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 242、李渊的心事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242、李渊的心事

作者:大笑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5:45 来源:笔趣阁

突厥人以锐不可当之势,越过古长城,铁蹄踏过杀胡口,一路兵锋,奔袭到了临汾郡。

长安的李渊和裴寂等人,都没想到战况会如此的不堪。

大唐几路人马居然都无法阻挡突厥人。

不仅丢城失地,几路人马还一路溃退,甚至有的退到了黄河岸边。

“颉利可汗这头野狼,真不是东西……”李渊将手里的驰报扬手丢给裴寂,一副气忿难平的样子。

他的样子,像是在抱怨颉利可汗不见好就收。言下之意,该和谈就和谈,不能不按套路出牌。

“始毕可汗狼头独大的时候还有个胃口,而这家伙的胃口却大得无边了。一个胡人,跑到黄河边来能干嘛?他们住得习惯红墙碧瓦的屋子吗?闻得惯没有青草的地方吗?离了马粪,他们还能活!”

“突厥人,通常往南边走不了多远,最多也就到太原郡就不会再往前了。倒不如,我们给他们一个台阶,缓和兵事,派人去跟颉利可汗讲和。让他们至少退出太原郡。”

裴寂从旁提示着讲和的思路。

因为这次好像真不一样了,突厥人有点狠。

“讲和?”李渊扫了一眼武德殿里这几位。除了裴寂外,李建成、唐俭都没附和。

他脸上的表情几番变幻后,没人看得出他内心里究竟是讲和还是不讲和。

话听起来好像是的,但是他又对提出讲和这个提议非常讶异,不置可否。

“陛下不能讲和。”

唐俭站出来,语气笃定的说道,“搁在以前,我们可以好好考虑跟突厥人讲和。反正也不是大唐的江山,群雄割据,互为牵制,突厥人也是时好时坏。中土各方还偶尔给他一点甜头尝,他也习惯了把中土的一些藩王,当成自己的属臣。而大唐开国,天下一统,没有了突厥人在中土的爪牙,也就没有了属国。颉利可汗两番增加兵马,意图明显。不外乎就是要我大唐对他俯首称臣。陛下若现在与突厥人议和,也正中其下怀不说。还会助长颉利可汗的嚣张气焰。”

唐俭说得有点激动起来,“前几年,陛下与突厥人多有交集,打也打过,和也和过。那是始毕可汗那头老狼。而颉利可汗跟他兄长比,若是论凶残暴戾,颉利可汗有过之而无不及。陛下若是跟他讲和,无疑就是让大唐向刚登基的他示弱。他一定会借机侮辱我大唐,要女人要钱粮。还从此将大唐视为其藩属国,令大唐仰其鼻息。”

李渊边听着边点头,但是他没有立即表态附和唐俭。他等唐俭说完,又用征询的目光看着裴寂和李建成。

裴寂道:“长史说得有道理。只是现在二郎他们驰报不断,突厥人攻势甚猛,议和也不一定是真的议和。跟突厥人议和,我中土从未真心诚意过。不过都是戏耍突厥人的。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根本手段和目的。突厥人的内心,一定期望我们跟他们议和。毕竟劳师远征,他们各部族也是三心二意,难以捏在一起。时间稍久,突厥人各部族就会各自闹哄哄的。陛下和我在太原留守任上,跟他们打的交道可不少。始毕可汗也好,颉利可汗也罢,他们这个汗王其实都当不长久,突厥人分裂是迟早的事。”

李渊问他:“丞相还是坚持议和。”

“此为缓兵之计,待突厥人退出太原郡,我们再想办法把杀胡口外的马邑等郡,一并收回。”

李建成在一边道:“只怕突厥人不会如此容易被我们摆弄。他们若不狮子大开口,定不会退出太原郡。况且,大唐开国就与其议和,这有损大唐国威。”

他突站出来,对李渊禀告道:“二郎他们虽然败退下来,我和元吉愿领兵出征,收复失地,请父皇恩准。”

