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三百零八章 天下一统(终结章)

骁骑悍卒 第三百零八章 天下一统(终结章)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在众人千呼万唤之下,萧墨宸终于在公元629年(永昌十二年)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贞观,这也是萧墨宸为纪念贞观之治,特意选择的这个年号,而众大臣们对此年号也是欣然接受。

就在萧墨宸登基成为帝王之后,临朔宫也成为了萧墨宸的行宫。此时的临朔宫比以前扩大了数倍,其规模并不在东都及长安城之下。

公元629年(贞观初年)三月,单雄信所率领的大军平定了陇西及陇右之地。而尉迟恭与秦用所率领的大军也先后平定了弘化、延安、上郡及雕阴等地。

当大军攻到了朔方郡时,大梁国已覆灭在即。可梁师都依然不肯降,最终被其叔伯兄弟斩杀于岩绿城中。而他的兄弟梁洛仁则率众开城投降,至此大梁国彻底灭亡。

公元630年(贞观二年)五月,萧墨宸集结二十万大军征讨室韦、靺鞨两国。其中突厥军五万,奚、霫两族三万,骁骑军十二万,一起攻入了室韦和靺鞨两国的边境。两国君长曾派使者求和,但却被萧墨宸拒绝。

经过三个月的征战,最终将室韦与靺鞨也并入了新汉的版图。而这时的萧墨宸并没有停止征战,当他将兵力集结在了靺鞨的边境上时,其目标也对准了高句丽国。

当初他可是从高句丽国杀出来的战俘,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正所谓主辱臣死,他那帮属下们为了替萧墨宸出这口恶气,竟直接率军就杀入了高句丽国。

而这时的高句丽王高武早已吓得是瑟瑟发抖,就连他身边的权臣渊盖苏文也是束手无策。骁骑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根本不是他们高句丽兵能比拟的。

好在萧墨宸并没有大开杀戒,当大军直接杀到了平壤城下时,高武为了活命,不得不向萧墨宸是缴械投降。

萧墨宸对高武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此刻见高武投降后,也不好杀他。当萧墨宸又提兵征讨百济与新罗时,留在平壤城中的魏公晋则充当了刽子手,他亲手将高武及渊盖苏文等大臣是斩杀在了皇宫之中。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阴谋叛乱,他不得已而除之。当萧墨宸在得知此事后,只是责备了几句,便不了了之。

当萧墨宸率军攻下了新罗和百济后,便将这三个小国划入了辽东郡的范围,并任命瞿荣飞为了辽东总管。

公元631年(贞观三年),萧墨宸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徐世勣为副总管。并集结兵力十五万,征讨了西突厥和西域诸国。

而西突厥和西域诸国哪里是骁骑军的对手,很快就被骁骑军是平定了下来。当有人提议再接再厉,拿下吐蕃国时,萧墨宸则摇了摇头,说道:“吐蕃国乃高原地带,我骁骑军很难适应高原反应,可先平定吐谷浑。等到将士们适应了高原上的气候后,再征讨吐蕃国也不迟。”

此时吐蕃国的国主囊日松赞已病逝,由他的儿子松赞干布继承了他的王位。而松赞干布自小聪慧、沉毅,又骁武绝人,雄才大略。在贞观三年(629年)里,就一举平定了旧贵族的叛乱,并坐实了他赞普的宝座。

同时松赞干布也知道骁骑军对吐蕃国的威胁,为了能平息这场纷争,他派出了自己的叔父论科耳,想与萧墨宸联姻。

原来萧墨宸已纳了贵妃和淑妃两人,而两位妃子也给了他生了一子一女,松赞干布想娶的就是萧墨宸的长女,今年才一岁多。而松赞干布也很年轻,才十五岁。

松赞干布打算先将婚事定下来,等到这位长公主成人之后,再纳为蒙萨妃。当论科耳在见到萧墨宸时,不仅提出了联姻,而且还想要回被俘的宰相尚囊等人。

当萧墨宸在听到论科耳的话时,不由得是冷笑地说道:“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朕之后人绝不与外藩和亲。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们最好死了这条心吧。要么称臣、要么灭亡,皆有你们自己选择。”

