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140章 你离去时,谁在哭泣!

大唐风华路 第140章 你离去时,谁在哭泣!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古语有云,人过一万,无边无沿。十万百姓是个什么概念,排队行走都要摆成三里长龙。

迁徙大军从田家庄开始出发,一路上不断还有新的百姓加入进来,越走队伍越庞大,等到队伍走到长安西门之外时,十万百姓几乎已经聚齐。

这是何等壮阔的一副景象!

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男人挑着担子,女人背着行囊,吃奶的娃在怀里酣睡,小屁孩们在队伍中欢呼乱跑,十万迁徙,震动长安。

这样一支巨大队伍到来,怎能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世家派出的探子来了,站在长安西门探头探脑眺望,不时飞马回去禀报这里的情景。

勋贵府上的管家们来了,大多押送着一车厚礼。勋贵是个特殊群体,韩跃也是勋贵,虽然大家平时没什么交情,但是这一次他出关人人还是会意思一下。礼物都很丰厚,上至狐皮大衣,下至人参草药,各家都装满了一大车,换算成钱财也得几百贯。

武将们亲自来了,程咬金一马当先,身后跟着韩跃的结义兄弟程处默,旁边秦琼一骑绝尘,此外还有许多韩跃不认识的将领。

渭水之盟中,韩跃兵不血刃败退突厥,这些武将虽然没有捞到仗大,但在心中却对这少年很是敬佩。况且他今日出关乃是风发之举,有皇帝亲受的十万百姓相随,不用几年就是封疆大吏,现在来送送他也能提早结下一份人情。

“啊哈哈哈,泾阳侯且慢走!”老程第一个飞马赶到,这货手里领着一个粗瓷大坛子翻身下马,猛然一掌排开泥封,顿时酒香四溢,老程道:“老夫与你合作高度酒生意许久,却因你提议酒要埋一年才能上市,所以一直馋的酒虫乱滚。今日你出关远行,老夫便命人挖了出来,咱爷儿俩好好喝上一坛。”

“一坛……”韩跃满脸发黑,望着老程手里的粗瓷大坛,只觉得浑身都在发抖。这坛子足有两个西瓜那么大,装满酒至少十斤,高度酒又不是三勒浆那种没劲头的水酒,这要真是全部喝完今天非醉死不可。

可惜他的担心纯粹白费,遇到老程这种不讲理的谁也白搭,这货拍开酒坛泥封之后,自己先提起来仰头便是一口猛灌,烈酒入喉,老程直接打了个哆嗦。感觉喉咙里仿佛有一团火飞速冲进胃里,浑身都透着一股舒畅。

“驴日的,怪不得你小子把这酒吹上了天,真他娘带劲!”老程哈哈一笑,单手把坛子一递,大叫道:“来,饮上一口,此去关外山高水长,伯父为你送行!”

这不喝都不行了,虽然老程不着调,但是他毕竟长辈,人家都已经先喝为敬,韩跃硬着头皮也要干上一口。

没说的,喝!

他仰头便是一口猛灌!

烈酒入喉,宛如火烧,不知为何,心中便有一股激情涌动。

“好娃子!”老程开怀大笑,忽然转头对程处默喝道:“愣着干什么,你兄弟今日出关,过来陪他喝一口!白磕头了吗?”

这话说的有理,所谓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在古代一旦结义那就和亲兄弟没有任何区别,老程让程处默敬酒,韩跃不得不喝。

于是,又是一大口猛灌!

小豆豆一脸担心,忍不住便要开口阻拦,旁边罗静儿悄悄伸手一扯,压低声音道:“别过去,这是男人的事!”

程处默烈酒入喉,忽然眼中流泪,大声道:“兄弟,一路走好,有时间哥哥就去看你,塞外风霜很猛,你身上没有武功,平时出门注意多穿衣服。”

这是结义兄长的叮嘱,韩跃心中一阵感动,默默点了点头。便是旁边罗静儿和小豆豆也得给人致谢,一起说道:“谢谢兄长关怀,我们去关外后一定照顾好他。”

古代兄长位置很高,程处默和韩跃虽然是结拜,但兄长便是兄长,兄为父,老爹要是不在了他甚至能帮韩跃决定婚事。

秦琼忽然大踏步走过来,这个黄脸汉子生性忠厚,话不多,但是句句透着暖意:“小子,若是在外面吃了亏就言语一声,老夫一生征战天下,如今虽然上了年纪,但是手中双锏仍可再战。”

他是罗静儿的亲娘舅,比老程更有资格称呼韩跃为小子,不过秦琼一向不喜欢韩跃,说出此话多半还是爱屋及乌。

罗静儿眼中不觉便流下泪水。韩跃出关,她又何尝不是远离亲人。古代娘舅如父,少女心中心乱如麻。

便在这时,忽听远处有蹄声传来,轰隆震天,如雷炸响。一队玄甲铁骑急速而来,领头一员年轻将领浑身铠甲,他人还未到,已然大喝出声,道:“泾阳侯何在?”

