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 246、拜托长史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246、拜托长史

作者:大笑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5:45 来源:笔趣阁

秦叔宝和程咬金两人还差点当着李智云的面闹了起来,李智云按捺住内心的好笑,不仅没有出面制止,一锤定音,反而是推波助澜,嫌事情不够大。

“留守垣曲的将军,当然是跟马三宝很合得来的将军。你们一文一武,守着垣曲,我就不担心了。不知两位谁跟马长史更合得来啊?”

秦叔宝和程咬金看着一本正经的李智云,当时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没发现汉王在戏耍他们。只是被李智云问话的题面迷住了,不知道自己该说是跟马长史关系好呢,还是更好?

程咬金说:“若是论合得来,我们都合得来,但是……但是秦兄他更喜欢马长史。马长史……我没别的意思……秦兄喜欢你是个事实。”

马三宝憋住笑,摆手示意,自己一点不介意。

秦叔宝听这话,面上一热,但不能反驳说自己不喜欢马三宝,也抢着说:“长史你不知道,咬金兄弟曾经对你是说不出口的喜爱,他喜爱你到……就连你的走路的姿势……他都要模仿……”

“秦兄更甚,他还时常希望长史能跟他多说说话……”

……

李智云心肝脾肺肾都快要吐了。

他咳咳两声,强制镇定下来。

“好了!本王是看出来了。两位跟马长史都合得来,既然如此,那两位也不要争了,直接猜拳,赢者就跟本王去打仗。”

秦叔宝和程咬金相看一眼,秦叔宝大叫一声:“咬金兄弟对不住了!”

程咬金眼一瞪,“放马过来!”

两人一拳就定出了胜负。程咬金狂笑几声,拍怕秦叔宝算是安慰了。

“秦兄承让了。我就跟汉王一起杀突厥狗去了,你就好好的守好我们的家。哈哈哈!”

秦叔宝沮丧低头,只恨自己手气太差。

李智云说道:“秦将军也别气馁,以后有机会跟本王出去作战。你在守在垣曲也是大功一件……”

正说着,有侍卫来报。

“唐长史到!”

“谁?”

李智云急问。但他人已经起身,走到门口廊庑下,就见唐俭已经急匆匆的进来了,他身后还跟做持白鉞的侍从。

圣旨来了。

唐俭看到李智云面色严肃,朝李智云直招手。

“早知你在垣曲,我就不去兜那么大一个圈子了。我可是从洛阳赶过来的……这一路,真是!”

“长史辛苦了,赶快请进。”

李智云热情招呼着,让开路,请唐俭到大堂内。

唐俭对李智云身边的几位晃了几眼,觉得秦叔宝和程咬金面生。但看两人又都穿着明光铠,知道两人身份不低。

他随口就指了指两位,“这两位是汉王新近得的勇士?”

李智云不想欺瞒他,笑道:“他们是以前瓦岗的将领,这位是秦叔宝,这位是程咬金……两位也来见过唐长史。”

秦叔宝和程咬金忙客套施礼。

他们也分得清,这个长史可不是汉王府的长史,持白鉞的可是长安来的长史。

唐俭对此二人自然是耳熟能详,瓦岗军中的骁将,居然会在这里。

“这二位,二位……以前在王世充手下呆过?”

秦叔宝和程咬金点点头,郑重回复道:“瓦岗兵败,我二人和其他瓦岗弟兄被王世充所俘。而汉王取洛阳时,我二人就早想好要降汉王了,所以,就……”

唐俭点着头,嘴里哦哦的应着。

李智云知道唐俭对洛阳战况的事后战报,他应该是最仔细的一个人。洛阳攻克后,李世民和李智云都分别写了战报给长安,而此二人没有下落,则必然令唐俭好奇。

“两位将军原本要解甲归田,后来被我留下了。就在垣曲这地方,替本王看护好这食邑之地。”

李智云解释两句,算是暗示唐俭,要唐俭不要过分追究。此二人现在是自己的家臣,身家也早已经清白了。

唐俭盯了李智云一眼,清清嗓子,招手让侍卫取出圣旨。

“陛下有旨,汉王接旨听诏。”

