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 250、一场交易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250、一场交易

作者:大笑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5:45 来源:笔趣阁

两人一席话,虽说不上相谈甚欢,但是足以改变一些李智云对叠罗子的印象。

叠罗子受中土文化影响比较深,而且,此人谦逊有礼,有点中土士人风骨。他还能站在外夷的角度来看大唐,常常还能提供些新颖的见解。

“汉王是我认为自秦汉以来,最神奇的人物。败在你手下,其实也不是什么多不堪之事。”

这种彩虹屁一样的话,在李智云听来一点都不肉麻。

叠罗子他是很真诚的察觉到了,李智云有着中土历代先贤诸圣都不具备的一种特殊禀赋。

他无法解释自己这种感受,因为这种禀赋跟儒释道法,甚至兵法家等等,这些可以传承的文化都不一样。李智云在军事上具有能碾压任何军队的能力,就像是一种天赋。

“近几日,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是非常想从汉王这里得到答案……当然这是一种奢望。对一个败军之将而言,说出这种话,不过是在汉王面前徒增笑料而已。”

“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李智云很轻松的应承道。

“这是件神奇的事。本王遇到了一位神仙,他叫宋应星,他给了我一本天书,叫《天工开物》……”

叠罗子摇摇头,眼眸里含笑否认着李智云的说法。

“不可能,汉王这是戏言。”

李智云有点奇怪,自己每次这么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半信半疑,甚至李渊都一样。还没有人当面跟他说不可能,而且是一开口就说不可能的。

“你认为我在说谎。”

“是的。”

“何以见得。”

“这世上说自己遇到神仙的人太多了,可没一个能真正改变世间万物的,都是假托说教,以诓世人。奉天承运、受命于天,只是皇帝们的无稽之谈,史官的慧生牙后。”

“你不信奉神灵。”

“神灵不可信,只可敬。”

“不信又怎么言敬?”

“敬神灵,其实就是敬自己。若自己不存,神灵又何往!”

“你的说法有意思,有点道家的味。”

“但汉王打破了我以往的许多识见……”

“你很苦恼?没办法,你这苦恼本王也没法跟你消解。”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交易?”叠罗子的直率真是令人惊讶,他是一点不怕被拒绝。

“什么交易?”

“汉王告诉我,你为何有这种禀赋;那我就告诉你,秦王与我父亲之间的默契有什么可以证明。”

李智云瞪着叠罗子,俄顷间,一时无语。

这小子绕了一圈,甚至兜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抖出来了一个不做赔本买卖的小计谋。

他清楚自己为何召见他。不过,也不难猜。

毕竟那么大的事,自己能不好奇吗?

关键是,兜这么一圈后,自己好像还不好对他下手使点凶狠的手段了。

条件诱人,交易者又不令人生厌,这笔交易看来是要达成了。

“读书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李智云手指指点着叠罗子,“你说还是我先说。”

“我先说吧,反正,我是阶下囚,也不存在什么欺瞒的本钱。”

李智云提醒着自己,这小子的话看来得小心一些了。

“秦王是攻陷洛阳之后,与我父亲秘密联络的。他送了很多王世充的金银珠宝给我父亲。秦王的意思,他希望我父亲出兵伐唐,先占三郡……”

“你父亲就真的愿意听他的话?”

“刘黑闼本已起兵,我父亲也是顺水推舟。更何况,突厥各部族对我父亲登基后还不是那么畏服,父亲需要立威之战。”

“也就说,你父亲一开始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是的,占据马邑、楼烦诸郡后,秦王又派密使联络我父亲。他希望大军继续南下,再占三郡。”

李智云想起来,好像确有其事。颉利可汗中途突然增兵,看来不是无缘无故,也不是早有准备,而是临时之举。

“我父亲虽然不知道秦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秦王答应给好处,大军南下是顺势而为,秦王之前并未有异动。所以我父亲即挥师南下。”

“然后呢?”

