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 263、三寸不烂之舌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263、三寸不烂之舌

作者:大笑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5:45 来源:笔趣阁

“如意姑娘已经出营了。”营寨大门的校尉回禀李智云。

李智云和高惠通都不约惊问道:“什么时候走的?”

“差不多半个时辰前。如意姑娘骑马出营后,自己就往北而去了。”

“为什么没有拦阻?”

“士卒们听她说,她是要进城去给三公主抓一些药,所以就没有拦阻。”

李智云哎了一声,“早该想到……她现在是一走了之了。”

高惠通急问道:“我去追她。”

“不用啦!追她回来干嘛?”

“你不是答应要娶她吗?三公主还要治病呢。”

“你不是头一次认识她。她执意要走,我们强把她留在身边也没用。她已经给三公主治疗过了,估摸着就是心里打定主意回公刘墓去。”

“真不管她啦?”

“随她去好了。”

“那些青玉玉佩呢?”

“她本来也不欠我们的。”

李智云扔下这句话,转身从营门离开。

他说如意不欠他,也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如意当年在玄武神山下和公刘墓就不欠谁,她救治了李智云和高惠通。帮助他们逃跑,一直是在善意的对他们,包括进入公刘墓到放出他们俩。

只是因为李智云想从她那里得到一些东西,得不到而大为光火才将她留在了身边。

而接下来两天,李秀林虽然没有如意再给她施针,但是精神一天比一天好。看来,如意也没有欠李秀林。

李秀林问道:“如意姑娘真的走啦?”

李智云点点头。

“可惜了,其实都是怪你们俩逼问人家。”

高惠通道:“我们也是想从她那儿知道暗算三公主的人是谁?”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你们就非逼问人家。如果知道她不乐意说的事,又何必呢。她如果开口,也不真的就跟这事沾边。”

一边沉吟不语的李智云突然说道:“我觉得,会不会是秦王的人对你不利呢?你不是知道秦王准备借助突厥人对付我吗?你在霍邑给我写信,秦王一定很不满的。”

李秀林脸色也变了,她摇摇头想要回避这种话题。

“此事不再提了。二哥和你都是我的亲人,我是不忍看见兄弟相残。”

李智云看她这个样子跟如意也差不多,如果自己非要扭住这件事不放,李秀林也肯定是拒绝回答。

“那……就这样吧。等你养好了病,在没有找到随时凶手前,就先留在乌云铁骑。”

“我怎么离得开?”李秀林奇怪的看着李智云,“我是太原留守,我的将士还在等我。如果是身边有人下毒,我大不了把这些人先换掉。我怎么可能不要我的士卒了。”

“你回去了,我就很担心。”

“你真正担心的……是你柴二哥吧?”

李智云点点头,承认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他前两天来看我了……”李秀林语调平缓说着,“我不相信他会是害我的人……”

“如果他要害我,那就是我的命……”

说道这,李秀林的眼角滚落下一颗泪珠。

听到这,李智云心里一阵刺痛,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很多事。

他只得无声的退了出去。

……

在贾胡堡的突厥人突然开始撤退。

这个消息传到了霍邑城,李建成于是准备在霍邑府衙行令。

而这也是他作为河东道大总管,第一次对那么多路人马行令。所以,他谨慎的先与唐俭商议了一番。

“唐长史如何看这次北进?”

唐俭很满意李建成在这个时刻把自己奉为高参。

“突厥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撤离,老臣估计是突厥人内部生变了。”

“长史真是神算,一言中的。突厥人此次撤退,我已得到了线报,据说是东突厥王朝内起了争端,颉利可汗无意再南下。而贾胡堡也无险可守,他们想要退回到太原。”

“那太子的想法呢?”

