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十七章 暴君杨广

骁骑悍卒 第二十七章 暴君杨广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数日的海上航行让萧墨宸与来整、周绍范二人也熟络了起来,来整的性格很爽直,如同他父亲来护儿一样。而周绍范则要稳重许多,时不时的还与萧墨宸聊起一些朝中的事情来,使得萧墨宸对杨广身边的大臣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两日后萧墨宸一行在海河口登陆,然后又快马加鞭地赶往了涿县。当一行人日夜兼程地赶到涿县时,则被内侍传话说陛下昨日饮酒宿醉,至今还未清醒,让萧墨宸一行明日再来。

听到内侍的传话后,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又重新回到了驿馆中。此时的萧墨宸坐在自己的房中,不由得是叹息地自语道:“不作死就不会死,看来这杨广的大限还真是快到了。现在各州郡可是烽火连天,这位大爷居然还有闲情雅致地寻欢作乐。唉,大隋是真的要完了。”

第二日一早,萧墨宸几人终于等到了杨广的召见。当萧墨宸将自己梳理了一番话,便与几名骁果军的禁卫以及一名内侍就赶往了杨广的行宫里。

经过几道严格的盘查和搜身后,萧墨宸终于被带到了大殿外。此时大殿里众大臣与杨广还在议事,萧墨宸等了近一个多时辰才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只见萧墨宸在一名内侍的带领下,低着头就走进了大殿里。觐见皇上的礼仪内侍已教过了萧墨宸,所以他来到大殿上后,立马就行起了跪拜礼来。同时嘴里也在大声喊道:“臣萧墨宸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这时高座大殿之上的杨广则是有些好奇地看着殿下之人,等到萧墨宸行完礼后,杨广才说了一声:“平身”。

当萧墨宸刚站起身来时,杨广则又对他说道:“你就是萧墨宸,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听到杨广的话后,萧墨宸立马就抬起了头来,其实他也想看看这位号称暴君的杨广究竟长什么样子。

当两人的目光对上时,萧墨宸竟在心中暗道了一声;好帅,绝壁的大帅哥一枚。同时萧墨宸也想起了《隋书·炀帝纪》中的一句:“上美姿仪,少敏慧。”就是形容杨广的帅气的。

而此时的杨广已近中年,但仍然称得上是帅气十足。其实在萧墨宸的心中杨广并不是一个昏庸之君,相反他很有作为,他所修建的大运河在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隋炀帝虽然不是一个昏君,但他却是一个暴君,在他执政期间屡兴征伐,再加上修建大运河操之过急,巨大的财政税负和力役使民众苦不堪言,这才引发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可以说是一个穷折腾的典型代表。

隋炀帝虽然无德,但确实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而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只是到了后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以那时候的人才称他为昏君。

而此刻的杨广也在打量着萧墨宸,萧墨宸一十五岁从军,今年已有七个年头,所以算起来他今年也才二十刚出头。在这七年中,前五年他随大军东征西讨,从一名刚入伍的新兵晋升为了骁骑都尉。而后两年则是他的受难日,甚至在他死去时也没有拜托灾难。好在萧墨宸灵魂穿越,才有了另一个萧墨宸的重生。

其实萧墨宸的长相同样很帅气,再配上他那一米八几的个头,绝对称得上是真男人。此时的杨广打量了萧墨宸一番后,不由得是哈哈大笑地说道:“你的面相倒是有几分相似于皇后,这也说明了你确实是萧氏的族人。这次你能在高句丽国连破三城,确实大涨了我隋军的气势。要不是国内的刁民太多,朕定将一举拿下整个高句丽来。”

当杨广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愤慨。而萧墨宸早就在等着他这句话了,只见萧墨宸单膝跪地的就说道:“启奏陛下,臣这两年在高句丽做苦役时,已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若是能给臣五年的时间,臣定能攻下整个高句丽国来。

同时臣不需要太多的军费,只需要陛下能免去辽西五年的税赋即可。臣愿在三年内攻下辽东城,两年后拿下整个高句丽并献于陛下。”说着萧墨宸竟还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疏,而在奏疏上写着五年平定高句丽这几个大字。

当有内侍将奏疏接过并递与了杨广时,杨广兴奋地接过奏疏就看了起来。当杨广认真看完这封奏疏后,又让人是传阅了下去。

此时在大殿上站立了不少的大臣,当众大臣们也都翻阅了这封奏疏后,不约而同地都沉思了起来。其实在杨广的身边有五位大臣深得他的信任,第一位苏威,字无畏,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北周至隋朝大臣,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之子,大冢宰宇文护之婿。封邳国公,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

第二位裴矩,本名裴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册封闻喜县公,进位右光禄大夫。

第三位裴蕴,河东闻喜(今属山西闻喜)人,擢授御史大夫。

第四位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授金紫光禄大夫。

第五位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授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当杨广开口询问众大臣这五年平定高句丽的意见时,苏威首先就站出来说道:“陛下,萧都尉这本平高句丽论虽然有些道理,但兵力只需要十万,这是不是太儿戏了一些。还有他征召的兵力也全都是他带回来的那些战俘,他们此刻又有几分战力,又能如何攻得下辽东城来?所以臣不敢苟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