于是唐俭一板一眼的就展开圣旨宣读起来。

这一次,李渊不得不启用李智云北上去阻击突厥人了。只是,李渊没有封李智云什么大总管,只是封了一个骠骑将军的虚衔。令他号令洛阳和显州兵马,北上驰援。

唐俭把圣旨递给李智云,眼眉间才放松下来。

李智云请唐俭上座,示意人上茶。他还想跟唐俭这儿聊几句,打听下长安的近况。

“汉王着即发令吧,我在洛阳兜这么一圈,已经耽搁了些时日了。”

唐俭还是一屁股坐下来,他略显肥胖的身躯,已经被汗濡湿了一大片衣袍。他喘着气,接过茶盏就慢条斯理的喝起来。

“辛苦长史了,我也是听说突厥人打到了垣曲,所以才从洛阳赶过来的。”

唐俭点点头,“我还没进城,才到黄河边就听说了。难怪,我一到垣曲,就闻到这城外浓浓的血腥气,还看到百姓们家里还有不少的战马。看那架势,突厥人来了不少吧。”

“也不多,一万多人。突厥人发狠了,我也想不到大哥和二哥他们都顶不住,连垣曲这么小的地方都冲来了。”

“一万多人来攻打垣曲?颉利可汗也是疯了。他为啥要打垣曲?”

“谁知道,长史不是说他疯了吗!”

“对了,你父皇这次对你……怎么说呢,很是期待。突厥人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

“我听说,我母亲最近在长安日子不好过啊?长史是否知道此事啊?”

唐俭如实说道:“万贵妃也不是日子不好过,只是受你一点牵连,陛下对她有些冷落而已。日子还是在过,陛下的嫔妃们日子也都好着呢。”

言外之意,万贵妃也没什么事。

“这事,老臣自然已经替你想到。这次来宣旨,临行前臣就给陛下建言了。既然要智云这孩子心无旁骛,无后顾之虞的杀突厥人,陛下就不该冷落万贵妃。”

李智云心里一热,忙施礼答谢:“有劳长史了。总算是在长安,有个替我说话的人,十分感谢长史。”

“陛下说了,若是此次你平了突厥人,他一定记下你的功劳,回头陛下重赏你……”

李智云嘿嘿一笑,“我已经领旨,重不重赏都不重要。”

“皇上赏你,你可不要错失了机会。赏你总是好事嘛,你还推脱了!”

“长史是朝中最公道的老臣,本王愿意听你的一些开导和劝解。”

“看来汉王是早已经意识到了,陛下对汉王前阵子颇有微词。就是汉王取洛阳时,该取不取,致使后来太子兵败,引起了陛下和太子的不快。”

李智云点点头。

而他心里清楚,李渊并不只是因为这件事,还因为李渊有意要压高踩低。自己只要让他和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李渊过一阵一样会继续打压他,让他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

现在李渊是不得已,才想到用自己这个“夜壶”。不急的时候,依旧还是现在这样。

最让他不满的就是,李渊甚至没有给自己一个河东诸郡的职衔,自己仅仅只是救火的。

而李智云不想再跟以前一样,他需要的不是偏安一隅,他也不愿意被李渊像过去一样打发来打发去。

“幸好这次是长史来宣旨。”

唐俭看着笑盈盈的李智云,察觉汉王的目光里有别样的锋芒。

“汉王这话……”

“我的意思,长史来了最好。其他人来,我想带话给父皇,还怕他们中途吞了我的话,把意思表达不清楚。”

“汉王又什么话?”唐俭皱眉,放下了手里的茶盏。他预感到李智云的话可能很不一般。

“长史回长安后,请代我回复父皇……”李智云边整理着自己襟带,边郑重其事的说着。

“我会即刻起兵北上。虽然父皇没有给我更多的职衔,河东道诸郡的官兵也不听我调度,会使我北上还有诸多的不便。但突厥人总是要赶出去的。若是顺利,河东道诸郡都会尽数被我收复。到时,让我回不回长安都无所谓了。只是,河东道诸郡,请父皇交由我和三公主来主事就行。”