“我准备号令三军夺取太原城。只是……我这个大总管手底下的人马,而哪一路都不简单啊。长史是知道的,这个河东道大总管不好当。”

“太子爷不用谦虚。你统兵多年,交战无数,用兵也是多多益善。尽管鼓行令震,挥师向北,落月度关。”

李建成点点头:“长史说得是。若是没有五弟与二弟之间的纷争,五弟与四弟之间的烦扰,我大可不必介意许多,鼓震中军即可。只是……”

唐俭看李建成一副难言状,说道:“我明白太子爷的意思。这几路人马,现在统归太子爷麾下,太子心里对几个皇子和皇叔都有所顾忌,思虑太多……”

其实唐俭也知道,李神通和李孝基这些人倒还好说,而李世民和李智云就不是谁能支使得动的。

说起来行军打仗,令行禁止,粗暴而简单。但实际上,对多路人马的指挥,也是一种领军艺术。

毕竟令行后,可以阳奉阴违,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军统帅若是得不到麾下将领的支持,也是独木难支。

李建成现在头大的正是这个问题。

唐俭想了想,“老臣有个建议仅供太子斟酌……”

李建成要的就是他的建议,忙说道:“长史尽管说。”

“突厥人据守太原,尚有数万人马,而太子麾下现在有近二十万人马。而这二十万人马已经休整多日,士气已经很足。仅此看,突厥人守太原只是做困兽斗。”

“老臣建议太子留秦王在临汾,毕竟秦王的事,还未有分晓。汉王又说他会坏了北上收复失地。这话不管对与不对,太子都得按对的来看待……”“长史的意思,第一得安抚好汉王?”

“嗯,汉王军力强悍,不能让他留在霍邑。他本是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收复失地他也是责无旁贷。”

李建成点点头。

“三公主的人马就留在霍邑好了,她大病初愈,行动不便。而神通和孝基则和汉王一起北上。”

“谁为前锋?”

“前锋非汉王莫属。”

“我……我只是怕五弟他会拒绝。长史也知道,五弟的脾性变得有点不可捉摸。他若是以伤亡过重为由,拒不领军怎么办?”

李建成担心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

他既想要用李智云,又害怕被李智云拒绝后威信扫地。

唐俭想了想,“这事我先去探个底,然后我们再商议。”

唐俭这么说,李建成当然是满心欢喜。他需要的就是要唐俭去事前打招呼,先给李智云一个心理准备。

做这件事,唐俭是最合适的。

李建成于是谢道:“那自然是最好,辛苦长史了。”

唐俭摆摆手,言下之意,老臣也是赶鸭子上架。他于是告辞往李智云的乌云铁骑而来。

到了李智云的大帐,李智云一看是唐俭,心里已经猜到了**分。

因为突厥人北撤的事,已经很快就传开了。唐军开拔在即,李建成应该是有具体的部署了。

李建成这个河东道大总管可不好当。

“长史许久没来了,别是不好意思登门了!”

唐俭没有理会李智云的揶揄,笑道:“老臣有啥不好意思的!汉王胸有百川,老臣不过粉身碎骨是为了圣上。”

“来,坐。”

李智云不忍拒绝唐俭,也没有必要拒绝唐俭。

“听说李元吉被送回了长安?”

“是啊,齐王昏迷不醒,河东地方没有良医,只有送回长安。”

“是长史的主意吧?”

“老臣为了息事宁人,两边受气,忍气吞声,不外乎希望皇子们各自安好。汉王千万别再笑话我了。”

“好好好!长史看来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请讲!”

“汉王如此爽快最好。颉利可汗北撤,我大军即将挥师向北,老臣来听听汉王有何打算?”

