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铁血帝国 > 第四百一十章 臣支持!

大秦之铁血帝国 第四百一十章 臣支持!

作者:发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57 来源:笔趣阁

张非子缓缓从坐席上起身,面含淡笑的望着百官,百官也望着张非子,只听张非子侃侃而谈道:“九州大地列国林立,兵甲如云,欲天下一统,必驱强军横扫列国兵甲!”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前线伤亡,就需要兵源补充,一般而言,补充前线的兵源都是前几日在农田耕种的百姓,他们上阵杀敌只凭一个勇字,这种兵源上了战场,那便是拿人命堆,拿尸体堆出来的胜利!”

“胜了又如何?十万阵亡五万,兵力锐减,无力继续前行,可若是补充前线的兵源都是精悍之兵,那么我军伤亡就会大幅度下降,可以保留更多的有生力量!”

“精悍之兵从何处来?从别的关隘调来吗?不,训练,提前训练出精悍之兵,本相之策只有三个字,预备营!”

“何为预备营?全国各县设预备营,凡是年满十七岁至二十三岁的男子,只要身不残,就必须进入预备营训练三年,训练程度与正规军一样!”

“凡训练时间满三年的预备将士,当解甲归田,重归乡野,若前线需要补充兵马,朝廷只需一道命令,便能召回预备将士,让他们赶往前线应战,如此,我大秦的青壮各个都是训练多年的精兵,完全能够保证前线战斗力不减!”

“无论是打消耗战还是打闪击战,我大秦都不怕,反正我大秦的兵源,都是精兵悍将,而敌军补充的兵力,却是只懂得农耕的莽夫,两者一对比,差距便显落而出!”

“为了避免各地的预备营成为老乡营,可以将各地参加预备营的青壮随机打散重组,比如甲县的人放到乙县丙县,乙县丙县的人放到甲县丁县,这样就能避免各地青壮拉帮结派!”

“同时为了让预备将士更加忠诚帝国,朝廷选出部分文官,将这些文官分配到各地预备营,教将士写字读秦史,传授精忠报国思想,让预备将士从身子到骨头都忠于大秦帝国!”

“这样不仅仅能够解决将士大字不识的问题,还能让将士更加忠于帝国,为帝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未来大秦定会灭掉晋帝国,可灭掉晋帝国之后,晋人难免会有抵触大秦的心理!”

“可若是在晋地实行预备营之策,将参加预备营的晋人秦人混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在同一个地方训练,在同一个房间居住,在教他们写字读秦史,伴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会被秦人毫无察觉的同化掉,等这批晋人从预备营出来,他们也会逐渐改变身边的人,到时候大秦帝国就能用晋人,届时,也没有晋人之说!”

“此策即为国策又是律法,人人都要遵守,不管是达官贵人也好,还是王侯将相也罢,都必须遵守这条律法,哪怕是皇子也必须遵守,这样才能给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

张非子所说的话,基本是对嬴常说过的,只不过,加上了皇子也要遵守!

一番话语,让百官迟迟没有回过神来,都在消化这件事的内容,嬴常也沉默不语,等着百官回话,过了好久,虎烈大将军杨虎面含笑意的从坐席上站起,面朝嬴常弯腰作辑喝道:“臣觉得,这条国策确实妙不可言!”

对于预备营国策,杨虎双手双脚支持,这不,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臣支持!”

“臣也支持!”

赵哗、嘎鲁·月、阿罗那顺·胜也过来站出来表态。

这条国策完全是为了战时准备的,身为将军的他们,当然不会不支持,不支持就是跟自己作对。

说实话,将军在外打仗,难受的就是支援的兵甲都是新兵,这对指挥也是一种压力,如今能够有效解决这件事,怎么会不支持呢。

“陛下....”

“陛下,臣也认为这道国策妙不可言,完全可以实行,臣誓死支持陛下!”

吏部尚书李克正想站出来反对,可却被常子飞骤然打断,这令众多大臣一阵茫然,常相竟然支持?

失去主心骨的百官,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左丞相是提出这条国策的人,右丞相也誓死支持,两个大佬都站在同一条线上,这怎么搞。

嬴常对于常子飞的支持,一点都感到意外,常子飞是聪明人,知道反对无效,所以就不自讨苦吃了,再者,预备营之策确实有利于大秦,愿为大秦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常相怎会不支持。

党争归党争,国家利益为重!

“臣支持!”

“臣附议!”

“臣附议!”

除吏部之外,五位尚书纷纷表态!

这下好了,就剩下一个正二品大臣还在挣扎,其余百官更加摇摆不定,伴随着时间推移,众多大臣迫于压力不得不站出来支持,清一色的全部支持,没有一个反对。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么从即日起,这条国策便正式实行,这条国策是张相提出,就由张相负责吧!”嬴常脸上露出难以掩盖的笑容。

“臣谨遵陛下旨意!”张非子神情恭敬的弯腰作辑应道。

辅佐这样的皇帝就是舒服,都不用跟反对者理论。

“来,诸位爱卿干一个!”

赢常满面红光的举起酒杯,其余大臣也纷纷举起酒杯,君臣一饮而尽。

接下来,嬴常唤舞女进殿,一时间,奉天殿内歌舞生平,余音袅袅,好不快哉,不过,不少大臣心不在焉,脸上的笑容也都是强行挤出来的假笑,能假笑就不错了,一些大臣一想到自己孩子也有可能上战场,顿时难受的一匹,笑的比哭还难看。

一个时辰之后,接风宴结束,文武百官陆续离开奉天殿,嬴常也带着唐画去了咸阳宫,嬴北则是在小薇的带领去,去了广贤殿,她娘今晚有事,就不能陪她睡觉了。

承德门!

PS:一个巨大的雕龙棺椁之中,躺着一位至高无上的帝王,白起坐在棺椁旁边,老泪纵横道:“阿常,你这是何必呢?有必要为了区区一张月票自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