“秦王虽然开始一直没有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在占据临汾后,他的密使第三次跑来见我父亲和我之后,终于让我们明白了,秦王其实是要汉王的命。”

“他让你们攻取垣曲,还提供了我乌云铁骑的诸多密事,诸如火器怕水等等,是这样吗?”

“是的。只是我并不是太相信他,并没有贸然以重兵去攻打垣曲。若是……”

“若是你八万人马都围攻垣曲,也许会是另一番作为了?你挺会想啊。”

“现在,我不敢这么想了。我觉得汉王在兵事上可称无敌天下。也明白了,秦王为何如此忌惮汉王。”

叠罗子简短说完,李智云重重的吁了一口气,似有满腔的淤积之气,此时得到了纾解。

叠罗子这番话的整个逻辑是成立的,跟之前自己的疑惑,跟突厥人整个行动的路线,不寻常之处等等都吻合。

如此来看,李世民一开始让突厥人南下,是逼着想要自己出来与突厥人对决,他认为他了解乌云铁骑火器弱点,要灭乌云铁骑是完全可能的。而自己没有驰援霍邑,突厥人也是围而不攻霍邑,那是双方有某种默契。而后来,他仍想要借突厥人之手灭了整个乌云铁骑,于是又让叠罗子来攻打垣曲。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世民不是为了现在就跟谁摊牌,他是想要除掉自己这个对他而言最大的障碍。

他难道就不怕跟突厥人合作,引狼入室?

李世民一定不会那么傻的。他一定认为自己可以取代乌云铁骑,他的玄甲军能够成为天下第一的军队。

就算突厥人占了整个河东道,他也无所谓,只要突厥人灭了自己,他依然可以称霸天下,最终赶走突厥人。

李世民的自信,来源就是一个。

他应该已经知道了黑火药的配方。至于火炮,他手里已经有了,他可以让自己的工匠照猫画虎的试制出来,这并不算难。

李世民这是已经等不急了。

他攻下洛阳,起心动念之时,其实李智云已经正被边缘化。他并不是多么的跟自己这个庶子过不去,他只是要铲除障碍而已。

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看来真的刺激到了雄心勃勃的李世民。

李智云对帝王家这些毫无人性的操作,本来有一点思想准备。但真的遇到自己头上时,还是令他很震惊,三观碎了一地。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愿身不复生王家。”

……

这都不是说说,而是真实的苦难。

“可王子如何证明你说的都是真话?”在一边的高惠通看李智云默然不语,就问叠罗子。

“这证据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看着高惠通的茫然,叠罗子多少显得有点小得意。

“其实,这东西一直在这府邸内。这府邸内还有一封秦王让密使送来的密函。”

“这府邸?”

“嗯,前一阵我在临汾城内时,秦王派了密使来,送了一封信函。我应该是把它放在了……放在了书房内一个匣子里。”

高惠通详细的询问了叠罗子后,然后自己就往府邸内书房找书信去了。

李智云的内心有点黯然,但是在叠罗子看来,李智云却很强大。

“汉王似乎还不太相信我的话?”

李智云不置可否,“一会看了书信就知道了。”

“嗯,书信是骗不了人的。”

过了一会,叠罗子内心还是有点奇怪,不禁问道:“汉王好像对听到此事,并不是那么惊异。秦王毕竟是你二哥,他如此对你,你却好像无动于衷一样。”

“你也是帝王家的孩子,有啥不可理喻的?”