李渊看着李建成意气风发的样子,赞许的点点头,但是并未一口就答应他,或是说点什么勉励的话。

听完自己两位近臣和太子的立场和理由,李渊就在武德殿开始溜达绕起圈来。

他只要绕圈,裴寂等人都不再说话。看着李渊伟岸的身影,走来走去,如走马川花一样,晃得人直眼晕。

过了良久,李渊终于站住了脚。

他伸手指着李建成,“大郎,此次你要担重任了。朕命你为河东道大总管,领二十万精兵,将太原和马邑等地给朕夺回来。”

他眉宇劲肃,盯着李建成就像是在传递一种伟力。

李建成非常激动,“儿臣领命。”

“你此去,召集离石郡、龙泉郡等地官兵,先攻西河郡,再直取太原,断突厥人往南下的退路。二郎他们有你的援军呼应,一定会鼓足士气进行反击。突厥人若是不退,定不可能。”

李渊实际上是在给李建成这个河东道大总管,直接进行部署。

他是希望李建成此次扫北,能一战打出太子的威信。

他也是把这关键一战,看得很重。

李建成豁然也明白了老爹的良苦用心一般,稽首领命,并信誓旦旦一定收服大唐所有失地。

自上次攻打洛阳失利,李建成心里一直铆足哦一股劲,总想着自己这个太子要有所建树才行。

这一次,父皇让自己去驰援李世民他们,讨伐最强硬的突厥人,也是一番苦心。

此事若成,意义重大,不言而明。

待李建成和唐俭走后,李渊望着武德殿外,那一轮落日的瑰丽红光,遍洒在禁苑殿宇之上。余晖尽染,令人心生些许的惆怅。

“丞相今日,扮演了一位议和的角色,也是委屈你了。”

李渊笑指裴寂,裴寂含笑点头。

“陛下圣明,太子能有此胆识,臣也觉甚为欣慰。”

“大郎这个人,有时就是得激他一下。他跟二郎不太一样,除了少一些锋芒之外,还过于老成持重。他倒不是少胆识,而是少气魄。”

“太子是有七巧心的人,他比二郎更懂圣意。”

李渊捻须放眼远望,“但愿他此次能给朕长点脸。他要是打败了突厥人,又把二郎他们一干人等都解救出来,也就算了不枉我费了这么一番小心思了。”

看裴寂点着头,李渊眉头还有点微皱。

“丞相,你说……朕心里还一直有点不踏实,还有点担忧的事,自己也说不出来。你帮朕理一理如何?”

裴寂小心问道:“陛下心里若是不踏实的事,是不是跟汉王有关。”

李渊若有所思,然后才点点头,“你这么一说,朕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智云令朕不踏实啊,确也如此。”

“为臣愿闻其详。”裴寂一副愿意亲近无虞的样子。

“王世充投降后,他被二郎送到了长安,这事一直搅扰得朕心里不舒畅。”

裴寂心里一惊,他可能没想到李渊还有在心里埋了如此久的,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心事。

不过也是,今非昔比。裴寂现在连叔德都不敢叫了,再叫连他自己都觉得是忤逆之举。

他试探问道:“陛下意思是王世充有过献言?”

李渊点点头,眼神略显忧伤,是那种可怜自己的忧伤。

“王世充的话朕本来不该信的……”

李渊的表情略显痛苦,好似王世充还在折磨他一样。

裴寂没继续问,他静等李渊把心事说出来。

“二郎的为人,倒是无懈可击。他不能不把王世充从洛阳押解到长安。原本,我给二郎的旨意,他可以直接处决掉王世充,不论王世充是否会投降,都比不留他。”

裴寂好像听出点名堂了。他回想起,王世充被押到长安后,投入诏狱就没了下文,更窦建德他们不太一样。原来王世充这条命落下来,背后还有如此多令人想象不到的机巧在里面。

“王世充这个人,很狡猾,也装得很有骨气的样子。就算沦为朕的阶下囚,他也是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朕是不喜欢他。”

看李渊咬牙切齿和不屑的样子,裴寂想象得出,李渊应该是曾经很低调的见过王世充。或者说,是王世充曾经要求密会过李渊。不然呢,李渊怎么会去见一个败寇。

而一个亡国之君或是叫逆臣,要见皇帝,皇帝还答应见了他,这里面就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了。

裴寂还是沓拉着眉眼,嘴角下垂,静心静气的继续听李渊往下讲。

“朕打算再留他一段时间,暂不会处置他,把他关在刑部的大牢里,发臭了发霉了再说。”