唐俭默然张嘴,一时瞠目结舌。李智云这话的意思,就是他要跟李秀林一起把河东道的数郡,都划为他能节制的地盘了。

他这个王,就从名不副实、只是爵位的王变成了真正的诸侯王。

如果依照当时的府兵制,这些地盘的府卫、镇戍都归了他,军民也给他。河东道诸郡跟中央政府之间,虽是隶属关系,但是诸侯王的权利在方国内则是最高的……

唐俭不敢往下想,他脸色骤变,嘴唇都有些哆嗦起来。

“臣……没太明白汉王话里的意思。”

李智云笑道:“长史不要紧张,你也别想多了。我意思很简单,若是本王平定了河东的突厥人,这些地盘以后就由本王替父皇守着。突厥人赶跑后要是再来,父皇就不用担心了。”

唐俭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汉王刚才说的是……是河东道诸郡都归你和三公主节制,是这意思吗?”

“不管是个啥,你是长史,专门研究朝廷的这些个官制什么的。你可以说叫都护府,也可以叫都督府,长史尽可能发挥你的想象力,反正大体意思如此……”

“汉王!”唐俭双眉紧蹙,可以说叫愁眉苦脸的发自肺腑的喊了一声。

“你……你这可是跟陛下,要……要陛下给你封个诸侯王出来啊。你知不知道这在陛下听来,叫什么?”

“叫什么?大逆不道?”

“既然汉王知道这说法如此惊骇,为何又有此想法呢?你要知道,自汉代设立的三公九卿后,数百年来,已经没有诸侯王了。晋朝的“八王之乱”,更是连同姓王的分封都少之又少了。汉王这么开口,不合大唐的体统,也不合数朝以来的变革。陛下若是开了此口,那是不是晋王、秦王、齐王他们也得重新分一块地盘?”

“他们现在都在霍邑城里,分不分得到这些地盘,谁都不好说。”

唐俭看着李智云冷漠的样子,直摇头。

“汉王,臣恐怕不会向皇上禀告你说的这些话。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汉王跟皇上有何……”唐俭说不下去了,痛心疾首的样子,显见内心是真的痛苦。

“长史现在回长安,不说也没关系,反正你记着我的话。瞅准时机,你就告诉父皇,我想这种时机会有的。”

唐俭摇摇头,李智云的话已经让他如芒在背,半响都做不出声。说出来,保不准就是惊天动地的事;不说出来,自己就有欺君之罪。

李智云拍了拍唐俭,“有劳长史了。此事长史斟酌一二,不必苦恼。本王军情紧急,也不留你,就此别过后,长史一路慢行。”

唐俭回过神来,知道多说无用,就起身告辞。

本来急匆匆而来,一身热汗,现在是悻悻然而归,一身冷汗。

李智云把唐俭送到府邸外后,就留步了。

看着唐俭远去,李智云回身扫了一眼自己周围的几位。几位刚才也听到了李智云的一席话,但是,此刻面色都有些肃然。

大家都明白李智云这话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暴,不过,在刚开始那一霎的惊诧后,他们几位都很快的镇定下来了。

不外乎,大不了,就是要跟朝廷分开干而已。

大家都是造反起家的,心理上不会有任何的恐惧和害怕。

“诸位都很淡定嘛。”

李智云戏谑一笑,往回走。

马三宝急忙小心谨慎的趋前,问道:“汉王刚才跟唐长史说的话,莫不是真的要准备要……要起事了?”

“起什么事?我若是起事,还会提前跟父皇打招呼?你脑瓜子聪明一世的人,怎么也糊涂一时了。”

马三宝诺诺的应着,还是不明白的看着李智云。

“我是是正儿八经的跟父皇讨封赏,我起什么事。大汉朝不就有西域都护府嘛,我要是解救出大哥二哥他们,你们说说,给我一个都护府又怎地?”

秦叔宝和程咬金异口同声:“就是,汉王多弄几个郡来,又能守住北方突厥人,皇上应该会允诺的。”

马三宝急眉愁眼的:“可汉王刚才跟长史说的,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跟长史是这么说,他不一定会原话照搬着告诉父皇。他会替我想办法把这些话圆过来的。”

“可汉王的话太惊骇了,长史能理解得到?”

“长史当然理解得到。长安就这么一个还能帮我说话的人,不说重一点,长史还以为我是闹着玩的。”

“汉王就不怕皇上误解。”

“误解了……就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