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 196、贤者为君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196、贤者为君

作者:大笑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5:45 来源:笔趣阁

李建成三兄弟出了武德殿,李渊让裴寂和唐俭先别走。

“独孤怀恩和李密反了我大唐,两个乱臣贼子,开了个极不好的头。朕不能不收拾这两人,你们说,此二人谁去灭了最合适啊?”

“臣认为二郎去最合适。”

唐俭解释自己的想法:“二郎已经灭了李轨和梁师都,正好可以出关去灭了二人。”

李渊点着头没说话,不置可否,眼睛落在裴寂的身上。

“臣认为汉王最合适。”

“为何?”

“大郎出关后,汉王虽然不去讨伐王世充,但让他留在关外,以威慑关外的势力是必要的。乌云铁骑名声在外,大郎说不定也需要他。”

裴寂明白李渊的心思。李渊还是担心李建成搞不定王世充。李智云在那附近,可以随时给李建成做预备。

“嗯,丞相这个建议不错。朕也觉得他去合适。他对付李密这个人好像很有一套,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听说,李密最怕提起他的名字。”

唐俭也附和道:“汉王倒是正好在黎阳附近,不必劳师远征了。”

“朕看这事就这么定,让汉王去灭李密和独孤怀恩。”

说到此,李渊还有些沉重的叹了口气。

“朕是真没想到啊,朕待这二人都不薄,他们为何会如此待我?”

“皇上消消气,都怪微臣当时考虑不周,让独孤怀恩押运粮草去太原,结果让他借机就跑了。”

“这不怪你,也怪不到你头上。这家伙是有反骨的,现在突然出走也好,好过要是以后露出反骨来,会祸国殃民更甚。”

“圣意深远,李密和独孤怀恩这两货色其实已经不足惧了。”

李渊点点头,“不足惧倒是真的。只是,此二人为我大唐开国后的第一乱臣贼子,不杀不足以平息朕心头之恨。”

“皇上放心,汉王要灭此二贼,易如反掌。”

李渊微点点头,他现在也不怀疑李智云能够灭掉任何一个跟大唐叫板的势力,或是不敢叫板的势力。

“你们两位觉得智云这孩子,现在如此强悍,远超他的三位兄长,朕该怎么封赏他啊?”

裴寂看着李渊眼神里一丝迷朦,知道他心头有点困扰。他需要人帮他拿一个主意,好好安抚安抚李智云。

“的确是不好封赏了。”

裴寂很理解李渊的样子,还摇摇头。

“汉王虽是年幼,治军理政已很老成,朝野臣僚对他都很恭敬。长安城内都在盛传他在河东、山东的诸多事迹。臣觉得,确实也没什么可以封赏汉王的了,皇上倒是可以增加他的食邑。”

唐俭是实话实说,没有别的心思。

裴寂笑道:“增加食邑?这封赏有点不痛不痒的。”

李渊看着裴寂,“丞相认为呢,还有啥封赏恰当。”

裴寂试探着说道:“要不,封万贵妃为皇后?”

李渊和唐俭脸色都一变,看着裴寂。

还不约而同的叫出了口:“封皇后?”

因为封万贵妃为皇后,就意味着李智云可能被封为太子。裴寂这个主意,当然是有点陡。

只不过,裴寂并不是坚定的支持立李智云为太子的人,他也只是在试探李渊。

他是坚定的支持李渊的人。

李渊历来又是个从不事先表明圣意,先听别人怎么说的皇帝。

这难受劲,一般的臣子真受不了。

也就只有裴寂这种近臣,和唐俭这种心思不多的人,可以跟他和谐的交流。

“不可。”

唐俭一句话很坚决,好像这话就不该听到。

李渊看着唐俭,意思是你说说看,怎么个不可法。

“汉王要是立为太子,嫡子们会乱套的。”

唐俭的逻辑很明确和直接,也很有说服力,说出了李渊心里的隐忧。

“那唐长史的意思封谁为太子比较好。”

李渊干脆直接的迈过了封李智云为太子这个问题,而是问唐俭这个难题如何处理。

“贤者为君。”

唐俭答道,他此刻又抛开了嫡庶之间的差别了。

“哪谁又是不贤者?”李渊追问一句。

“大郎和二郎都是贤者。”唐俭不是傻子,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还是会说的。

李渊有点无奈的看着裴寂。

裴寂小声问:“真要立太子?”

李渊微点点头。

裴寂还哎了一声,才说:“长史说得对,大郎和二郎都有资格做储君。”

李渊低头重新看着地上的方砖,开始踱步。

“你们两看来都是拥护二郎的。”

李渊拿眼扫了两人一眼,“我没说错吧?”

不等裴寂和唐俭表态,李渊继续说道:“你们不敢直说立大郎,就是因为心里想着拥立二郎,对不对?”

裴寂要替自己辩解,李渊抬手制止他说下去。

“你们也不用辩解,其实朕也不是责怪你们。你们俩的这态度,我猜在朝臣中是占大多数。二郎也确实能干,可以贤者居之。”

李渊突然中气十足的快刀斩乱麻道:“所以,朕准备立太子——”

“此时不立太子,恐怕臣民们已经各有其衷,莫衷一是,所以……”

裴寂和唐俭都瞪大了眼,等着他的下文。

“朕准备立建成为太子,立他为大唐之储君。”

于是在武德二年年末,李渊下诏立李建成为太子,让大唐孤悬已久的太子之位,终于一锤定音。

李渊的考量不可谓不多,又不可谓无奈何。

自己的子嗣都不简单,他们未来是否能够和衷共济,保住李唐江山,李渊想得并不没那么远。起码现在他想不到那么远。

他只是以宗法礼教的正统来遴选的太子,以稳定目前的局势来立李建成。

至于过多的忧虑,李渊还没有,他还不会诅咒自己早死。

立李建成为太子,相应的就给了其他三个儿子更多的特权。大唐开国来的一个悬念就此尘埃落定。朝臣们对太子之位也不再议论纷纷,朝野间也稳定了不少。

李建成在禁苑内参加了册立大典后,就点兵十五万出了关中,准备东征扫平王世充。

表面上,他是在李智云没有扫平王世充的时候出的关。

大军从潼关东出,直取新函谷关而去。

这一路浩浩荡荡,比当初李智云的乌云铁骑还要有气势。

只是,新函谷关内,也早就接到了线报,等待李建成的王仁则,也早不是曾经的王仁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