“我没撒打算。霍邑城内还有十多万唐军,我乌云铁骑不过数千人而已,要运筹帷幄的的应该是太子,他是大总管。”

“太子准备请汉王作前锋,挥师攻打太原。”

“我作前锋?哈哈哈!长史只怕是忘了,本王曾经与你说过,乌云铁骑若是有伤亡的事是不会干的。”

唐俭点着头,“老臣当然记得。不过贾胡堡的突厥人已经撤离,汉王做个前锋官其实也不会遇到任何劲敌。太子想让汉王做前锋,还是因为乌云铁骑战力超群,而汉王又是北方的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身负重责,不可不为汉王树立军威。若是将汉王留在霍邑或是临汾,恐怕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不妥当。”

“没什么不妥当的,只要我自己觉得妥当就行,别人怎么想我也管不了。”

“当然不妥当。乌云铁骑是威武之师,甚至天下人皆知其威名。有道是,风骚推上将,威名慑夷狄。突厥人心目中最怕的就是汉王的军队。乌云铁骑若是兵临太原,颉利可汗当亲自领教汉王的威名。他日,颉利可汗在塞外,将不再敢轻举妄动了。汉王的安北都护府则可省却了多少事?”

唐俭的话不无道理,他原本是站在李智云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自然说得也是鞭辟入里。

“可我做前锋,不是便宜了秦王这种人吗?”

唐俭听出了李智云已经松动了,心里是暗舒一口气。

“汉王不可如此想。秦王本来因为被汉王告发,老臣已经将此事上奏圣上。虽说现在长安的旨意还未到,但秦王的兵马和秦王本人,正如汉王所说的,尚不足以信任的。这前锋他是自然做不得。”

“你这么说,就是准备留他在临汾了。”

“不是留他。是等长安的旨意来后再做决断。秦王的事由圣上裁定,你我说了都不算。”

“那神通叔和孝基叔呢,他们为何不可作前锋?”

“他们作前锋,说不定会长了突厥人的威风,这仗打起来就不好看了。”

唐俭很直白,意思是那两人都是突厥人的手下败将,不必再去丢人现眼了。

“说来说去,好像就是我最合适。”

“是的,太子和老臣都这么认为。而太子是尊重汉王的意思,所以让老臣先行来与汉王商议。”

“那好,既然是商议。我就提提我的想法。”

“嗯……”唐俭听说李智云要提想法,有些紧张的看着他。毕竟,哪一次他唐俭从李智云这儿都没讨到便宜过。哪一次,都是李智云最后将了他的军。

“乌云铁骑作前锋,攻伐战术,都由我自行决断,后军不可干预。攻下的城池,所有突厥人留下的东西,马匹粮草等等,都由安北都护府所有。”

“然后呢?”

“没啦,就这。”

唐俭狐疑的看着李智云,他有点不相信李智云就提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如果……”唐俭有些忐忑的说道:“如果汉王再无其他的要求,那我就代太子爷答应你了。”

“那好,就辛苦长史给太子说一声了。”

唐俭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高高兴兴的就告辞了李智云回去复命。

李建成听到这么说,心里虽然有点想法,不过,他也自知自己实力不容许他来左右李智云,只能答应下来。

李建成心里有点膈应的是,李智云这个前锋就相当于自成一支,完全不受自己约束。而且,每攻伐下一个地方,都跟李建成没啥关系,连战利品都没有一份。

唐俭看出了李建成此时的心思,说道:“太子爷,这可是老臣好不容易才把汉王劝动的,若是汉王不愿意做这个前锋,其他何人可以撼动突厥人?更何况,太子这个大总管,最大的所得,不就是收复大唐失地吗?汉王收复的失地,不也是太子所收复的?”

李建成听唐俭这么说,心想也的确如此。

再怎么说,父皇让自己领军收复失地,只要把几个郡夺回来,父皇那儿自然就好交差了。而且,领军主帅是自己,自己当然有资格享有战功。

“嗯,长史的话甚为透彻,此次驱除突厥人之功里,长史可以说是一大功臣。我回到长安后,一定要给父皇好好举荐长史,让父皇好好重赏长史。”

李建成投桃报李,拉拢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唐俭,也是早有此心。他还要借机拉拢李神通和李孝基,让这些人都知道我李建成,求贤若渴。跟太子混,才是正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