叠罗子怔了一下,他点点头,“倒真是如此。”

这时候,高惠通从亭外回来了。

看她两手空空,李智云和叠罗子都有点诧异。

“回禀汉王,在书房没有找到那份信函。”

“额,不可能啊。我去太平关走得急,但这点还是记得很清楚。难不成……难不成是这府邸的管家仆从们私底下把信函取走了。”

叠罗子有点急了。

高惠通道:“我们入城时,这府邸早就没人了,宅子里什么东西还都好好的,不可能它自己凭空消失。如果不是王子记错了,就是王子的话……”

“好了!”李智云抬手让高惠通不必再追问了。

“这封信函你就当是被人拿走了,马上派人再查查。查得到就查,查不到就算了。”

李智云内心对这封信函的存在是不怀疑的。

至于信函丢失,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如果是捏在自己手里,李智云也没打算怎么着。

他要对付李世民,并不一定依赖那份信函。

“可……可,怎么会找不到呢?”叠罗子很沮丧。

“你还有其他的证据吗?如果能证明你说的是真话,本王一样跟你做这个交易。若是没有,那本王也没法跟你往下说了。”

叠罗子一看交易也做不成了,这下自己亏大发了。

“看来是没有,那就不好意思。本王就不可能把自己的秘密无偿的告诉你了。”

李智云耸耸肩,叠罗子此时也无话可说。

“本王就当是一出戏了。也多谢你一大早来陪本王聊天……请吧。”

李智云一摆头,有侍卫匆匆过来,就把叠罗子押解了下去。

看叠罗子走后,李智云盯着高惠通看。

“怎么啦?”高惠通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我脸……花了吗?”

“真没有信函?”

高惠通反应过来,哎一声,“真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

“没找到就算了。不过,叠罗子的话我相信了。”

“汉王……”高惠通犹疑道:“若是你上了叠罗子的当呢?”

“我还是相信自己有这个辨识人的能力的。”李智云很自信的说道。

“那,接下来汉王准备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就等长安的消息吧。我总不能因为二哥想要灭我,就跟长安反了吧。”

“但我感觉,汉王心里面好像反了长安也无所谓。”

“嗯,是的。反了也无所谓,只是,我若是反了,必会大动干戈,会苦了战祸连年的老百姓。除非他们逼我。”

高惠通轻叹一声。

……

李智云在临汾全歼突厥的事,很快传到了长安。

唐俭也收到了李智云的信函。

看了信,唐俭一拍大腿,“这小子,原来说的时机就是这时机。看来,我得马上进宫去见皇上了。”

唐俭心里一直悬着李智云拜托他的事。

因为开不开口,那些话灌进了他的耳朵眼,就成了他的累赘和烦恼。

他总不能一了百了的,直接了当把李智云的话一股脑的给李渊讲。真要是讲了,大唐的天下必乱。

李智云什么人?就是李氏父子加在一起,再加上李孝恭他们,双方打一仗,都不一定占得到便宜。那还不天下大乱,四分五裂。

唐俭心想,但愿这小子就真的只是想要称个诸侯王,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唐俭急匆匆赶到武德殿,在殿外就遇上了准备出宫宣他的黄门侍郎。

唐俭进了武德殿,就见李渊和裴寂都在,李渊的脸上洋溢着喜庆之色。

看到唐俭,李渊急道:“长史快来,朕准备去叫你呢。智云在临汾传来了捷报,大捷啊。一举拿下颉利可汗的八万人马,还俘获了他的儿子。”

“给陛下道贺了。”

“这次不仅智云有功,你这个长史也有大功劳。”

唐俭装糊涂假谦虚,躬身问道:“陛下的话,臣一时反应不过来……”

“当日,你就奏请让智云的乌云铁骑北上抗击突厥人,还愿意亲自去洛阳宣旨,这难道不也算是一功劳。”

裴寂一旁也说道:“长史对汉王颇为相知,关键时刻,让汉王出马一举扭转了战局。”

唐俭觉得裴寂这话怎么有点别扭呢,但他也懒得去计较。他这个人就是如此,不拘于这些细微之处的练达。

但唐俭对李渊的话并不觉得有什么得意之处。

当时,自己不过是替李渊说出了想说而未说的话而已。唐军沦陷霍邑,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李秀林、李神通、李孝基等人,几乎大唐李氏大半能打仗的,都被突厥人所困了。那个时候还讲什么曲里拐弯的事。

不是李智云去霍邑就是李孝恭去。

无疑,李智云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