李渊扫了裴寂一眼,“丞相知道王世充在刑部大牢里吧。”

裴寂摇摇头:“微臣不知道,也没听李安说起过。”

他觉得李渊这样问他,就是在提示他,不要去过问王世充的事。

裴寂心里有点按耐不住了,王世充这家伙到底给李渊说了些啥?让李渊压在心里难受不说,还憋了这么久才跟自己吐露出来,挺令人震惊的。

不过好像,自己刚才说了句跟汉王时候有关时,才引出了皇上这些话的。

李渊在说出实话前,应该是觉得可以给自己讲,才会如此开口的。不然,他可能会继续憋在心里。

幸好,自己最近跟汉王没有什么交集,也走得不算近。要不然,自己也听不到皇上现在说的这些话。

“微臣虽有些愚钝,但不知王世充有何事令陛下如此不宁?”

“丞相啊,你觉得智云这孩子,天性是不是纯良。”

裴寂忙点点头,“那还用说,汉王虽然偶有桀骜不驯之处,但天性纯良,对陛下对臣僚赤心可鉴。”

他要四平八稳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听到接下来李渊告诉他心里究竟是什么秘密。

李渊不会责怪他这种没有原则的立场。

皇子们的是与非,还轮不到丞相来品评。

大唐的皇子可能是互为氐惆,但到不到得了生死以决,裴寂现在也想不到。

李渊也想不到。

“陛下对皇子们甚为宽厚,就算有点毛病,他们自己个也都会各自矫正。”

“但愿如此……”李渊的眉头紧蹙,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过了一会,裴寂不开腔,李渊又自语一样说道:“朕是不愿意相信王世充的,只是又不得不信。”

“陛下的话很重。”

“王世充给朕说,智云这孩子曾经私底下与他的侄子有过交集。”

裴寂心里一惊,“陛下说的交集是指……”

“王世充那个侄儿,就是被智云杀了的那个王仁则。智云曾经与他私交甚笃。”

“这种话,微臣可以十二万分的肯定,完全是王世充的胡言乱语。”

“朕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可是……”

李渊那宽大的脑门,突然间阴云密布,两眼圆睁,眼眸里闪烁起杀意。

这时候的李渊,裴寂是熟悉的。

李渊这个人要是不认亲起来,可比杨广更薄情。杨广篡位那些把式,在裴寂看来,李渊一样都不会少。

他这副模样就是准备生吞活剥自己的亲儿子的架势。

“王世充说了一桩事,朕也不得不重新思考。”

“究竟是何事?”裴寂也好奇起来,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胸口发紧,一阵一阵的隐痛。

“王世充为保全洛阳,曾经与李智云有个君子协定。王世充让李智云灭朱桀,占据河东郡,但是不取洛阳。”

“不可能!不可能!”裴寂大摇其头,也摆其手,一副打死都不相信的神情。

“王世充说到此时,朕也不信。”

“就是啊,臣都不会信,何况陛下是圣明之人。汉王没有攻打洛阳,是因为他的黑火药不足……”裴寂说到此,他的心里也咯噔一下。

这个理由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令人觉出牵强的意味。

难不成李智云当时,真的不想打洛阳?

他连洛阳城都没看一眼,就渡河走掉了,的确是令人深感蹊跷。

“大郎兵败新函谷关时,大郎给朕也有一个驰报。他怀疑,李智云将只有他能炼制的黑火药配方给过王仁则,而王仁则照此配方造出黑火药,才致使大郎数万人兵败,攻打洛阳功败垂成。”

“太子兵败,听说是因为王仁则请到了高人。”

裴寂这一次再没有刚才那么肯定了,他心里也在开始动摇起来。

“而到这个时候,朕依然不会怀疑我儿的。李智云毕竟不会做那么糊涂的事,非要与大哥二哥争名夺利,或是沽名钓誉。他是在体恤他的士卒,不愿他的士卒死伤一人。”

裴寂认真看着李渊,李渊继续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

“朕是不愿相信,也不忍相信王世充的话是真心话。但是,大军兵临洛阳,王世充投降之际,二郎又印证了一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