萧墨宸此话一出,让殿上的文武大臣们无不是热血沸腾。而论科耳也没想到萧墨宸竟如此强势,当他在对上了萧墨宸的双眼时,萧墨宸那犀利的目光让他感到如同掉进了深渊一般。

此时的他哪里还说得出半句话来,只见他是战战兢兢地就伏倒在了萧墨宸的面前。萧墨宸懒得在搭理他,竟将他是打发了出去。

当论科耳回到吐蕃国后,是加油添醋地说了一番萧墨宸的不是,并且还指责萧墨宸狂妄自大,想要攻打他们的吐蕃国。

而此时的松赞干布一直紧锁眉头,新汉的强大他也是知道的。当初新汉还没有一统天下时,就曾一把火灭掉了他们十万大军。而现在新汉更了不得,不仅侵占了吐谷浑,还将战火引到了吐蕃国的家门口。要不是吐蕃国内有天然的屏障,说不定这会儿新汉已经打上门来了。

既然联姻不成,那就要做好防范,以免遭到骁骑军的突袭。就在松赞干布整合吐蕃国的大军时,萧墨宸则在临朔宫里是大赏群臣,并且还提议要修建凌烟阁,将所有有功之臣的画像及铜像等物全都放在凌烟阁中,并受后人祭拜与瞻仰。

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群臣们的拥护和支持。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没有人愿意落后于此。

经过一番讨论后,共有三十六功臣榜上有名。排在第一位的是魏公晋,封太尉及赵国公。第二位的是阴士杰,封千机殿总督及邳襄公。第三位秦隐,封辽西总督及燕国公。第四位的是侯保兴,封谯襄公及兵部侍郎。第五位则是逝去的陈小刀,被赐封为了扬州都督及褒忠壮公。

这前五位都是跟随萧墨宸从高句丽国杀出来的老臣,因此萧墨宸也特别厚待他们。而第六位的是房玄龄,封司空及梁国公。第七位的是杜如晦,封司空及莱国成公。第八位的是李靖,封兵部尚书及卫国公。第九位的是裴矩,封司徒及莒国公。

第十位的是来整,封渤海水军都督及忠勇公。第十一位的是周绍范,封东莱水军都督及蒋忠公。第十二位的是太史兆林,封平壤总督及郧节公。第十三位的是瞿荣飞、封辽东总督及郧国公。第十四位的是薛万均,封左屯卫大将军及潞国公。第十五位的是薛万彻,封右武卫大将军及武安郡公。第十六位的是尉迟恭,封右武候大将军及鄂国公。第十七位的是秦用,封左武候大将军及宋国公。第十八位的是魏徵,封左仆射、太子太师及郑国公。第十九位的是温彦博;封户部尚书、右仆射及虞国公。第二十位的是虞世南,封礼部尚书及永兴文懿公。

第二十一位的是皇甫无逸,封刑部尚书及滑国公。第二十二位的是何稠,封工部尚书及舒国公。第二十三位的是薛收,封定州刺史,太常卿及蒲国公。第二十四位的是徐世勣,封辅国大将军及英国公。第二十五位的是秦琼,封河南总督及护国公。第二十六位的是罗士信,封河北总督及剡国公。第二十七位的是苏定方,封左骁卫大将军及邢国公。第二十八位的是牛进达,封右骁卫大将军及琅琊郡公。第二十九位的是程知节,封左领军大将军及卢国公。第三十位的是张公谨,封右领军大将军、都护府总督及郯襄公。

第三十一位的是陈棱,封荆扬水军总督及襄安郡公。第三十二位的是裴仁基,封原州都督及河东郡公。第三十三位的是裴行俨,封左辅大将军及绛郡公。第三十四位的是阿史大奈,封右辅大将军及窦国公。第三十五位的是萧瑀,封光禄大夫及宋国公,第三十六位的是南均玉,封并州总督及雁门郡公。

凌烟阁三十六功臣的名单出来以后,其他未上榜的文臣武将也同样受到了封赏。同时萧墨宸还承诺;只要是对新汉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文臣武将们,均可以将画像及铜像等物放入凌烟阁中,这也大大提升了文臣武将的斗志和积极性。

公元641年(贞观十三年),骁骑军在备战了十年后,终于攻进了吐蕃国。在卫国公李靖的指挥之下,斩松赞干布、论科耳、禄东赞等人于逻些王宫。至此新汉平定吐蕃国,使版图也扩大了到了天竺一带。而新汉的边境上也在无敌手,使新汉迎来了开国以来最大的盛世。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