧锁起了眉头来。他们没想到骁骑军会在这时候攻打河阳城,难道说骁骑军要在唐军与突厥军开战之时,向唐军落井下石不成。

当初李唐与新汉可是签订了停战条约的,而这时候新汉出军就是违反了合约,难道他们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就在长孙顺德与屈突通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派兵增援河阳城时,忽然又有侍卫跑了进来,向两人禀报道:“启禀二位将军,温县、延津关和临清关,同时遭受到了骁骑军的进攻。现在三处城防形势危急,已向我首府发来了紧急文书,还请两位将军定夺。”

听到这名侍卫的禀报后,长孙顺德和屈突通才知道大事不好,骁骑军这是有备而来,看来河内郡危矣。

此时的长孙顺德立马找来地图,并对屈突通说道:“屈将军,现在的形势对我大唐极其不利,我们应该派快马回长安城,并禀明陛下。同时这几处地方也不能不救,以某的意思是;派副将增援温县、延津关和临清关。而屈将军您则率军增援河阳城,务必要守住我们的防线。等陛下派来的援军一到,立刻就增援你们。”

长孙顺德是河内郡的主帅,而屈突通则是副帅。当屈突通在明白了长孙顺德的意思后,立马点了点头,说道:“就听将军之言,屈某立刻发兵赶往河阳城,希望能守住我们的防线。”

就在长孙顺德派出援兵增援各处防线时,裴仁基父子所率领的两万大军已经赶到了河阳城下。而河阳城内有万余守军,在面对强大的骁骑军面前,河阳城的守将选择了死守城池。无论骁骑军如何挑衅,他都紧闭城门,不敢出城与骁骑军一战。

看着唐军不愿出城交战后,裴仁基立刻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当得知河阳城里的守军有万余人时,裴仁基立刻召来众将说道:“河阳城是一座大城,而且离首府济源城也只有数天的路程,因此长孙顺德才在这里布下了重兵。

而我军的兵力只是比守军多了一倍而已,所以本将军不打算强攻,以免徒增我军的伤亡。不知哪位将军有破城的良策,只要能攻破河阳城,本将军必会记他一首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