韩跃跨步而出,静静看着来人。

那将领飞马急停,猛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地,高声道:“末将尉迟宝林,奉陛下亲令,提三千虎狼玄甲军来投,侯爷可要点兵?”

原来是尉迟敬德的大儿子尉迟宝林。

此人是年轻一辈有数名将,武功甚至不在其父之下。当年尉迟敬德离家投军,他妻子梅秀英正怀身孕,尉迟敬德将孩子起名宝林,并且留下自己雌雄双鞭中的一根,刻上“尉迟宝林”作为父子相认的凭据。后来梅秀英被北国白良关总兵刘国桢所掳,梅秀英为了保护腹中孩儿,忍辱答应嫁给刘国桢,尉迟宝林出生后,便成为刘国桢的儿子,取名刘宝林。李世民率领唐军扫北,派尉迟敬德为先锋进攻白良关,打伤刘国桢,刘宝林要为“父亲”报仇,和尉迟敬德大战三天不分胜败。梅秀英得知往日夫君来到,将刘宝林的身世告诉了他。刘宝林在阵前亮出刻着“尉迟宝林”的鞭来,双鞭相会父子相认。

这一段往事在场的众将领都知道,对于尉迟宝林能和他老爹大战三天三夜的勇武也十分敬佩,想不到陛下竟然把他派给了韩跃,老程哈哈大笑,意味深长道:“泾阳侯果然深得圣眷,日后切不可辜负陛下之心……”

三千玄甲兵放手给人,这是多么大的恩宠。韩跃轻叹一声,亲自扶起尉迟宝林道:“你且率兵马去压阵,这一路还需多加辛苦,好好护卫百姓出关。”

“末将万死不辞!”尉迟宝林双手一拱,随后翻身上马,带着三千铁骑轰隆隆奔到百姓后方压阵。

勋贵来了,将领来了,三千铁骑也来了。韩跃本以为今日送别到此就要结束,正欲挥手与众人话别,忽然又有马蹄声传来。

这次却是一队百骑司战士飞奔而来,中间护卫着一个宫中太监,人还没到,早已高声喝道:“陛下有口谕……”

口谕?

韩跃微微一怔,连忙摆正脸色严肃以待。

百骑众人很快到达,那太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大声道:“宣陛下口谕:小子,一路走好,想朕了,就回来看看!塞外虽广阔,长安才是家……”

哗——

满场震惊!

自古至今,何曾有皇帝以这种口吻下达口谕?这完全不像旨意,倒像是一个长辈在送别子侄。

如果说皇帝的口谕已经让众人震惊的话,接下来发生的事简直就匪夷所思了。

只见又有几匹快马飞奔而至,骑马之人竟是几个英姿飒爽的女武士。领头一人大约二十多岁,身上穿着紧身宫女服。

这一队女兵到达后直接翻身下马,领头的女武士从背后取出一个绸缎包裹,对韩跃大声道:“皇后娘娘有懿旨,泾阳侯幼失母爱,十五年来孤苦伶仃,本宫为一国皇后,所有未成年勋贵都是我的孩儿,今日跃儿出关,本宫亲手缝制衣衫一件,愿塞外寒霜虽苦,此衣衫可温暖我儿……”

皇后终于还是出手了,借用一国皇后有管理少年贵族的权利打了个擦边球,堂而皇之的喊出了“我儿”这个字眼。

皇后是有资格称呼任何贵族未成年孩子为我儿的,此事没人提出异议,只是都震惊莫名。

原来泾阳侯不但圣眷隆厚,深宫之中也有人罩着啊。皇后亲手缝制的衣裳,似乎除了小兕子李明达公主还没人能享受的到。

韩跃一时感动莫名!

皇帝口谕和皇后懿旨都到了,今日送别估计也到了尾声。他又等了一会,发现再没有新的人出现,终于冲着众人一挥手,微笑道:“诸位,今次一别,他日再会了。”

他伸手从女武士那里接过包裹,感受着上面仍然留着的暗香,忽然想起一首古诗来,忍不住大声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诗一出,满场寂静,韩跃猛然一挥手,大叫道:“臣泾阳侯,谢陛下天恩,谢皇后慈爱,今日在此发誓,定要在塞外为大唐守好门户,突厥人虽猛,我三年必灭之……”

豪言即出,别无他话,韩跃再次冲相送众人施了一礼,随即翻身跃上毛驴,喝道:“百姓们,出关!”

少年神秀,意气风发,迁徙大军缓缓启动,远远绕开长安西门,一路向北行去。

谁也不知道,在长安西门口停着的一辆普通马车中,皇帝和皇后就在其中坐着。

长孙趴在车窗处遥遥相送,望着那个十五岁少年渐去渐远的身影,两行清泪不知不觉便流淌下来。

“孩子,一路好走,你不要怪陛下和母后,只要将来事态允许,终有一天娘会认下你的!”

李世民低叹一声,轻轻把长孙搂在怀里,他的脸色同样也不好看。

那个少年走了!

你离去时,谁在哭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